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作物网 » 茶叶 » 茶叶栽培 » 正文

安溪县梯田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及对策 .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12  浏览次数:59
核心提示:水土流失是地球表面组成物质(土壤)在流水的作用下,发生剥蚀、搬运和重新堆积的过程。水土流失的加剧,会使土壤肥力衰退,生态环境恶化,水、旱、风等自然灾害加剧,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水土保持工作研究和防治的主要对象。 1


    水土流失是地球表面组成物质(土壤)在流水的作用下,发生剥蚀、搬运和重新堆积的过程。水土流失的加剧,会使土壤肥力衰退,生态环境恶化,水、旱、风等自然灾害加剧,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水土保持工作研究和防治的主要对象。

    1 研究区概况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闽南晋江西溪上游,居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的中间结合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按地形地貌之差异有内外安溪之分,外安溪以低山为主,内安溪以中山为主。全县山地资源丰富,平地少。土壤多为砖红壤性红壤等,母岩属火山岩系,以花岗岩为主,土层深厚。

    安溪县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21℃,无霜期达310天以上,年平均日照达1850~2050小时,降雨量1500~2000mm,全县有山地面积330万亩,适宜农作物和茶树生产,是我国重要的乌龙茶产区,拥有全国最大的乌龙茶厂和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区内茶园遍布,且由于自然地理原因,区内茶园以梯田茶园为主。分析安溪县梯田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对于安溪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控制水土流失,发展茶叶生产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区梯田茶园水土流失现状

    安溪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其中茶叶生产发展尤其迅速。铁观音乌龙茶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大的提高,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茶叶生产已经成为安溪县的支柱产业。

    随着茶叶产量和销量的提高,茶园规模迅速扩大,很多不适宜开垦的地方也被大量开垦为茶园特别是在内安溪,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内安溪地形地貌以中山为主,很多山的坡度都超过25°,为不适宜开垦地。但近几年,由于茶叶销量和价格的提高,当地茶农为了增加收入,用原始的方法也将这些山地开垦出来种植茶树。他们往往放火烧山,把原来那些植被烧得一干二净后再在山地上开辟出梯田,种上茶苗。在茶苗长大之前,这些梯田的土壤可以说是完全裸露在外。而本区的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和红壤,土层深厚,在茶园经营过程中,又要经常松土,使得这些茶园的土壤较为疏松。在丰富的地表径流作用下,这些梯田茶园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由于本区茶园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很快。因此,茶农大量施用化肥,使茶园里的土壤理化性质发生较大变化,不利于山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不利于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 安溪县梯田茶园水土保持对策

    由于安溪县新开发的梯田茶园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本区山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和茶园生态环境的优化。为了使本区的梯田茶叶生产和梯田茶园的水土保持协调好,结合安溪县实际情况,建设生态茶园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生态茶园也称“立体茶园”,是指在同一片茶园中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通过实施立体复合栽培,人为地创造良好的多物种生态环境,使茶树生长与茶园生态系统和谐统一,是保持茶叶可持续发展的新栽培模式。建设生态茶园的措施如下:

    3.1 增加茶园空旷地植被 因地制宜地在茶园上风口、周围、道路、沟渠等茶园空旷地种植深根性林木、果树。在这些空旷处种植的林木要选种植株高大,挡风能力强,适应当地土壤、气候条件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树木。在内安溪高海拔茶园可选种木荷、火力南、酸枣等;内安溪低海拔茶园可选种川楝、巨尾桉、火力南、楠木、枫香、香椿等。外安溪高海拔茶园可选种川楝、木荷、楠木、火力南、枫香、酸枣、香椿等;外安溪低海拔茶园可选种巨尾桉、天竺桂、楠木、川楝、酸枣等。

    3.2 进行茶园合理间作 在茶园内合理间作,可以防止下暴雨时,水流对茶园内土壤的侵蚀,特别是在幼龄茶园,更应该选择合理间作。幼龄茶园,可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作物或其他生长快的经济作物,进行合理套种。茶园套种既可增加茶园行间的绿色覆盖度,减少土壤裸露程度,避免土壤表面直接受雨水冲刷,又可增加茶园绿肥和经济收入。在选择黄豆、花生、甘薯、油菜等种植时,应合理密植,防止与茶树争肥争水。

    3.3 种植护梯植物 在裸露、光秃的梯壁上,种植护梯绿肥或保护原有绿草,能减轻雨季雨水冲击和人为行走脱土,牢固梯壁,提高茶园保肥、保水能力。如种植百喜草、圆叶决明、红根草、爬地兰等。对于梯壁上原有的绿草,应定期进行台割,但切忌斩草除根。

    3.4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要做好茶园排蓄水系统设置,在茶园周围空旷地或田林交界处挖蓄水池或蓄水坑,以提高茶园抗旱保水能力。

    通过上面几种方法对梯田茶园进行绿化,可以达到茶一林一草生态平衡,茶园合理绿化,物种多样,水土保持良好,可以促进茶叶的可持续发展。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