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该病致病微生物有不同报道和意见。河南新郑枣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检出为细菌性革兰氏性菌,并定名为Erwinia jujubovra Wang.cai.Feng et Gao.。也有人士认为属真菌类病源为害。该病目前仅见于果实,受害果面初期呈淡褐色小斑点;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皱缩、凹陷,果肉呈海绵状坏死,食之有苦味,最终导致假着色状红绿病果脱落。该病在枣区均有分布。
发病规律 该病与刺吸口器害虫的迁移传播有关,而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必要条件,在7月下旬至9月初期均可发生。集中在8月份,常在连续性阴天或间续阵雨时流行。后期病果有炭疽证状全并发生。
防治方法 参见枣炭疽病并结合进行。所选药剂中以农用链霉素、农抗75(中生菌素)为主。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