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林果网 » 香榧.榛子 » 香榧榛子病虫 » 正文

谨防香榧紫色根腐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02  来源:中国香榧网  浏览次数:214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作者:孙蔡江 杨惠萍

1995年9月,笔者在诸暨市西岩乡(现并入陈蔡镇)娄曹村的香榧林中,首次发现个别胸径1 0厘米左右的香榧幼树不明原因死亡。经实地挖掘和鉴定,该病为紫色根腐病,又名紫纹羽病,现拟称“香榧紫色根腐病”。它比食叶蛀干的害虫或危害枝(干)叶的病害更趋隐蔽更为严重,是香榧树的致命病害;也是当前造成香榧育苗成苗率不高、造林成活率低、不容易成林的主要原因之一。

紫色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先从幼嫩的细根染病腐烂开始,后扩展到粗根。5月初,病根表面布满紫褐色网状菌丝束或绒布状菌丝体。后期,菌丝体中有紫褐色颗粒状小菌核。病根皮层腐烂,容易剥落。病根木质部也呈紫褐色。病害扩展到根颈部后,菌丝体继续向上蔓延,裹着干基。病株随着根部腐烂的加重而逐渐枯死。

它的病原是紫色卷担菌,菌丝体在病根周围集结成菌膜或菌索,紫红色。病菌以菌丝体、菌束或菌核随着病根在土壤里越冬。

菌核在土中可成活多年,当环境适宜时,产生菌丝体,侵染树木(果树)幼根,遂使根部腐烂。菌丝束能在土中或地表蔓延,当接触到健康树木(果树)根部后即直接侵入。同时,病菌通过病根与健康根的接触或病残组织的转移也会传染。病害在4月发生,整个生长季节都可感病,7~8月份仍是发病盛期。病害在低洼潮湿、土壤粘重或排水不良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一株树先发病后,它就成为该病害的发病中心。

防治上

首先要对香榧林地进行实地查看,有没有香榧树枯死或不明原因的落叶现象,如有的话,再经挖根部查看,确定为紫色根腐病病菌所致,即为“发病中心”。要立好标志,做好记录,按照现场划定发病范围。

其次,对香榧造林地调查,确定香榧造林地以前有没有种过番薯,有没有出现过番薯烂根(即“网筋”番薯)现象,有的话,一般不能作为香榧树造林地,要进行调整;或造林前要严格做好土壤消毒。

第三,对枯死的香榧植株,要连根挖起,集中烧毁;挖树后的土坑内要进行消毒。发现用“网筋”番薯喂过猪牛羊等牲畜的,其栏肥上山使用前一定要经过消毒处理。方法是把栏肥堆放在空地上,铺一层栏肥后用药液喷湿,再放一层栏肥,再用药液喷湿。后覆盖薄膜、稻草。堆放半个月至1个月后,方可上山使用。

第四,要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作为香榧造林地;造林地如遇粘重土壤的平地或低洼地,则对挖好的植树穴(尤如一只“碗”),一定要在地势低处从“碗口到碗底” 挖条沟, 后覆上松土,使“碗” 内不积水,以利植株健康生长。对挖好的植树穴要做好药物消毒工作。同时,铺盖青草或稻草,以保土壤墒情,防止干旱。

第五,进行药物防治,防治时间应在发病前即3月中旬到4月中旬,天气晴朗,隔一周用药液浇灌一次,连续防治两次。经试验证明, 用7 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2%石灰水、1%硫酸铜液、1%波尔多液、5%菌毒清100倍液等均可。施药液时,在病株根部周围挖数条不同半径的环沟或辐射状条沟,深及见根,灌浇时可分数次,让根部充分消毒,再覆上松土。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