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林果网 » 桃.扁桃 » 桃.扁桃栽培 » 正文

优质桃生产技术规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0-22  来源:转自:资源网;原始来源:河北省林业局  作者:本文作者  浏览次数:880
核心提示:(一)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桃树适宜栽培区域、优良品种、苗木繁育、建园、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果实的采收。本标准适用于河北

(一)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桃树适宜栽培区域、优良品种、苗木繁育、建园、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果实的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桃树适宜栽培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11/T079-1997 《桃栽培生产技术综合标准》
3 基础条件
年平均气温9℃~14℃,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0℃,≥10℃的有效积温不少于3500~4500℃,全年无霜期180天以上,年降水量400㎜~800㎜。土质为壤土、砂壤土,质地疏松,土壤总含盐量0.13%以下,有机质含量1.2%以上,地下水位高度在100㎝以下,有灌溉水源且不积涝。
4 优良品种
品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果实个大、果形圆正、果顶平或微凸、着色鲜艳、果实硬度大、耐贮运、品质佳、丰产性和抗逆性强。我省中南部地区以早中熟品种为主,北部地区以中晚熟品种为主。适当增加油桃和蟠桃品种的种植比例。对花粉不稔的品种要配置授粉品种。品种的选择可参照附录C。
5 苗木繁育
5.1苗圃的建立
5.1.1苗圃地选择  用作育苗的地块,应具备以下条件:地形一致,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水源充足,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地下水位在1.0m以下。忌重茬地、多年菜地。
5.1.2苗圃地规划
苗圃地包括两部分:采穗圃和苗木繁殖圃,比例为1:30。对规划设计出的小区、畦,进行统一编号,对小区、畦内的品种登记建档,使各类苗木准确无误。
5.2砧木苗的培育
5.2.1采种
砧木种子采用毛桃,山区可用山桃。选用充分成熟的果实,除去果肉杂质,洗净种核并阴干。种子纯度在95%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
5.2.2沙藏
沙藏前先用水浸泡2~3天,湿沙含水率12%~15%。沙藏时间100~120天,温度2℃~7℃。秋播的种子不需沙藏。
5.2.3整地和施基肥
播种前进行耕翻和精细整地,施入腐熟农家肥60000㎏~75000㎏/hm2(4000㎏~5000㎏/667㎡),混施过磷酸钙300㎏~375㎏/hm2(20㎏~25㎏/667㎡)。耙平做畦,灌水沉实。
5.2.4播种
5.2.4.1播种量:留苗10.5万株/hm2左右。播种量750㎏~900㎏/hm2(50㎏~60㎏/667㎡)。
每公顷播种量=每公顷计划留苗数/(每㎏种子粒数×种子发芽率×损耗)
5.2.4.2播种时期  分春播和秋播。秋播一般在11月份或土地结冻前进行,种子可不进行沙藏,浸泡2~3天便可直接播种。春播在土壤解冻后进行,一般在3月中下旬进行。播种方法采用宽窄行沟播法。宽行行距60㎝~80㎝,窄行行距20㎝~25㎝,种子间距15㎝,播种沟深4㎝~5㎝左右,播种后覆土、耙平。
5.2.5播后管理
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结合灌水追肥。施尿素90㎏~120㎏/hm2(6㎏~8㎏/667㎡)。生长季可结合喷药进行叶面喷施300倍尿素水溶液2~3次。苗期病虫害防治见附录B。
5.3嫁接
5.3.1采集接穗
选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检疫对象(根癌、美国白蛾)的优质丰产树作采穗母株。芽接选用已木质化的当年生新梢中部。
5.3.2接穗处理
芽接接穗,随采随用,剪去叶片,留下叶柄,用湿布包好备用。
5.3.3嫁接方法和时间 
芽苗和二年生苗在8月份嫁接,离地面10cm。一年生苗在6月中下旬嫁接,离地面15cm~20cm左右。采用丁字形或带木质部芽接法。
5.3.4嫁接苗管理
5.3.4.1检查成活率  芽接后7~10天检查成活率,未成活的进行补接。
