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番木瓜的注意事项及病害预防措施 .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29  浏览次数:129
核心提示:①冷害热带水果在不适宜的低温下出现的生理失调,通常称为冷害。番木瓜在5℃甚至一些品种在10℃下贮:藏时常会出现冷害症状,导致品质下降,足以明显地引起消费者完全拒绝购买产品。番木瓜的冷害症状包括果实不能正常地后熟或后熟减弱,果皮绿色持久,果面凹陷,果肉不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①冷害 热带水果在不适宜的低温下出现的生理失调,通常称为冷害。番木瓜在5℃甚至一些品种在10℃下贮:藏时常 会出现冷害症状,导致品质下降,足以明显地引起消费者完全拒绝购买产品。番木瓜的冷害症状包括果实不能正常地后熟或后熟减弱,果皮绿色持久,果面凹陷,果肉不能正常转色(转黄或红),果肉组织内部积水,蔗糖停止水解为还原糖,果实受真菌侵染的敏感性增加,另外,冷害症状还应该包括腐烂的敏感表现。 如果贮藏于不太低的温度下而番木瓜遭受冷害,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品种的贮藏时间过长的缘故。因为冷害是与温度和时间相关的,在较低温度下诱导冷害需要暴露的时间较短,另外,未成熟的番木瓜果实较容易遭受冷害,而在果实后熟阶段则是明显地减少冷害的一个因素。 在3/4旭颜色变化成熟时采收的苏劳品种番木瓜果实,果实能够在7℃下贮藏21天,较少成熟度的果实在低于20℃温度下便遭受冷害,并且丧失商品品质:在不同温度下贮藏番木瓜果实,发现在10℃或更低温度下贮藏番木瓜不能后熟,而在15℃下贮藏的果实则成功保持了果实的品质。其他一些研究报道,也说明番木瓜贮藏在7℃下有严重冷害发生。因此,有人推荐以12℃作为贮藏番木瓜的临界温度,贮藏期不超过2周。而在较长时间或低于12℃温度下贮藏则可能发生冷害。 

  ②病害和虫害 

  a.番木瓜果实腐烂病 炭疽病 是番木瓜采后主要病害之一,由病菌引起,在果实生长期间,病菌就可以直接侵入而感染,但是却不表现出病状.因为这个时候果实几乎有完全的免疫性。在果实呼吸率大约开始跃变升高的时候,感染仍然是潜伏的。在果园中果实发育期间喷施杀菌剂,对此病不能完全控制,需要用采后热处理加以杀灭,能显著地减少疾病的发生,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蒂腐病 是采后番木瓜贮藏的另一个较大的问题,例如,从夏威夷运销美国本土的番木瓜的蒂腐病发病率比较高,引起显著的腐烂。通常在采收时果蒂的切割口会遭受侵入感染,也可从果实的伤口、果蒂的裂缝入侵造成感染而致果实腐烂。引起番木瓜蒂腐病最普通的是真菌Ascodhyta carivae-pa pa ya;其他病菌如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Phytophthora nidot-Iana var.parasitica等同样可以引起潜伏的果实腐烂。此外,尚有Rhizopus引起的软腐病和Chaetromium golubossum、Fusarium solami等引起的采后腐烂。
 
  b.番木瓜采后腐烂的控制 TBZ(噻苯唑)在商业上应用于控制许多水果和蔬菜的腐烂。具体做法是把2克TBZ加入1升棕榈蜡(蜡:水为1:3)备用。在将54℃热水喷射番木瓜果实1.5分钟后。立即用吸球管每果吸放0.6毫升蜡-TBZ悬浮液,用手涂布蜡液于整个果面(可戴塑料手套保护)。这样操作使每个果获得2毫克/千克的TBZ,这个水平的残留范围通常是商业上其他水果所推荐的。处理果实在10℃下贮藏14天。然后在室温(18~23℃)下后熟5天或6天,获得对采后炭疽病、蒂腐病、软腐病等高效的控制。 

  c.果蝇的危害及其杀灭 危害采后番木瓜的果蝇已经发现有多种。如地中海果蝇、东方果蝇、甜瓜果蝇等。由于果蝇在番木瓜内产卵,孵化后幼虫蛀食果肉,最后穿洞离开,把果肉破坏,并引起果实发育上的缺陷,使入侵的真菌菌丝和细菌在果肉内部引起水渍病理和变色等问题。 过去,认为热水处理番木瓜可以杀菌治病,又能扑灭果蝇而起到防疫处理的作用,然而,单纯的热水处理对杀灭果蝇未必能够令人满意。可以结合其他处理进行防治。 番木瓜在47℃热水中浸果20分钟,然后用流水冷却,再后在温度不低于21℃下用8克/米3剂量的二溴化乙烯熏蒸2小时,这样的联合处理控制了果蝇,并有除去采收时由果实产生的胶乳的好处。 在进行热水处理时,如果果实温度比较低,推荐使用温度49℃的热水。虽然49℃的温度足以引起果实伤害,但是相当冷的果实迅速地降低热水的温度而达到安全水平(46~47℃)。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