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民张金保:它的鲜味相当好,相当浓,吃的时候这个鱼鳞是不去的,它的油全部在那个鱼鳞上面。
--这位南京老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号称长江三鲜第一鲜的鲥鱼。
--水产经销商:捕捞上来要一千到两千元一条,过去一千元钱能盖三间房子了,谁敢吃?农民敢吃吗?现在你有十几万元钱也买不到一条。
--鲥鱼是长江三鲜鲥鱼、刀鱼和蛔鱼中的第一鲜,即使在二十年前,其售价就已经高达60元/公斤。
--可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因为污染和滥捕,长江鲥鱼的数量急剧减少,很快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现在,野生长江鲥鱼已濒临绝迹,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
--水产经销商朱林:有的话也轮不到我们手上,直接国家就收购了,因为它是珍稀物种。
--鲥鱼难道真的已经绝迹了吗?
--这个车间里一共有成年鲥鱼5000多条,每尾都在1斤以上,而且这个叫丰万宝的人还进行着鲥鱼的买卖,每公斤售价高达2000元。
--记者:每天的销售量是多少?
--丰万宝:应该是每天十几条。
--丰万宝的成年鲥鱼每天10条的销售量就意味着每天进账1万多元。他的工厂现在一共有成年鲥鱼5000条,这使他的身价也达到了500万元以上。

--丰万宝是南京市雨花区板桥镇人,在镇上经营着自己的一家化肥厂,但在2006年,城市扩建,政府一纸命令,化肥厂和自家住宅被迫拆迁,丰万宝也为此获得了500万元的化肥厂拆迁补偿费,还有两套政府补贴的房子,那一年,他49岁。在所有人看来,他是因祸得福了。
--丰万宝的朋友钟家林:像他这种年龄,五十多岁了,拆迁政府补偿一些钱,就可以享享清福了,或者是搞个其他什么东西。
--可提前退休后的日子,丰万宝过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舒坦。
--丰万宝:以前搞企业都有正常的工作时间和生活规律,这样一来,就乱套了,心里很烦躁。
--揣着大把的钞票,守着大把的时间,却整天无聊地发慌,丰万宝在家越待越别扭。但再次创业又将遇到难以预测的风险,是闲暇度过后半生还是再次创业,他选择了后者。
--

--鲥鱼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每逢春夏之交时,从大海溯江而上,洄游入淡水水域,产卵繁殖,年年如此,准确无误,故称“鲥鱼”。我国长江、珠江、钱塘江水系都出产鲥鱼,但以长江中下游产的数量最多,质量最好。当时,南京市场上偶然出现的有“长江第二鲜”之称的野生刀鱼,已经卖到了3000元一公斤。作为老南京,丰万宝深知这个“长江第一鲜”的市场价值。
--第二天,丰万宝特地先到南京的水产市场做了一番调查,由于以前一心忙工作,很少进菜市场的他,这一转却让他大失所望。市场里,不仅有鲥鱼,而且价格也只有一公斤40—160元不等,丰万宝糊涂了,长江里的鲥鱼不是已经绝迹了吗,怎么市场上还有这么多鲥鱼?长江里的鲥鱼是国家保护动物,为什么还能随便交易呢?

--水产经销商朱林:进口的,是从东南亚地带,这一条三斤多重,大概卖200元左右,一条两百多元钱,五六十元、六七十元一斤。
--原来,市场上出售的鲥鱼大多都是从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口而来的冰冻或者冰鲜鲥鱼,尽管和中国长江鲥鱼名字相同,但肉质和口感都要差很多。
--尽管价格不低,但也没有丰万宝想象的那么稀缺,上海的那家公司是不是养的也是这种鱼呢?丰万宝最初的兴奋感没有了。可一个月后,他还是跟着林先贵到上海考察了一番,考察过后,丰万宝决定养殖鲥鱼,那么,他养殖的鲥鱼与市场上的鲥鱼有什么区别呢,和长江鲥鱼又有什么关系吗?
--这是美籍生物学博士刘青华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人工孵化出的虽然不是长江鲥鱼,但是和长江鲥鱼是同属一个亚科、但不同属的美国鲥鱼,两者在外形、口味上差别都极小,营养价值也惊人相似。
--

--美国鲥鱼是世界范围内长江鲥鱼最好的替代品种,但在美国也是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是不允许用来出口的。
--2002年,刘青华通过合法手续从美国带了6条美国鲥鱼亲本来到中国,进行人工繁殖的科学实验,并在2004年获得了成功。现在他实验室里人工繁殖的美国鲥鱼苗都以每尾20元的价格在中国进行销售。但却不是什么人都卖,丰万宝却是一个例外。
--丰万宝:因为我是一张白纸一样,养过鱼的人一知半解反而不好,没有养过的按照他的技术规范和他的技术要求,或者他所指导的技术方法,我们都一丝不苟地按照他去执行。
--和刘青华沟通以后,丰万宝仗着手里有500万,决定跟他合作。

