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林果网 » 梨.刺梨 » 梨.刺梨病虫 » 正文

梨果套袋如何防治黄粉虫等害虫 .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12  浏览次数:141
核心提示:套袋后易发生的虫害主要是黄粉虫、梨木虱、还有康氐粉蚧等。黄粉虫也称黄粉蚜,属同翅目、瘤蚜科,最适宜于袋内阴湿环境繁殖和生活,以若虫和成虫进入袋内,直接在扎口处为害肩部,被害处初呈褐色圆形或月牙形小斑点,随后腐烂,严重时造成落果;梨木虱属同翅目,梨虱科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套袋后易发生的虫害 主要是黄粉虫、梨木虱、还有康氐粉蚧等。黄粉虫也称黄粉蚜,属同翅目、瘤蚜科,最适宜于袋内阴湿环境繁殖和生活,以若虫和成虫进入袋内,直接在扎口处为害肩部,被害处初呈褐色圆形或月牙形小斑点,随后腐烂,严重时造成落果;梨木虱属同翅目,梨虱科,可隔袋为害和入袋为害。隔袋为害是梨木虱分泌的黏液从纸袋外渗入侵蚀果面,形成黑色或褐色斑点。入袋为害则是用刺吸式口器刺进果实吸取汁液,被害处形成内圈探褐色,外圈浅褐色和大小不等的斑点。据调查套袋梨园袋内黄粉虫等发生率第1年为0.2%,第2~3年12%~14%,第4~6年为23%~24%,第7~8年为80%~90%,因此要加强对这些害虫的防治。

    套袋前喷药 套袋前1~2天细致周到地喷施1次杀菌杀虫剂。如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1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5%敌杀死2500倍液、10%蚜虱净2500~3000倍液防治轮纹病、锈病、黑斑病、黑星病、梨蝽象、梨木虱、黄粉蚜、康氏粉蚧等。喷药浓度不要过高或过多的农药混用,以免造成药害和果面污染。施药后、套袋前遇较大降雨或套袋间隔期拉得过长,对未套袋果再喷1次杀菌杀虫剂。

    选用药袋 选用专制的套果药袋,利用纸袋上的药剂来预防和杀灭病菌害虫;如无专制药袋,也可将自制的果袋放入上述杀菌剂和杀虫剂中浸泡,取出晒干后再进行套果。

    注意套袋方法 首先果袋大小要适宜,如单果300克以下品种可选用185克~150克规格;400克左右的品种选用190克~175克规格。其次果袋质地柔韧,通透性要好。套袋时先将纸袋撑开,果与袋壁保持一定距离,果不要紧贴果袋,以防梨木虱和蝽象在袋外危害,也可防风擦伤果面。扎袋时要扎平扎紧,防止虫从缝隙潜入,袋两底角朝下,以防袋中积水。

    套袋后管理 套袋后6月上中旬、6月下旬和7月分别喷1次药:80%敌敌畏1000倍液、1.8%齐螨素4000倍液和1%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防治果袋外的梨木虱、黄粉虫等害虫。喷药要仔细全面,不留空隙,树冠上下内外,正面反面,叶柄、树干等处均应喷透。同时注意检查袋内。套袋后每隔15~20天检查一次,随机检查5%以上的纸袋,如果虫袋率在5%以上,应及时喷药于果袋上,使果袋全部湿润,如用80%敌敌畏1000倍液等。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