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作物网 » 茶叶 » 茶叶病虫 » 正文

解决茶叶农药残留,各方茶专家问路蒲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4  来源:农博网  作者:农博网  浏览次数:102
核心提示:“再不采取应对措施,我国茶叶产业将无法应对欧盟等国际市场上不断提高的壁垒!”“要密切关注国际上不断变化的农残等标准,从基地胧终


“再不采取应对措施,我国茶叶产业将无法应对欧盟等国际市场上不断提高的壁垒!”“要密切关注国际上不断变化的农残等标准,从基地胧终?逄岣咚拇ǖ牟枰吨柿俊薄??蛉眨?晒?遗┮挡恐靼斓?006年茶叶质量安全技术培训暨产业发展论坛在我市蒲江县开幕,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以及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国内顶尖茶叶专家济济一堂,为茶叶产业出口及发展献计献策。

  现状:壁垒渐高茶叶创汇水平偏低

  我国是茶叶产业大国,茶叶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院士陈宗懋介绍,近年来,浙江、四川等各地都纷纷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茶叶质量不断提高,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以保护健康为由,不断提高茶叶卫生质量指标,提高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设置技术壁垒限制我国茶叶出口,对我国茶叶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

  据介绍,茶叶也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05年我市茶园面积发展到19.7万亩,产量0.56万吨,绿昌茗、蜀涛、文君、贡品茶等品牌已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但截至目前,我市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仅有2万亩,尚无一家销售额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多数茶叶公司与农户之间只是鲜叶原料买卖关系。2005年我市茶叶出口450吨,仅占全省茶叶出口9000吨的5%,只有2家企业的茶叶出口日本和欧盟,且出口品种单一,主要是蒸青绿茶,创汇水平低。为此,专家们提醒,实现茶叶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打破茶叶出口绿色贸易技术壁垒还任重道远。

  经验:应对壁垒建标准化监控制度

  昨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业专家、教授以及茶叶加工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来到蒲江绿昌茗、嘉竹等龙头企业以及它们的标准化茶叶基地,看到一系列的统防统治病虫害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取代了传统农药,使这里的茶叶达到了出口标准时,纷纷点头称赞。

  四川绿昌茗茶叶有限公司是我省第一家取得“绿茶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为了达到国际出口标准,率先引进了日本先进设备来提高产品质量。据公司老总何兵称,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的模式发展了无公害茶叶基地2.5万亩,其中1000亩有机茶示范基地已顺利通过立项。公司还在基地茶园全面推广了IPM病虫害防治技术,并与当地学校联办了社区茶叶技术培训学校。茶园运行1年多时间以来,100多个批次的农残检测均符合茶叶卫生标准,2005年出口创汇达到了121万美元。

  “要应对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必须像这样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监控制度”,在参观现场,与会专家和10家制茶龙头企业都感叹不已。

  专家访谈

  加强质量控制注意细分市场

  如何保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如何采取措施来应对日本、欧盟等国际生产对出口标准的提高,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两位专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院士陈宗懋:

  必须从源头到产品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发展生物防治,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对欧盟等每年都要变化2―3次的标准必须有专人密切关注,正确解读,及时调整农药品种,对有机茶园和无公害茶园可推广使用矿物源农药。另外,政府和企业、协会应建立与农户的监控体系,采用正确的技术、剂量、安全间隔期采摘等。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

  当前扶贫政策等为发展茶园提供了良好条件。除了抓产品质量外,还应注意细分市场。目前大多数企业为了追逐高档茶叶利润,不愿生产适合普通消费者的中低档茶叶,市场出现了空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抓住这个空间改变产品品种,发展茶饮料等深加工产品,经营连锁店,都可以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关键词: 茶叶,茶园,专家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