--2006年年底,丰万宝在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租下了一片占地20亩的厂房,同时他还从南京土壤研究所林先贵那里,引进了一套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组建自己的水产养殖公司,到了2007年6月,工厂才建设了一半,他手里的500万元就见底了,他不得不四处借钱。
--丰万宝的朋友吴正林:他还要盖厂房,还要盖鱼池,还要买鱼苗。
--记者:你借了他多少钱?
--丰万宝的朋友吴正林:40万。
--当初政府补偿的500万曾经让丰万宝感到以后的日子是那么的美好,可短短半年时间,他却让自己弄到了骑虎难下,甚至要靠借钱度日的地步。丰万宝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完成剩下的工程,他打起了家里住房的主意。
--丰万宝的朋友吴正林:我觉得他是疯了,真替他担心,他一个搞化肥的,突然去养鱼,养鱼又不在池塘里养鱼,就在池子里养鱼,简直是不可思议。
--丰万宝卖掉了一栋住房坚持施工,2007年年底,工厂终于建成了。这时,他在这片20亩的场地上已经整整投资了1000万元。这是丰万宝自己也没有想到的。
--又是半年焦急的等待,丰万宝终于在2008年6月28日,如愿以偿地花了10万元,从刘青华博士的实验室引进了5000尾鲥鱼苗。丰万宝以为,这下他终于可以安心地养鱼卖鱼了。可谁知,他的噩梦从这时才刚刚开始。
--鲥鱼是一种异常娇贵的鱼,厂房内的水循环处理系统必须一刻不停地进行水质的净化处理,并循环利用。加上鲥鱼鳃小,必须依靠24小时不间断供氧,辅助自身不停的转圈游动,来获得氧气才能生存。这样,每个月的水电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记者:一个月你厂里的电费需要多少钱?
--丰万宝:大概两万多元钱。
--因为有刘教授的指导,每一步都按照教授的嘱咐操作,开始的两个月养的还算顺利,可后来还是出事了。
--由于丰万宝工厂化养殖鲥鱼的消息很快在南京传开,很多单位和媒体纷纷上门参观报道,一开始丰万宝也挺得意。心想,这下自己连广告费都省了。可有一天,他亲自带着一个穿红衣服的朋友在厂里参观时,发现鲥鱼出现了异常。
--丰万宝:它就快,躁动,然后就跳,跳的时候有的鱼和鱼之间就把鱼鳞擦掉了。
--朋友连看了两个鱼池,还弯腰探身到养鲥鱼的水池边仔细观察,这样鲥鱼的躁动就更剧烈了,丰万宝甚至都能听到成群的鲥鱼撞击池壁的声音。
--邓树飞技术员:它不会转弯,受到惊吓就直接会冲出去,而且它的时速是非常快的,这种鱼比较脆弱,它的鳞片本身也很脆弱,所以说你看到它掉了一两片鳞片的话,后面的鳞片它会紧接着脱落的。
--

--丰万宝:他就跟我说,鲥鱼对红颜色很敏感的,见到这个颜色它就会加速运转,一加速运转,这个鱼和鱼之间就躁动起来,就会撞壁,自己擦伤自己。
--从这一天开始,丰万宝深深体会到鲥鱼比他当初想象的还要金贵难养。随着工厂里鲥鱼的一天天长大,他的压力也一天比一天大。
--丰万宝:就这么一点小事情,就是朋友去看一下,都能出问题,肯定后面还有我们很意想不到的,或者随时随地出现的什么事情。确实是心里一直很担心。
--丰万宝越是担心,事情反而越容易发生。

--技术员:当时感觉就像黑夜一样,突然一道闪电,就是非常响亮的那种雷电,然后我们厂里面的灯立刻就灭掉了。
--丰万宝:我首先第一个问题,我说现在鱼是什么反应?
--十分钟后,丰万宝就赶到厂里,尽管鱼池内的氧气已经供上,但走进车间的丰万宝,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丰万宝:全部池子里的鱼都跳起来了,有的还跳出来。
--当时车间鱼池内的氧气已经及时供上,所以短暂的缺氧并不足以引起鲥鱼如此激烈的反应,鲥鱼主要是被闪电和雷声吓到了,丰万宝顿时感到两眼发黑。
--丰万宝:我这个鱼死一条肯定很心疼的,你像别人的那种四大家鱼,死几百斤,我几条鱼就行了,这个价值就跟它相等了。
--这时丰万宝的鲥鱼已经养了快一年,没几天就可以上市销售了。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问题,他无法想象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打击。于是,他赶紧给刘教授打电话,可这时,他却发现,教授的电话打不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