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作物网 » 茶叶 » 茶叶贮运加工 » 正文

北方大棚茶生产加工技术 .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12  浏览次数:59
核心提示:日照绿茶作为“南茶北移”的成功范例,种植面积占山东省茶园总面积的50%以上。它具有“滋味美、香气浓、耐冲泡”的独特品质,享誉国内外。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棚茶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茶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


    日照绿茶作为“南茶北移”的成功范例,种植面积占山东省茶园总面积的50%以上。它具有“滋味美、香气浓、耐冲泡”的独特品质,享誉国内外。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棚茶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茶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现将设施栽培大棚冬茶生产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1 选地建棚

    1.1 园地选择 日照地处北纬35~38°,处于茶树生长的北限,在此纬度以南的地区便可建园种植茶树。选地原则:一是背风向阳的缓坡地带。二是土层要厚,以利茶树引根下扎。三是土壤pH值在4~6.5。

    1.2 建造大棚 一般采用钢架无立柱单坡半拱大棚,棚长60~100m,跨度7~9m,脊高2.4.~2.8m。棚膜应选用透光率高的无滴膜,棚面覆盖5cm厚的保温草帘。

    2 栽培要点

    2.1 深翻施肥 建棚后要对棚内土壤进行深翻、施肥,耕翻深度要在80cm以上,然后按种植基线开沟,沟宽、深各为40cm,开沟后平均每亩施入土杂肥5000kg,磷肥50kg,再将土肥拌匀,回填整平。

    2.2 适度密植 应选择龙井43,白毫早,信阳10号等抗寒能力强,适制名茶的品种。为及早见效益,可直接选用棚外大龄茶树移栽。实行单、双行密植,单行种植行距80~100cm,穴距33cm,双行种植大行距80~100cm,小行距35~40cm,穴距也为33cm。

    3 大棚管理

    3.1 肥水管理 施肥要做到“足基”,“多追”,“常喷”。“足基”是指在秋季白露前后施足基肥,在种植行中央开深、宽各25cm的沟,每亩施土杂肥3000kg或饼肥加磷肥30kg。“多追”是指在每轮采收后都要进行追肥,按每采收100kg干茶补充纯氮12kg、纯磷纯钾各3kg的标准用量,在树冠下开沟施用。“常喷”是指在茶树生长过程中要经常喷洒叶面肥,用0.5%的尿素溶液或稀释浓度为180~200倍的茶树一喷早对树冠进行均匀喷洒。

    茶树是叶用作物,其光合作用对水分需求量大,保证水分供给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大棚茶浇水应依照“少喷勤灌”的原则,随时补充水分,采用微灌技术更好。

    3.2 温度管理 白天棚温22~28℃,超过30℃时应通风降温,夜间保持10~15℃,低于5℃时应加温保护。另外,茶树喜阴湿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遇高温强光照天气时应采取遮荫措施。

    3.3 病虫害防治 茶园害虫冬天多数冬眠,故对大棚冬茶构不成威胁,勿需施药。对一些病害如茶赤叶斑病等,可在停采期间用苯菌灵、多菌灵等溶液喷洒预防保护。绝对禁止在茶园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以确保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无公害茶。

    4 采收与炒制

    大棚茶品质优、销路好、价格高,大多制成高档名优茶。采收时要做到采摘适时、方法得当、严格标准、适当留养。在此基础上突出1个“早”字,当蓬面上有5%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1叶1芽初展)时,立即采摘。

    制茶按市场需求可制成不同造型,日照地区常制成曲条形、扁形和针形茶。每种造型均有其独特的制作工序,但大致都分成4部分:一是摊放晾干。在竹垫或水泥地面上摊放2~4小时,厚度3~5cm,鲜叶含水量降到70%左右即可。二是杀青。为提高杀青质量,做到杀匀杀透,必须遵循“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抖闷结合、多抖少闷,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三是造型。包括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四是干燥。将茶叶中的水分降到5%左右。常用制茶机械有6CSM-30型名茶杀青机,6CRM-25型名茶揉捻机,6CH-3型自动名茶烘干机,6CD-42型名茶多功能机,皆是发展茶叶机械化技术的优选机型,值得大力推广。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