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作物网 » 茶叶 » 茶叶栽培 » 正文

无公害茶树管理技术 .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12  浏览次数:64
核心提示:茶园土壤要勤耕,以利于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熟化,促进矿物质元素释放,便于根系吸收。视土壤结构情况,每年进行若干次浅耕,深度5~10厘米;中耕2~3次,深度10~15厘米;深耕每年或隔年一次,深度25~30厘米。浅耕和中耕可结合各茶季的除草、追肥进行,深耕则结合清


    茶园土壤要勤耕,以利于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熟化,促进矿物质元素释放,便于根系吸收。视土壤结构情况,每年进行若干次浅耕,深度5~10厘米;中耕2~3次,深度10~15厘米;深耕每年或隔年一次,深度25~30厘米。浅耕和中耕可结合各茶季的除草、追肥进行,深耕则结合清园或施有机肥进行。茶园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持续供给能力;适当放养蚯蚓,利用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利于茶根生长,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和质量。在修建高标准“三保”茶园基础上,于每年旱季和雨季来临前茶园行间铺草覆盖,既可保水缓冲刷,又可利用腐烂的覆盖物,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

    一、根据土壤理化性状施肥砂壤保水、保肥能力较差,要多施肥,适当偏施氮肥;红壤因土壤酸性较强,容易造成磷的相对缺乏,要少量、多次施磷肥;而腐殖质形成的黑壤土,有机质含量较多,理化性状较好,土壤肥力强,可少施肥。

    二、根据采制的茶类施肥乌龙茶类以春、秋茶的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应提高春、秋茶采前的追肥比例,春、秋茶追肥数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70%以上,以提高春、秋茶产量。年采制四季茶的追肥比例为4∶2∶3∶1,年采制五季茶的追肥比例是3∶1.5∶15∶3∶1。

    三、根据茶树品种施肥 萌芽力低、萌芽数多的品种,如水仙、毛蟹等应多施肥;萌芽力强、萌芽数少的品种,如佛手、铁观音等则可少施肥。

    四、根据树龄树势施肥树龄大、长势弱的茶园应多施肥,并适当增施氮肥,以增强树势;树龄小、长势强的茶园可以少施肥,但应适当增施磷、钾肥。

    五、根据产量水平施肥 茶树是叶用作物,据测算,每采收50公斤干毛茶,从树体带走约2.25公斤纯氮(相当于5公斤尿素的纯量)。但至少要以2~3倍进行施肥,保证茶树的整体代谢活动。

    六、根据肥料施肥氮主要促进营养生长,投产茶园应适当多施氮肥。磷、钾对根系和骨架枝形成具有良好作用,幼龄茶园则适当多施磷、钾肥。同时要参照肥料利用率来确定施肥数量;一般氮的利用率30~40%、钾为20%左右,而磷只有10%多一点。

    七、平衡施肥、配方施肥要根据茶树不同时期对三要素的需要量和土壤中的含量等来确定。一般幼树1~2年生为1∶1.5∶1.5,3~4年生为2∶1∶1。盛产期则为3∶1∶1,随着树龄的增大,氮素施用比例可适当逐步增加。此外,在施足氮、磷、钾三要素的基础上,要适当补充铜、镁、锌、钼、硼等微量元素。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