5.3.4.2剪砧、除萌  一年生苗芽接成活后,及时剪砧除萌。芽接成活苗于翌春发芽前在接芽上方0.5㎝处剪砧,促其接芽萌发,砧木及时除萌。
5.3.4.3肥水管理  早春剪砧后,追施尿素225㎏~300㎏/hm2(15㎏~20㎏/667㎡)并及时浇水、松土保墒。8~9月喷施3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2次。
5.3.4.4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蚜虫、螨类、潜叶蛾、金龟子、白粉病等苗木病虫害。参见附录B。
5.3.5出圃
在苗木落叶至土壤封冻前或翌春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出圃。
5.4苗木分级  苗木按根系、茎、芽分级见附录A。
5.5苗木假植、包装、运输
5.5.1假植
5.5.1.1临时假植,苗木应在背阴干燥处挖假植沟,将苗木根部埋入湿沙中进行假植。
5.5.1.2越冬假植,假植沟挖在防寒、排水良好地方,将苗木散开全部埋入湿沙中,及时检查温湿度,防止霉烂。
5.5.2包装
外运苗木每50株一捆或根据用户要求进行保湿包装。苗捆应挂标签,注明品种、苗龄、等级检验证号和数量。
5.5.3运输  远途运输应采取保湿措施,严防风吹日晒。
5.6苗木检疫
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 建园
6.1园地选择
6.1.1土壤条件 
选择土层厚度1.0m以上,土壤pH值6.5~8.0,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不能在重茬地上建园。
6.1.2果园周围环境条件 
根据需要在果园周围设置防护林带,防护林不应与桃树有相同的病虫害。栽植前进行园地规划和设计,包括防护林、道路、排灌渠道、小区、品种配置等,并绘制出平面图。果园周围不准有污染源,灌溉用水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方可使用。
6.3土壤准备
定植前,平地应进行土地平整和盐碱地改良。山区丘陵地进行水平梯田整地,土层浅和沙石多的山区丘陵地应进行客土改良。
6.4栽植密度
普通密度株行距一般为4m×5m~6m,密植为2m~3m×5m~6m。
6.5栽植时期
在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或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发芽前完成。
6.6授粉树配置
授粉品种花粉量大,与主栽品种花期相遇。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为2:1。
6.7栽植方法
挖长宽深各0.6m~0.8m定植坑,表土与底土分放。每定植坑施腐熟有机肥30㎏~50㎏,与表土混合后回填、灌水,土壤沉实后栽植。栽植深度为苗木根颈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后踏实、浇水。秋栽需进行防寒。
栽前苗木要用清水浸泡12小时,主要根系要剪出新茬后再栽植。
7 栽培管理
7.1土肥水管理
7.1.1土壤管理
7.1.1.1土壤耕翻和改良  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果园土壤耕翻,果园深翻结合撒施基肥进行,深度15cm~20㎝,成龄果园不宜过深。耕翻后耙平,保持土壤水分。对质地不良的土壤进行改良。粘重土壤掺沙土,粗沙土壤掺粘土。山区丘陵地逐年扩穴换土。
7.1.1.2中耕除草  生长季节尤其雨季树盘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保墒。
7.1.1.3间作、覆草  可间作矮杆作物、绿肥或生草,白三叶草及豆科固氮矮杆植物均可。忌间作有害桃树的蔬菜和高杆作物。树盘内进行作物秸杆覆盖,如将部分有机肥与作物秸杆、绿肥或青草混合覆盖效果更好,厚度15㎝~20㎝。
7.1.1.4幼树埋土防寒  土壤结冻以前,对幼树根颈处进行防寒保护。
7.1.2施肥
7.1.2.1常规施肥
a)基肥  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适量加入速效化肥(过磷酸钙、硼砂、硫酸亚铁等),基肥应尽早施入,可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秋季没有施基肥的桃园,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补施。
b)土壤追肥  追肥时期为萌芽前、开花前、果实迅速膨大期和采收后。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生长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c)叶面喷肥  生长前期可以喷2次0.3~0.4%的尿素,后期喷0.2~0.4%的磷酸二氢钾。生长期根据需要喷有机铁制剂防治桃叶片黄化病。
