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生态种养 » 生态致富 » 正文

一个流言 带来三百万的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17  来源:CCTV7《致富经》  浏览次数:501

    每天早晨村里的近百条渔船就一起出发,看这会浩浩荡荡的阵势,他们要到附近的河里捞的东西也一定个头不小。--
    这些人满载而归,而进行交易的人,也早早的等在岸边了,装车、交易、结算,这一袋一袋的究竟是什么呢?……--
    记者:“你买的这一袋一袋的是什么呀?”--
    汉沽养虾户 徐向利:“鱼虫。”--
    那么大阵势,捞上来的却是没有芝麻粒大的鱼虫,更让人惊奇的是,一小时的捕捞量,不但要用袋装、还要用车载。鱼虫是北里自沽村的村民养殖的吗?他们又是如何干上这个赚钱的营生的呢?这还得从那年春天的一场流言说起。--
    鱼虫,学名水蚤,是轮虫类淡水浮游生物的统称。在水生植物繁茂的小型水域,如池塘、水坑、河、湖等处极为常见,一般为野生。北里自沽村毗邻潮白河,河里的鱼虫自古就有,但从来没人拿它派什么用场。一年春天,村民王文连和几个村民,在河边遇到了来邻村村推销鱼骨粉的董子军,董子军听说河里有鱼虫,就让他们去捞鱼虫、晒干后以1.5角每斤的价格回收,并承诺有多少要多少,当时王文连并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
    鱼虫捕捞户 王文连:“有一个饲料厂的听说我们这有鱼虫,就让我们给捞。”--
    记者:“别人相信这个鱼虫能卖钱吗?”--
    鱼虫捕捞户 王文连:“开始不信。”--
    记者:“然后你就信吗?”--
    鱼虫捕捞户 王文连:“我也不信。”--
    但想到有钱可赚,王文连还是决定试试。但妻子怕他白费工夫,怎么也不同意。--
    徐福英:“吵架,刚开始也跟他吵架,怕不行呀。”--
    虽然不相信,但捞鱼虫不需要投本,王文连背着妻子准备试一试。--
    鱼虫捕捞户 王文连:“后来以后捞了就给他,就卖给他,到时候他给钱。”--
    记者:“他给吗?”--
    鱼虫捕捞户 王文连:“给。”--
    记者:“一直都给钱?”--
    鱼虫捕捞户 王文连:“一直给钱。”--
    董子军到底买鱼虫干什么?董子军不是本地人,记者采访时他不在当地,只能打电话解了当时的情况。--
    某饲料厂 董子君:“我最初到他们那边推销鱼骨粉,看见这个鱼虫效果也不错。”--
    鱼虫的蛋白含量约为60%,而鱼骨粉只有百分之三、四十,并且鱼骨粉要用鱼骨为原料,造价也较高,所以鱼虫是更好的饲料原料,但问到哪些企业在用,如何使用,董子军说是涉及商业机密,不便回答。--
    记者:“拉完了之后给饲料厂送去?”--
    饲料厂 董子君:“对,对,对。”--
    记者:“您都给什么饲料厂送呀?”--
    饲料厂 董子君:“饲料厂人家不让说,一般的都是京津塘地区。”--
    但别人怎么用,并不影响王文连赚钱,渐渐他开始以捕鱼虫为业了。--
    鱼虫捕捞户 王文连:“后来以后看这个还行。”--
    徐福英:“搞得挺好,也搞起来了,反正是挣钱回来就行呗。”--
    王文连的行动,不久就引起了邻居张守民的注意,当他发现了王文连挣钱的秘密后,也开始早早出门。--
    鱼虫捕捞户 张守民:“我看见他在捞鱼虫子,我后来发现他们拉鱼虫子相当挣钱。”--
    记者:“怎么个挣钱法?”--
    鱼虫捕捞户 张守民:“一天一百多块钱。”--
    原来他也开始偷偷捞鱼虫,同样卖给董子军。--
    鱼虫捕捞户 张守民:“所以我买了一条船,一直捞到现在。”--
    曾经无人问津的小鱼虫,一下子成了赚钱的门路,一传十,十传百,捞鱼虫能赚钱的事情被无限地放大了,简直成了北里沽村一个一本万利、甚至是暴利的神话。--
    鱼虫捕捞户 赵春永:“一开始干的时候大家都琢磨着特别挣钱。”--
