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一般卖多少?我看您这老是排着队。
--盐水鹅经营户:老是排着队啊,一天几十只鹅。
--消费者:我基本上两三天买一次
--记者:两三天不吃什么感觉?
--消费者:就想吃。
--消费者:我一星期最少吃一回到两回。
--这是江苏扬州城北的一个家禽市场,每天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近两万只鹅在这里交易。这些当地经销商再把鹅送到扬州市大大小小的熟食店和饭店。
--记者:你每天都要多少?
--经销商:每天要百八十个
--记者:每天都要。
--经销商:恩。
--经销商:一天跑10趟每趟拉60只,就600只鹅。
--每年有近1000万只白鹅从内蒙、河北、山东等地长途运输过来,抢占扬了扬州鹅60%的市场,其中,有一个地方的鹅脱颖而出,尽管每公斤比其它品种高出2元钱,但到了市场就被抢购一空。
--家禽市场管理员:本地鹅货比较少,价格比较高,比较紧张,现在本地人来的话都是人家买的客户都在抢购。
--扬州本地的白鹅,占尽天时地利,可是大规模养殖的人并不多,普通养殖户都是五六百只的饲养量。

--这个年轻人就是许坤,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人,2001年毕业于泰州畜牧学校,当初他养鹅的时候,并没有人看好。
--许坤的同学陈恩炳:我说养鹅这个东西,下岗工人、农民没事干养养鹅,一个大学生你养鹅。谁也没想到,如今许坤竟成为扬州养鹅的领军人物,而他的千万财富竟始于父亲的困境。
--许坤的父亲许宝林做的是鹅苗孵化生意,2003年爆发“非典”疫情,鹅苗销售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父亲许宝林:2元多一只鹅苗儿,我们卖到4元一只才能保本,卖一只鹅苗要亏本1.5元左右,活鹅不卖不行,不要说2元多,1元多也要把它卖掉。
--许宝林最糟的时候,一天能亏6万多元,父亲上火,当时还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许坤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许坤:整天那个车间里面全是鹅,那怎么办,也卖不出去,我想能不能养一点鹅,减轻一下父亲的负担。
--

--2003年,许坤在公道镇河西村靠近河水的地方租了十几亩荒地,建起简易鹅棚,一次就养了5000只鹅苗儿。但是由于技术把关不到位,5000只鹅苗死了2000多只,因为鹅苗是父亲免费给的,许坤倒也没有亏本。
--许坤:这个鹅,如果说我条件好一点,地方大一点,防疫的时候再全一点,技术好一点,我想这个鹅应该死不了那么多。
--父亲许宝林:当时他的情绪有点低落,好像这个鹅养的风险太大,也辛苦,我就说第一次失败不要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有信心抬起头,挺起腰来再干。
--在父亲的鼓励下,2003年,许坤又养了三批鹅,这三批鹅许坤赚了十几万元。他发现只要把鹅养活了就有钱赚,养的越多赚得越多,许坤胆子开始大起来,他想把步子迈得也大一些。2004年初,许坤盖了一栋2000多平米的正规鹅舍,聘请了4个工人,把一批的饲养量增加到了1万只以上。

--2004年2月许坤按照4元一只的价钱,一下子进了一万六千只鹅苗儿,他想证明给父亲看看自己是对的。
--许坤:搞了这个新鹅舍,鹅苗在里面还是舒服,这个鹅在里面环境好,空间也大前后空气也流通。
--那一批鹅许坤养的特别精心,成活率竟在90%以上。而且他还雇工人,种了300亩草场。可就在鹅要上市的时候,禽流感爆发,鹅价从14元一公斤降到了八元钱一公斤。
--许坤:4元多一斤我这鹅就要亏本了,像我这个鹅养到这么大,最起码要到5.2、5.3元一斤,才能保证这个鹅的成本。
--低于10.4元一公斤许坤就会赔钱,一万多只鹅卖掉就会亏损2万多元,许坤不甘心就这样把鹅卖掉,可是不卖多养一天,鹅的成本就会增加。
--

