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蔬菜网 » 黄瓜 » 黄瓜病虫 » 正文

黄瓜黑星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29  浏览次数:81
核心提示:黑星病为黄瓜重要病害之一,在许多地区呈迅速扩展蔓延之势,危害日趋严重,并在部分地区成为危害保护地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 1.症状识别幼苗、成株期均可发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黑星病为黄瓜重要病害之一,在许多地区呈迅速扩展蔓延之势,危害日趋严重,并在部分地区成为危害保护地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 

  1.症状识别幼苗、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发病,子叶上产生黄色圆形小点,扩展后子叶烂掉,幼苗死亡。稍大幼苗刚露出的真叶烂掉,形成双头苗、多头苗。成株期植株各部位均可发病,但以瓜条最易发病。叶片发病,叶片上产生近圆形褪绿小斑点,后扩展成直径2―3毫米的黄白色围形病斑,后期病斑内边缘部产生裂纹形成穿孔。病斑穿孔边缘呈星芒状,并留有黄白色圈。病斑接近叶脉或叶脉受害变黑,停止生长,造成叶片皱缩畸形。龙头发病,整个生长点萎蔫,变褐腐烂,2―3天龙头烂掉造成“秃桩”。茎蔓发病,最初产生污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展后呈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病斑,重时病部龟裂,多数有胶质物溢出,湿度大时,病斑上密生烟黑色霉层。幼瓜或成瓜均可发病,以幼瓜最易发病。最初瓜条上产生近圆形褪绿小斑点、病斑 溢出透明胶状物,以后小斑点逐渐扩大呈污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的病斑。病斑部溢出胶状物增多,不久变为琥珀色,俗称 “冒油”。湿度大时,病斑上密生烟黑色霉层。接近收瓜时,瓜条上病斑有时呈疮痴状,空气干燥时龟裂。病瓜一般不腐烂。瓜条受害时,常因病斑影响,瓜条生长不均衡,而呈弯曲、畸形。 

  2.病原CladosporiumcucumerinumEll.etArchnr称瓜疮痂枝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直立,淡褐色,顶部、中部稍有分枝或单枝,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形、不规则形,褐色或橄榄绿色,单生或串生,单胞、双胞、少数三胞。病菌除主要侵染黄瓜外,还侵染西葫芦、南瓜、冬瓜等。 

  3.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丝块随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在种皮内越冬,也可以黏附在棚室墙壁缝隙或支架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病菌可直接侵染幼苗。土壤中病残体上病菌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定植的瓜苗。田间植株发病后,在适宜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传播。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分生袍子很快萌发,从伤口、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4―7天,生长季节可反复侵染。 病菌9―36℃均可发育,但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93%以上才能产生分生孢子,而分生抱子萌发必须要有水膜(滴)存在。病菌喜弱光,在春天温度低、湿度大、透光不好的温室内发病早而严重。发病轻重与黄瓜连茬年限呈正相关关系。黄瓜植株长势,尤其前期长势与发病有密切关系,一般前期长势弱易发病且发病重。黄瓜品种间抗病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