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是江西省黎川县的一个养鸭基地,离中秋节只有两天,各地市场对鸭子的需求增加,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些鸭子被当地的经纪人以每斤4.5元的价格全部收购。--
记者:“运到什么地方去?”--
经纪人潘小平:“运到福建。”--
记者:“总共多少只?”--
经纪人潘小平:“差不多1500只。”--
收购这些鸭子的潘小平和工人从早晨就开始赶鸭子上岸,好不容易才将这些鸭子集中到了一起,接下来他们还要把活鸭一只一只地往笼子里装。--
潘小平:“几只?”--
工人:“5只,跑了一只。”--
潘小平:“这里面几只?”--
工人:“6只,多装一只不行吗?”--
潘小平:“不行,它会死的。”--
这批鸭子全部是养了八十多天的全番鸭,每只都有五六斤重,因为还要经过几百公里的长途运输,为了保证这些鸭子都能活着运到目的地,它们必须装到专门的笼子里去,数量也是严格限制,而这些笼子的价格并不便宜。--

经销商:“这个白色的要90元,黄色的要120元。”--
潘小平:“这么贵啊。”--
经销商:“是的,这些笼子都是你们贩鸭子的人买的,自己买的。”--
潘小平:“养鸭子的人不会买吗?”--
经销商:“不会。”--
每个笼子只能装6只活鸭,要全部装下这1500多只鸭子,需要200多个笼子,光这些笼子就得花2万多元,普通的养殖户承担不起。因此,黎川县有一批像潘小平这样贩运活鸭的经纪人。以前一到鸭子消费的旺季和节假日,他们就带着鸭笼子,到处去收购活鸭,不然,这些鸭笼子闲置在那儿,投资鸭笼的几万元钱就白白浪费了。不过,今年的情况不同,所有的鸭笼子一天都没闲着,每天都在为这些经纪人创造着财富。--
江西省黎川县位于洪门水库的上游,水面资源丰富,当地有养鸭的传统。从2000年左右开始,全番鸭在邻省福建特别受欢迎,吴友明就在当地最早养起了这种全番鸭。--

吴友明村民江西省黎川县中田乡中田村:“这只养了70多天。它的嘴巴不像北京鸭是白色的,它等到上市的时候嘴是红色的。市场上最高的也卖过8元多一市斤。”--
虽然这种全番鸭在福建沿海等地的市场价格比本地更高,但是这几百公里的长途运输成了问题。因为福建市场只要活鸭,吴友明每年都会因为运输中挤死鸭子而遭到损失。2001年,有一次他在厦门的市场发现了专门运活禽的笼子,马上就买了一些回来。--
吴友明:“价格不一定,有时候94、95元。”--
记者:“第一次总共买了多少个。”--
吴友明:“起先共买了120到130个。”--
有了这一百多个专门装活鸭的笼子,吴友明再也没有因为运输途中鸭子挤死而遭到损失。--
龚华清养殖户江西省黎川县中田乡中田村:“他那个筐子很牢,很结实,不会死。”--
吴友明:“我们都是运活的过去,如果有人要,我们有全套的设备,用筐子装好,装车运过去。”--

买来这些笼子后,吴友明不光装运自己养的鸭子,周围的养殖户卖鸭子时都会来找他借。--
王德成养殖户江西省黎川县中田乡河东村:“自己家没有,那个笼子很贵。不用买,他会借,借谁的,吴友明的。”--
龚华清:“家里没有筐子。跟他借就能借到。”--
记者:“原来借过吗?”--
龚华清:“借过。”--
记者:“他是不是会收钱?”--
龚华清:“一般不会。”--
借笼子给别人,还免费帮他们运鸭子,吴友明在养殖户中的威信逐渐建立起来。随着黎川县养鸭数量不断增加,福建市场的销售情况也一直都很好,到2002年,吴友明干脆做起了贩卖活鸭的经纪人。--
吴友明:“就是看到市场上全番鸭的销量比较好,其它地方有养的,我们把它买过来,知道什么地方好销,就卖出去。”--
因为同样的鸭子在黎川县和福建的市场有一定差价,吴友明每年要运20多万只活鸭到福建市场,鸭笼子给他带来了不少的收入,数量也逐渐增加到了300多个。看到他贩鸭赚钱,潘小平也花2万多元买了200多个鸭笼子,开始贩运活鸭。--

潘小平:“全部用筐子。”--
记者:“从什么时候开始用这个笼子?”--
潘小平:“差不多五六年吧。”--
到2005年,黎川县有了十多个贩鸭的经纪人,他们经常会为了收到足够的活鸭数量而互相竞争,贩鸭的生意不如以前好做了。怎么才能重新让这些鸭笼子天天都派上用场产生效益,这个问题摆在了所有经纪人的面前。--
2006年5月,养殖户龚华清托吴友明买些鸭苗,吴友明开始也没多想,就趁一次送鸭子去厦门市场的时候顺便买了2000只鸭苗回来。--
龚华清:“他把鸭苗、饲料一起拖到这个水库旁边。”--
龚华清当时刚承包下一片水面,资金比较紧张,就跟吴友明商量好,买鸭苗和饲料的钱先由吴友明垫付,等鸭子养大了再全部卖给他,最后统一结账。--
吴友明:“他的鸭苗是跟我买的,鸭子到可以卖的时候,他就打电话给我,我就帮他卖,百分之百帮他卖掉,价钱就跟着市场走。”--
过了80多天,这批活鸭顺利地卖掉了。这件事给了吴友明启发,如果有更多的农户养鸭,他的货源就能够有保证。于是他针对福建市场的需要,买来全番鸭、半番鸭等不同品种的鸭苗,发给那些想养鸭又没有资金的养殖户,然后统一收购销售。--

龚华清:“本钱更少点,自己也不用管销路。卖的时候,他就把车放过来,把鸭子装上笼子,就拖到福建去。”--
这些农户原来没钱养鸭,还得发愁卖掉,现在这些问题都有人替自己考虑,因此,吴友明很快就发展了100多户养殖户,他每年卖到福建去的活鸭增加到40多万只。他的几百个鸭笼子又重新成了赚钱的工具。--
吴友明:“销量好的时候,我们每天可以运两到三车,每天可以销售三四千只,都能卖掉,那是跟人家定好的。”--
现在,潘小平等其它经纪人也像吴友明那样,先把鸭苗和饲料提供给养殖户,等到鸭子可以卖了,全部收购后再结账,因此开始养鸭的农户越来越多。仅今年中秋节,潘小平就收购了5000多只全番鸭卖到福州市场,而吴友明和他的鸭笼子也没闲着,他从周边的县收来一批老母鸭。--
记者:“一筐有几只?--
吴友明:“一筐有13只。它跟番鸭完全不同,个子很小,怎么喂也不大。只有差不多两斤多点,3斤左右。”--
这些鸭子个子不大,每个笼子可以装十几只,但是它的价格却不低,同样要运到几百公里之外。--

吴友明:“我们装到那边一般是8元多一斤,8.5元、8.6元左右。”--
记者:“今天总共有多少只?”--
吴友明:“刚才算了有470只。”--
记者:“这些都运到哪儿去?”--
吴友明:“也是运到福建去。”--
虽然黎川县本地没有大的龙头企业,但是依靠吴友明这些经纪人的带动,养鸭同样成了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一个渠道。--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