--许坤:他说我这个东西价格低了便宜我不卖,我就是这个价格,你如果不买拉倒,反正我可以在这放着,买回来我就想,他那个东西能放,我这个鹅能不能放一放,等价格高的时候再卖,当时一想干脆把这个鹅宰了吧,放进冷库。
--在扬州家禽市场都是活鹅交易,进过冷库的保鲜鹅能卖得上价钱吗?许坤也没试过,但当时鹅只有屠宰或许还有希望。
--2009年五月份,鹅价回升到了十几元一公斤,在市场上做管理的陈恩炳是许坤的同学,他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许坤。
--陈恩炳:我晚上打了个电话给他,我说你那边有没有鹅,前一段时间他养鹅养那么多没卖,我说有没有鹅,现在价格已经回升了,六块多钱一斤能赚一点,我说你要卖的话,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它拉过来卖。
--许坤并没有着急把冻库里的鹅卖掉,而是去饭店做了一个调查。

--从酒店出来,许坤回到家跟父亲了解了一下鹅苗的销售情况。
--许坤:我说最近我们家里时间时候出苗,他说后天就出苗,我说出多少,他说出2万多,我说卖了多少,他说卖了七八千吧,还有一万多,我说这样下面一万多就不要卖了吧,全部给我养吧。
--禽流感期间扬州很多养殖户都不敢养鹅,一批鹅需要80多天时间养到4公斤重才能上市,如果两三个月禽流感过去了,到时候市场上鹅一定会少,价格应该不错。许坤决定,在冻库里的鹅还没有卖掉的时候,就先进鹅苗儿。从2004年五月份开始,许坤每隔20天就进一批鹅苗儿,三个月时间先后进了四万多只鹅苗。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为这个刚出道的小伙子,捏了一把汗。
--陈恩炳:闹禽流感,好多人都不敢养鹅,有几个有鹅的也是以前的鹅,放在这里的没卖。
--养殖户:我觉得他是个傻瓜蛋,人家都不养他养那么多,有点太盲目了我看他好像是傻瓜一样,当时行情那么差,年轻人他有一些盲目。
--

--陈恩炳:鹅这个东西是老百姓家里正常的吃的,正常吃的鹅,突然开禁了,蜂拥的买,价格突然的上,突然的一下子买,你鹅一下子供应不来,毕竟从外地拉到我们这边来,需要一定时间。
--2004年6月,许坤看准时机卖掉冻库里的一万多只鹅,尽管家禽市场平时都是活鹅交易,但当时在那个严重缺的特殊情况下,许坤的冷冻鹅也卖到了17元多一公斤,净赚4万多元。
--许坤:号带我出栏的时候,我拿这个卖的这个钱把我父亲前两批的鹅款给还了,我父亲说唉,早知道我鹅苗不卖了,全部给你养。
--2004年八月份、九月份扬州市场上的鹅价持续上涨,许坤的鹅最高卖到了18元一公斤,四万多只鹅赚了50多万元。也是这次卖鹅的经历,许坤发现了扬州家禽市场一个从前被他忽视的秘密,就是这个秘密,成为他后来一年能创造三千万财富的关键因素。

--养殖户:以前全是大家散养,导致市场,鹅积压太多,价格往下降,我们赚不到钱。
--我国养鹅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为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等省,鹅的消费群体主要在我国南方,南方售价也比北方高。成品鹅大批南下,扬州本地鹅再集中上市,往往卖不上好价钱。许坤的父亲是做鹅苗孵化的,许坤可以从鹅苗销售的情况判断出本地鹅上市的时间和规模。许坤想能不能用个办法让大家的鹅均匀上市不扎堆儿呢?
--许坤:我们分开养,比如说我今天1号养,你明天3号养,他后天5号养,然后我们的鹅是每天都有鹅卖。
--大家养鹅向来都是各干各的,组织起来恐怕不是件容易事儿。当时许坤想到了一个人,公道镇湖滨村的周玉高。记者见到周玉高的时候,因为他不小心摔伤了腿,已经两个月没养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