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03日17:00来源:滨州日报
历经四年种植推广,230亩无花果鲜果采摘供不应求
在无花果园里,黄河河务局台子河务段段长王生虎说,这块地原来是黄河的淤背区,2007年,上级有个文件,要求各个河务段必须开发100亩经济林。
因为100亩经济林任务,王生虎开始对各类水果林木进行研究。水果分为一代、二代、三代,目前一代、二代水果开始过剩,三代水果因为富含营养,有保健价值而前景见好。于是王生虎对猕猴桃、蓝莓、无花果这样的三代水果进行了一番详细研究,之后,他选择了无花果。
选择无花果,王生虎有着充足的理由。无花果是一种高营养、高药用的植物,有着“良药佳果”、“抗癌斗士”等美称。更重要的是,无花果当年种植当年就能结果,种植技术相对简单,不招病虫害,无需农药。
目标确定,下一步就是行动了。王生虎翻阅大量资料了解到,1993年国家有个星火计划项目,由当时的山东省林科所承办,主要研究无花果优良品种的引进、种植、加工等技术。经过多方了解,王生虎找到了这个项目的主持人杨福兰教授,并得知这个项目主要在山东济宁进行,而且济宁那里有无花果苗子。
2008年,100亩无花果当年种植,当年结果。一般来说,第一年无花果的收成在250公斤/亩左右,而这里的无花果第一年每亩就达到了400公斤,这让王生虎欣喜不已。可是随之苦恼来了,因为是第一年,知名度太低,4万公斤无花果几乎没有销路。
为了打开市场,王生虎带着人到宾馆、饭店、超市上门推销,让人免费品尝,第一年的果子几乎全部送人了。
之后,王生虎把精力放在了市场开发上。工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果子不等落地,就有人开始上门购买了,周边地市几个干果加工厂听说这里的种植面积上来了,就开始要货;济南、淄博、东营、滨州等地到园子里采摘鲜果的人也逐渐多起来。
逐渐地,经验越来越丰富,种植技术也逐年提高,目前亩产无花果达到了1250公斤左右,总面积达到230亩,品种达到8个。
“今年销量不成问题,仅采摘一项就有些供不应求。”王生虎说。
潍坊一家外贸公司,从事无花果出口日本业务,连来了四趟,拉走2万公斤,再来王生虎不敢给了,因为实在是不够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