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蔬菜网 » 茄子 » 茄子病虫 » 正文

茄子白粉病防治方法 .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29  浏览次数:120
核心提示:症状识别主要为害茄子叶片,初期在叶面上形成小白粉斑,病斑不断扩展,后期数个病斑连片覆盖整个叶面,白粉加厚,转为淡灰色,叶片组织变黄干枯。 病原Sphaerothecaruliginea(Schlecht)Poll.,称单丝壳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但在田间一般常见的是白粉菌的无性世代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症状识别主要为害茄子叶片,初期在叶面上形成小白粉斑,病斑不断扩展,后期数个病斑连片覆盖整个叶面,白粉加厚,转为淡灰色,叶片组织变黄干枯。

  病原Sphaerotheca ruliginea(Schlecht)Poll.,称单丝壳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但在田间一般常见的是白粉菌的无性世代Oidium sp.(粉孢属)。该菌的菌丝丝状,分生孢子串生在直立的分生孢子梗上,晚秋有时产生有性繁殖体,即闭囊壳。闭囊壳扁球形,暗褐色,直径70-119μm,表面生5-10根丝状附属丝,褐色,有隔膜。闭囊壳内生1个子囊,子囊扁椭圆形或近球形,大小48-96μm×51-70μm,无色透明。也有报道认为茄白粉病是由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菊科白粉菌)引起。

  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在温室里的瓜类、豆类病株上越冬。其在病组织上的闭囊壳及分生孢子,有可能成为下一年茄子白粉病的初侵染来源,也可能有其他的寄主传来。病害的再侵染则靠病叶上的分生孢子,由气流传播,从表皮直接侵入。28℃左右的高温、50%-80%的相对湿度以及弱光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1)在定植前对棚室进行消毒。先将棚室密闭,以每100立方米为单位,使用硫磺250g,锯末500g分别装入小塑料袋分放室内,下午闭棚时点燃熏烟。

  (2)加强管理,避免植株过密,改善植株间通风条件。

  (3)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武夷菌素(Bo-10)水剂150倍液、农抗120水剂150倍液、50%硫悬浮剂200-300倍(高温时用600-5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如产生抗性可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在保护地内还可应用10%多百粉尘剂每亩1kg进行防治。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