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德英:赶到海边来,让它呼吸新鲜的空气,还有海边有鱼、海菜、海蛎壳让它吃一下。
--这个人叫杨德英,他在离海边的养殖场里人工驯养了上千头杂交野猪,2008年底,他花了几十万元承包下这片海滩,每天下午喂野猪之前,他都要把十几头野猪赶到海边来运动。
--杨德英:赶紧一点,太慢了不行,快一点,快一点。让它跑,那边那个海菜很多,让它过来吃海菜了。
--杨德英过去靠培育鱼苗赚钱,2005年开始养野猪,但直到去年才把野猪赶到海边来,目的是增加野猪的运动量,减少它的脂肪。但为什么他要等到三年之后才这么做?当初又是怎么想到去养野猪?这些都离不开他的野猪计划。
--1996年,学了7年水产育苗技术的杨德英回到家乡福建省漳浦县的佛昙镇,创办了一个水产育苗场,专门人工繁育真鲷、石斑鱼等名贵鱼的鱼苗。当时全国范围内能够人工育苗的人寥寥无几,鱼苗非常抢手,育苗厂几乎成了杨德英的摇钱树。
--杨德英:最新的品种研究出来,其他的厂都没有,只有我们有,供不应求。
--杨建胡育苗厂技术员:以前做的人少,那鱼卵鱼苗价格很好,以前一公斤红谷鱼卵就值到3万多元了。

--杨德英:我看到那个盒装的1.5斤在超市里就卖45元,那个价格很好。
--杨德英在超市里看到的就是人工养殖的野猪肉。经过了解,他发现野猪肉基本上已经被市场接受了,价格也稳定在每公斤40到50元。一个野猪计划在杨德英的头脑中逐渐形成。
--杨德英:当时我就这样想,既然野猪肉销得这么好,我们闽南这边都没有人搞这种东西,我就想到这种思路过来,如果当时开始做了,我是第一家,其他人都没有。
--按照杨德英的计划,做闽南地区养野猪的第一人,过不了几年,他

--杨德英:这头输了躲在旁边,你看它全部都是血,你看。再来,不认输,这头赢了。前天这个眼睛给这头打出来,眼睛打出来还没好,今天再打。
--记者:你天天都要放它们出来打斗?
--杨德英:公猪每天都放一次给它打斗。
--记者:为什么要这么做?
--杨德英:增强它的抵抗力,还有以后配种繁殖后代,那个种比较有野性。

--杨德英:我们所有做种猪的全部挑起来,两天运动一次,以后小猪长大了也不会生病,因为有运动。
--不管是公猪打斗,还是小猪运动,这些手段都只是为了保证杂交野猪的纯度,野猪的纯度越高,价钱就越高。但是杨德英养的野猪,压根就没打算卖。
--杨德英:我们有网箱养殖、育苗厂还有虾池,就是这边回收来养猪。
--虽然养了野猪,杨德英并没有完全放弃水产养殖。用水产上赚的钱维持野猪养殖,也是他野猪计划的一部分。但是养出来的野猪不拿去卖钱,难道仅仅是为了看公猪打架、小猪跑步吗?到底还有什么计划等着他去实施?
--

--杨文通野猪养殖户:2008年到8月份,我就养大了,心里就急。他们以前就跟我订,但是到了6月份我就非常急了。
--杨德英:他来上门来找我,当时他害怕,我说你不要害怕,我全部有我的打算,你放心。
--话虽这么说,杨文通还是很害怕,野猪卖给谁,他是一点也不知道,只能相信杨德英了。而杨德英即使自己早有打算,当时他却比杨文通还要害怕。
--杨德英:想不到去年经济危机来了,到去年下半年开始就经济大下滑,我们养的鱼很多都是卖不出去。

--杨德英:工资能拖几天就几天,有时候我们很便宜的杂料,也是没有钱给人家买,给他欠着。
--2008年9月,事情突然有了转机,一个客户要以2000元一头的价格买200头野猪仔,这笔生意一成交,杨德英的困境就可以大大缓解。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居然不卖。
--杨德英:我老婆就是跟我说,你要卖,不卖你现在经济这么紧张,你为什么不卖呢?我就是不能卖,情愿自己吃两餐也不能卖这个种猪。
--

--2008年12月1号,潜伏了三年的杨德英终于出手了,他在漳浦县城的繁华地段开了一家野猪肉专卖店,而且又使出了一招别人想不到的招数——低价入市。
--杨德英:其它的野猪肉价格都很高,一斤一般都卖到20元以上,比如说厦门那边就是卖到25元一斤。
--记者:你为什么卖这么低?
--杨德英:我们现在就是让广大客户都买得起,我们现在刚开始,专卖店开始起步。
--当时,漳浦县城的家猪肉一斤要卖到9块钱左右,而杨德英的野猪肉定价12块钱一斤,只比家猪肉略微高一点。所以每天不到中午,野猪肉就全部卖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