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林果网 » 梨.刺梨 » 梨.刺梨贮运加工 » 正文

刺梨、火棘复合果汁饮料的加工技术 .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12  浏览次数:190
核心提示:(一)产品特色 刺梨与火棘均为野果,营养物质极为丰富。如刺梨Vc含量达2087.8毫克/100克,比“水果之王”猕猴桃高10倍左右。用刺梨单独加工果汁饮料,产品香味偏淡。用火棘单独加工果汁饮料,香味浓郁,口感极好,但Vc含量偏低(10毫克/100毫升左右)。将两者加工成复合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一)产品特色

    刺梨与火棘均为野果,营养物质极为丰富。如刺梨Vc含量达2087.8毫克/100克,比“水果之王”猕猴桃高10倍左右。用刺梨单独加工果汁饮料,产品香味偏淡。用火棘单独加工果汁饮料,香味浓郁,口感极好,但Vc含量偏低(10毫克/100毫升左右)。将两者加工成复合果汁,可互补,加工的产品口感好,色泽美,营养物质丰富,Vc含量高。

    (二)主要原辅料

    刺梨原果汁25%,火棘原果汁15%,蔗糖8%~10%,总酸(以苹果酸计)0.2%~0.3%,六偏磷酸钠0.05%,山梨酸钾0.04%,软化无菌水补足100。

    (三)工艺流程

    刺梨、火棘→采果→选果→清洗→破碎、榨汁→过滤→杀菌→调配→澄清→过滤→脱气→杀菌→灌装封盖→检验→贴标→成品

    (四)操作要点说明

    (1)刺梨原果汁制取

    ①采果:刺梨果实9~10月份采摘,必须采摘黄色果,这时果实苦涩味轻,甜味浓,Vc含量高,营养丰富,汁液含量高。采下的果实入筐,立即运到工厂进行加工。

    ②选果:在木制或不锈钢选果台或自动输果带上除去青绿色果和病虫、腐烂、干缩果,除去枝、叶等其他杂质。

    ③清洗:采用栅栏板条间距为1.5厘米的滚筒式喷水洗果机洗果。

    ④破碎:将洗净沥干水分的果实破碎成0.3~0.5厘米的果块。

    ⑤榨汁:用不锈钢榨汁机,出汁率在50%以上,如采用冷冻压榨取汁法,出汁率在60%以上。

    ⑥过滤:用100目筛网滤除果肉粗纤维、种子、萼片等杂质。

    ⑦杀菌:用高温瞬时杀菌机,使汁液在90~1OO℃下经15~30秒后,立即降到25℃以下装入洁净、消毒的食品塑料容器内或不锈钢贮罐中密封备用。

    (2)火棘原果汁制取

    ①采果:火棘果实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12月上旬,应采摘橙红色至红色的果实加工,才能得到营养丰富、香味浓郁的原果汁。

    ②选果:采用风力选果法除去病虫果、腐烂果及细枝叶。

    ③清洗:用竹筐装上果实在水槽中漂洗,洗去泥沙杂质,直到水清为止,并彻底除净干缩果和小枝叶。

    ④取汁:将清洗后的果实沥干果表水分送入冷库速冻,取汁时解冻榨汁,出汁率可达45%以上。如直接用鲜果压榨,出汁率在20%以上。   

    ⑤过滤、杀菌等:同刺梨原果汁。

    (3)调配:按配方称量刺梨、火棘原果汁和蔗糖,并加入适量软化无菌水,搅拌溶糖并加温到85℃,再按配方分别加入山梨酸钾、六偏磷酸钠及柠檬酸水溶液,最后用水补足。

    (4)澄清、过滤:刺梨、火棘原果汁中单宁平均含量分别为0.62%和0.72%,火棘果实中果胶含量为1.4%~2.0%,采用果胶酶和明胶共同澄清才能取得满意的澄清效果和除去涩味。需量需先小试后确定。先将果胶酶加入搅匀,室温下6小时后再加入浓度为5%~10%的明胶溶液,同时加入少量硅藻土,充分搅拌后静置于15℃环境条件下,3天后吸上清液用硅藻土过滤机过滤。

    (5)脱气:脱气时脱气缸内真空度90.7~93.3千帕,果汁温度25℃以下。    

    (6)杀菌、灌装:脱气后的复合果汁立即送入高温瞬时杀菌机,在90~100℃下杀菌25~30秒,并在无菌条件下灌装。

    (7)存放:应存放于10℃以下,以4.5℃最优。

    (五)产品质量指标

    1.感官指标

    色泽:橙黄色,均匀一致;香气:有浓郁火棘、刺梨果特有的混合协调的香气;滋味:酸甜可口,口味纯正,无异味;组织状态:澄清透明,久置后允许有微量沉淀。

    2.理化指标

    Vc含量(GBl214.3-89法测定)≥100毫克/100毫升;可溶性固形物(GBl2143.1-89折光法)10%~13%;总酸(以苹果酸计):0:2%~0.3%。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