    记者:“大家觉着特别挣钱?”--
    鱼虫捕捞户 赵春永:“捞这个、捕捞这个琢磨着挺好。”--
    在这个财富神话的激励下,村民们纷纷架着小船一窝蜂地捕起鱼虫来,反正不用投资,不用技术,赵春永就是那候加入到这支队伍的,到今天,还摸索出了捕捞的规律。--
    鱼虫捕捞户 赵春永:“像这种步骤最细节了,他看这上挂几个这一天可以打几个,这属于找虫。第二个步骤,找虫以后下网,下网启动它就正常工作,半路上涮一回网,最后到点的时候把虫子往上一起,使小船载上去,给人家灌上袋,这就是这套步骤。”--
    捞鱼虫致富的神话从天津传到河北、从河北又传到山东,潮白河边悄然出现了许多小窝棚,记者采访了一位窝棚的主人。--
    记者:“你老家哪?”--
    外地鱼虫捕捞户 刘福贵:“山东。”--
    记者:“以前在山东干什么?”--
    外地鱼虫捕捞户 刘福贵:“逮鱼。”--
    记者:“以前逮鱼。”--
    外地鱼虫捕捞户 刘福贵:“对。”--
    记者:“现在到这来干什么呀?”--
    外地鱼虫捕捞户 刘福贵:“来捞鱼虫。”--
    记者:“你怎么知道这有捞鱼虫的?”--
    外地鱼虫捕捞户 刘福贵:“通过朋友。”--
    记者:“这一共有多少家外地的?”--
    外地鱼虫捕捞户 刘福贵:“有十四、五家吧。”--
    就在大家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夏天到了,饲料厂的人突然不来了,大家捞上来的鱼虫开始腐烂变臭。原来饲料厂要的是干虫,夏天鱼虫却怎么也晒不干。--
    记者:“为什么夏天不能晒干虫?”--
    北里自沽村支部书记 李振国:“夏天可以晒是可以晒,就是有时到雨季晒不好就糟了的。”--
    鱼虫捕捞户 赵春永:“现在一个是天也晒不了,一个是这季节的虫子跟春天的虫子也不一样,这季节的虫子它跟咱们的浆饭似的,它永远干不了,它特别稀。”--
    鱼虫卖不出去了,曾经的那个关于鱼虫的神话也一下子破灭了,就在大家准备散伙的时候,从天津汉沽来了一个神秘的电话,要购买当地的鲜鱼虫。记者采访的时候正是鲜鱼虫热卖的时节,在鱼虫交易现场见到了购买鱼虫的人,他们要鲜鱼虫也是做饲料吗。--
    记者:“买鱼虫干什么?”--
    汉沽养虾户 徐向利:“喂虾”--
    记者:“这个怎么卖呀?”--
    汉沽养虾户 徐向利:“二十多元。”--
    记者:“二十元多一袋?”--
    汉沽养虾户 徐向利:“一袋。”--
    记者:“能卖几车呀?”--
    鱼虫贩 陈福生:“几车呀,基本上七、八十车,差不多七、八十车都不见得够。”--
    原来,汉沽有很多养虾户用鱼虫喂虾,捞鱼虫致富的神话让他们知道本市北里自沽村就盛产鱼虫,就主动过来买。--
    记者:“跟其它的饲料比起来他有什么优点?”--
    汉沽养虾户 徐向利:“比别的饲料长得快。”--
    鱼虫捕捞户 赵春月:“这个比料好,这个比料蛋白高。”--
    鱼虫捕捞户 张守权:“普通的饲料喂虾米的那个就贵了,喂虾米的那个好几块钱一斤呢,那一袋得好几百块钱。”--
    鱼虫的繁殖周期很短,但一般在五天左右,所以四季都可以捕捞。了解了鱼虫的市场规律,北里自沽村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针对不同的用户了。--
    记者:“捞这个鱼虫子是这一年都可以捞吗?”--
    鱼虫捕捞户 赵春永:“一年全可以。”--
    鱼虫捕捞户 张守权:“饲料厂的是开春,开春他收来。等这一到夏天了,就该是喂虾的收了。”--
    鱼虫捕捞户 赵春永:“冬天是冻上冰以后把冰砸开了,砸开了把船放在冰上,慢慢地也可以捞。”--
    现在,北里自沽村有百余户以捕捞鱼虫为业,每户每年收入两至三万,光这小小的鱼虫一年就给村里带来三百多万的收益。来源:CCTV.com--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