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大白菜病毒病又称花叶病,危害较重。由于该病的感病阶段为大白菜7叶期以前,所以提早防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当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抗逆性差,植株长势弱等,有利于病毒的增殖和蚜虫的繁殖时,菜农更应提高警惕,做好防治工作。
一、主要症状:该病的感病阶段为大白菜7叶期以前,心叶叶脉透明,并沿叶脉两侧失绿,形成淡绿和浓绿相间的斑驳,称为花叶。此时心叶扭曲、病叶皱缩、植株畸形;成株期受害,叶片表现轻微花叶,叶背主、侧脉上产生褐色条纹和黑褐色坏死斑点,严重时病株矮化、畸形,甚至不包心结球。拔起病株察视,根系发育不良,主根切面呈黄褐色。采种株显症,新叶明脉,老叶叶脉坏死,花瓣色淡,果荚瘦小,籽粒皮瘪,种子发芽率低。提早防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防治措施:除了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外,生产上更应注意及时防治各种传毒害虫。首先防治好白粉虱、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发生,阻断传播途径。选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或50%抗蚜威防治有特效;也可用杀灭菊脂2000倍液防治。病害发生初期可喷施20%病毒及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1.5%植病灵乳剂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控制或减轻病害。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