d)施肥方法  用环状沟施、条施或穴施。基肥的施肥深度是25cm~30㎝,每次行间株间轮换位置。
e)施肥量  幼树和初果期树施基肥30000㎏~45000㎏/hm2(2000㎏~3000㎏/667㎡),追肥每年4次,施尿素75㎏~150㎏/hm2(5㎏~10㎏/667㎡),磷(过磷酸钙)、钾(硫酸钾)肥各975㎏和240㎏/hm2(65㎏和16㎏/667m2)。盛果期树施肥量按肥料种类和结果量大小而定,施基肥75000㎏/hm2(5000㎏/667㎡),基肥占总肥量的70%以上。追肥施肥量比幼树适当增加。
7.1.2.2平衡施肥  有条件果园实行营养诊断、配方施肥等新技术.。
7.1.3灌水和排涝
7.1.3.1灌水  萌芽前、开花前、硬核期、果实膨大期和土壤封冻前各浇水一次。
7.1.3.2灌水方法  一般采用畦灌、沟灌、管灌等。干旱缺水及丘陵地区采用穴贮肥水灌溉。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渗灌、喷灌或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易于裂果的品种,在果实第二次迅速膨大期不应灌水太多,以免加重裂果。
7.1.3.3排涝  桃园应设置排水沟,并注意及时排涝。
7.2花果管理
7.2.1疏花疏果
疏蕾时,每节留一个花蕾,其余的疏去,预备枝、花束状枝上的花蕾也全部疏掉。疏花宜早不宜迟。先疏果枝基部花,留中上部花,疏双花留单花,左右错开,预备枝上的花全部疏掉。花粉不稔的品种不进行疏花。
落花后15~30天内进行疏果。根据果型大小和枝条壮弱决定留果量。一般长果枝留果2~4个(大中型果留2个,小型果留3~4个),中果枝留1~3个(大中型果留1~2个,小型果留2~3个),短果枝留1个或不留(大中型果每2~3个果枝留1个果,小型果每1~2个枝留1个果)。弱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一般不留果,预备枝不留果。也可根据果间距进行留果,果间距为15cm~20㎝,依果实大小而定。
7.2.2授粉 
对于花粉不稔的品种要进行放蜂授粉和人工授粉。
7.2.2.1放蜂授粉  每0.67hm2桃园放一箱蜜蜂或1000头壁蜂,开花前2~3天(壁蜂开花前7~8天)置于桃园中间。花期禁止喷药。
7.2.2.2人工辅助授粉
a)采制花粉  取含苞待放的花蕾采粉,剥去花瓣,取出花药,置于干燥、通风的室内,花粉散出后,装在瓶内备用。
b)授粉时间  主栽品种盛花期进行。
c)方法  采用人工点授的方法。
7.2.3防霜冻
花期易发生冻害的地方,采用树干涂白、花前灌水、微喷和熏烟等方法,防止花器受冻。
7.2.4果实套袋 
7.2.4.1适宜套袋的品种  有裂果的品种和晚熟品种必须套袋。
7.2.4.2时期  在定果后越早越好。
7.2.4.3果实袋的选择  选择不同类型具有防治病虫害作用的果袋。
7.2.4.4套袋方法  套袋前,喷洒一次防治病虫的药剂。如需要果实着色艳丽,应在采前5~7天左右去袋,去袋时如日照强,可逐渐将袋体去掉。如不需要着色果,可不去袋,带袋采收。
7.2.5摘叶
在果实着色期,将影响果实着色的叶片摘除,注意不要摘的过多。在阳光特别强烈时,还要防止果实出现日烧。
7.2.6铺反光膜
对晚熟品种和着色差的品种,在果实着色期铺反光膜有利于着色。
7.3整形修剪
7.3.1修剪时期
夏季修剪在萌芽后至9月份进行,冬季修剪在落叶后至发芽前进行。
7.3.2主要树形及结构
7.3.2.1三主枝开心形  树高2.5m~3.0m,主干高40㎝~50㎝,有三个势力均衡的主枝,上两枝邻接,下一枝邻近较好。基部角度为50°左右。在主枝外侧各留1个侧枝,作为第一侧枝,在第一侧枝的对侧选留第二侧枝,使两侧枝上下交错分布,每个主枝留3个侧枝。在侧枝上着生枝组和结果枝。
7.3.2.2两主枝自然开心形   树高2.5m,干高40㎝~60㎝,全树只有两个主枝,配置在相反的位置上,在距地面1m处培养第一侧枝,第二侧枝在距第一侧枝40cm~60㎝处培养,方向与第一侧枝相反。两主枝的角度是45°,侧枝的开张角度为50°,侧枝与主枝的夹角保持约60°。每个主枝上有3个侧枝。在主枝和侧枝上配置枝组和结果枝。
7.3.2.3主干形  树高3m,干高40㎝~50㎝。有中心干,在中心干上均匀排列着生8~10个大型结果枝组。大型结果枝组之间的距离是30㎝。主枝角度平均在80°。大型结果枝组上直接着生小枝组和结果枝。
7.3.3幼树整形及修剪要点
桃树幼树的整形修剪应是夏季修剪与冬季修剪相结合,以夏季修剪为主。
7.3.3.1三主枝开心形
定干高度为60cm~80㎝,剪口下20cm~30㎝处要有5个以上饱满芽作整形带。第一年选出三个错落的主枝,任何一个主枝均不要朝向正南。第二年在每个主枝上选出第一侧枝,第三年选第二侧枝。每年对主枝延长枝剪留长度40cm~50㎝。为增加分枝级次,生长期可进行两次摘心。生长期用拉枝等方法,开张角度,控制旺长,促进早结果。4年生树在主侧枝上要培养一些枝组和结果枝。为了快长树,早结果,幼树的冬季修剪以轻剪为主。
