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炭疽病是香蕉产区的常发病,也是全世界香蕉产区最重要的采后病害,在黄熟果皮上诜 出现梅花点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成深褐色块斑,致全果变黑腐烂,果柄发病时,引起蕉指脱落。叶片被害,病斑初期不明显,后期则呈不规则长条形,中央灰色,上生许多小黑点。镅茎被害,顶端发黑,严重者茎腐。若开花不久被病菌侵入,小果端部变黑腐烂。病原菌为香蕉炭疽菌。田间病害初侵染源来自带病的蕉树,病斑上的分生孢子由,风雨或昆虫传播,侵入后,最易在幼嫩组织上先发病。在果实,通常呈被抑侵染状态,病菌在上表皮下休眠,直到果实黄熟后才迅速表现症状。果实包装材料及催熟房间内病原菌分生孢子也是果实贮运期该病的菌源之一。病害的发生与温湿度及品种关系密切:夏秋季高温多湿期间该病发生严重,冬季低温干燥,病害较轻。栽培品种中,白油身、黑油身、东莞中把较为抗病;63-1、高脚顿地雷较感病。
防治方法:⑴清洁蕉园,集中病、枯叶烧毁;增施肥料,加强树势。⑵药剂防治。自抽蕾开花期起,每隔10~15天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高脂膜的混合剂,连续3~4次,可有效降低炭疽病危害。果实采收后用45%特克多或50%抑霉唑500倍液浸果1~2分钟,凉干,置内加高锰酸钾固体保鲜剂的密封薄膜袋内,有效抑制炭疽病发生,延长青果期,减少贮运期烂果。⑶选择晴天适时采收,收获时蕉果不要直接与地面接触,避免产生伤口。⑷果实包装、催熟场所及包装材料每次使用前必须用不着0%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熏蒸消毒。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