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一、症状 苗期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先在叶背生水渍状小点,后于叶面形成0.2~0.5厘米黄褐或灰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斑,边缘颜色较深,呈油渍状,有的相互连结成大斑块,天气干燥时,病斑质脆,致叶片干枯死亡。
二、传播途径 病原细菌在种子或病残体越冬,成为 翌 年初侵染源,在田间借雨水及灌溉水和害虫传播蔓延,发病适温25~27℃,白菜进入莲座期至包心期遇有连阴雨,利于该病发生或流行,叶色深绿型白菜及连作地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但对铜剂敏感的品种慎用。此外可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