7.3.3.2二主枝开心形
定干高度60cm,在整形带选留2个对侧的枝条作为主枝。两个主枝一个朝东,另一个朝西。第一年冬剪主枝剪留长度50cm~60㎝,第二年选出第一侧枝,第三年在第一侧枝对侧选出第二侧枝。其它枝条按培养枝组的要求修剪,到第四年树体基本形成。
7.3.4盛果期树修剪
盛果期树的修剪同样是夏季修剪与冬季修剪相结合,两者并重。
盛果期树的主要任务是维持树势,调节主侧枝生长势的均衡和更新枝组,防止早衰和内膛空虚。对结果枝组的修剪以培养和更新为主,对细长弱枝组要更新,回缩并疏除基部过弱的小枝组,膛内大枝组出现过高或上强下弱时,轻度缩剪,降低高度,以果枝当头。枝组生长势中庸时,只疏强枝;侧面和外围生长的大中枝组弱时缩,壮时放,放缩结合,维持结果空间。各种枝组在树上均衡分布。3年生枝组之间的距离应在20cm~30㎝之间,4年生枝组距离为30cm~50㎝,5年生为50cm~60㎝。调整枝组之间的密度可以通过疏剪、回缩,使之由密变稀,由弱变强,更新轮换。保持各个方位的枝条有良好的光照。
盛果期结果枝的培养和修剪很重要,要依据品种的结果习性进行修剪。对于大果型但梗洼处较深的品种以及花粉不稔的品种,如早凤王、砂子早生、丰白、深州蜜桃、八月脆等品种,以中短果枝结果为好,因此在冬季修剪中以轻剪为主,通过长放修剪,促发一些短枝。在夏季修剪中,通过多次摘心,促发短枝。其冬季修剪要轻,可先只疏去背上的直立枝以及过密的枝,待座果后根据座果情况和枝条稀密再行复剪。而对于有花粉、中长果枝座果率高的品种,可根据结果枝的长短、粗细进行短截。
要调整好生长与结果的关系,通过单枝更新和双枝更新留足预备枝。
7.3.5  夏季修剪
7.3.5.1第一次夏季修剪  主要是抹芽,在叶簇期进行(石家庄在4月底至5月初)。抹芽可抹双芽,留单芽,抹除剪锯口附近或近幼树主干上发出的无用枝芽。
7.3.5.2第二次夏季修剪  在新梢迅速生长期(石家庄在5月中下旬)进行。此次非常重要。修剪内容是:调整主、侧枝的生长势,控制过旺生长。根据需要进行短截,促发二次和三次枝,形成较中庸的中短果枝。
主、侧枝延长枝的修剪  对生长旺的主、侧枝,可以剪主梢留副梢,缓和生长。
背上竞争枝和旺枝修剪  旺枝主要是树膛内潜伏芽萌发的新梢和剪口芽长出的新梢。如有空间,对竞争枝或徒长性果枝可留1~2个副梢,培养成为结果枝组。如无副梢者,在30cm处短截,促发新梢。对控制利用的这类枝,最好是在旺盛生长早期处理,控制效果更好。潜伏芽萌生之新梢,从基部疏除。
7.3.5.3第三次夏季修剪 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此次主要是控制旺枝生长。对骨干枝仍按整形修剪的原则适当修剪。由于已进入生长中后期,修剪不宜过重。可以对直立品种进行开张角度。对竞争枝、徒长枝等旺枝,在上次修剪的基础上,如所在部位枝条密集,可疏除不要;如有空间,可留1~2个副梢,剪去其余部分。
7.3.5.4第四次夏季修剪  7月底至8月上中旬进行。原来没有控制住的旺枝从基部疏除。新长出的二、三次梢可从基部疏除。对未停止生长的长枝,剪去不成熟的部分。
8 病虫害防治
8.1防治原则
8.1.1贯彻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原则,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
冬季清扫果园,把树叶集中积肥,烂果集中深埋,修剪下的枝条运出果园,冬春季节刮除枝干老皮并收集销毁。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蚜虫、螨类、蝽象、桃红颈天牛、桃蛀螟以及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等病虫害。农药的品种要交替使用,减少病虫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提倡管道喷药,以达到联防联治的目的。
8.1.2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天敌杀伤轻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禁止使用国家禁用农药。
8.2常见病虫害防治  见附录B。
9 果实采收
根据品种特性及运输条件等确定适宜采收期。离核品种、果实硬度较小的品种和易采收前落果的品种应及时采收,不易采收过晚。需长途运输的品种应适当早采。硬度大的品种可以适当晚采。
按成熟情况分期分批采收。采果时备好采果用具,轻摘、轻放,防止机械伤害,保证果实完整,无损伤。采收时一般用全手掌将桃握住,均匀用力,稍稍扭转,顺果枝侧上方摘下,对果柄短、梗洼深、果肩高的品种,应是全手掌握住果实顺枝向下拔取,争取带果梗采收。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