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作物网 » 水稻 » 水稻栽培 » 正文

湖南粮食生产双季稻高效种植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26  浏览次数:163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一直致力于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2024年,湖南农业再次迎来新的突破,主推双季稻高效种植技术,为粮食生产注入新动力。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稻米的产量和质量,还为农民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了湖南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号召,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精心遴选了15项农业主推技术,旨在提升粮油等主要作物的单产水平。同时,要求各市州、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同步发布本地区的年度农业主推技术,并借助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研教学单位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力量,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主体的引领作用,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及培训工作。这些措施旨在引导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选用良种良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业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湖南农业主推技术概览
    为深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精心整理并发布了农业主推技术。这些技术覆盖了粮油、蔬菜、水果等多个领域,旨在帮助农民提升种植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通过这些技术的推广,我们期望能够引导农民科学选用良种良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湖南农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迈进。
 
    ——粮食生产双季稻丰产增效技术
    技术要点
 
    整田技术
 
    培地扩容。在秋冬季节,种植绿肥如紫云英、肥用油菜和萝卜等,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同时,秸秆全量还田,将秸秆粉碎至5cm左右,并留桩至10-15cm,以增加土壤肥力。适量施用生石灰,针对南方土壤的酸性特点,每亩稻田可施70-100公斤。此外,合理施用有机肥,如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
 
    激光平田。利用激光平地仪进行水平校准和扫描,确保田地平整,为双季稻栽培创造良好条件。整田标准包括不漏水、田面平整、精耕细耙等,以提升耕地质量。
 
    选种技术
 
    根据早稻的生育期和收获期,选择适合的晚稻品种,确保晚稻能安全齐穗。可采用的品种搭配模式包括早籼(中熟)+晚籼(中熟)、早籼(迟熟)+晚籼(早熟)以及早籼(早熟)+晚籼(迟熟)等。
 
    在中轻度镉污染地区,推广应用低镉水稻品种如臻两优8612,以提高水稻种植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栽培技术(此部分未给出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描述或略去)
    机械密植。采用机插机抛的方式移栽,增加用种量和基本苗数,遵循“靠插不靠发”的原则,适当密植,以实现“增苗减氮”的目标。对于早稻常规稻,亩用种量为5-6公斤,杂交稻则为5公斤;晚稻常规稻亩用种量约5公斤,杂交稻为0公斤。每亩杂交稻应保证8~2万蔸,基本苗6~8万;常规稻则为0~3万蔸,基本苗10万左右。
 
    变量施肥。氮肥的施用比例为基肥∶蘖肥∶穗肥=6∶2∶2,钾肥为5∶3∶2,磷肥全部作为基肥。在翻耕时,结合施用5%以上的有机肥150公斤或菜饼肥100公斤/亩,以及40%复合肥35公斤和20公斤钙镁磷肥。对于缺锌土壤,每亩需基施锌肥1公斤。在主穗幼穗分化3期前,早稻可在抽穗前25天左右亩施尿素5公斤和氯化钾3公斤,以促进低位分蘖的发生。
 
    此外,在技术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地力好、底肥足、分蘖多的田块可不施分蘖肥;其次,早晨叶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且叶色淡的田块应施分蘖肥;再次,阴雨天不宜施分蘖肥,晴天则应抢施;另外,如抽穗期叶片颜色淡绿,可酌情施用粒肥;最后,当抛栽蔸数达到2万蔸以上时,应减少氮肥用量10-20%,并适量增加磷钾肥用量。同时,在镉污染中低风险利用区,自水稻晒田复水起应保持田间淹水7-10厘米直至收获前7-10天断水,以水控镉。
 
    植保技术
 
    一是生防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连片种植,统一进行双季稻种植布局,以消除插花田和桥梁田的现象。
    二是翻耕灌深水灭蛹。为了充分利用二化螟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性,需要在越冬代螟虫化蛹期(通常在3月底至4月上中旬,具体时期需根据本地二化螟发育进度来确定)进行深耕晒垡,并灌入7-10厘米深的清水,持续浸没稻桩7天以上。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二化螟的虫源基数。对于提前翻耕的稻田,为防止未化蛹的幼虫逃逸,旋耕时需尽量将稻田犁碎整平,再灌入深水进行浸没处理。
 
    三是一筒双芯诱捕技术。通过结合食诱和性信息素诱杀的原理,将性诱剂和食诱剂根据不同的安放时间置于同一诱捕器中,从而减少诱捕器的使用量和人工安插工作量。在成虫羽化初期,应全面布置二化螟诱捕器,并按照外密内疏的布局方法,连片放置性诱剂以诱杀害虫。每亩可放置一个诱捕器,外围区域稍密,中心区域稍疏。诱芯应置于水稻顶端1米处(水稻穗期)或离地面30-50厘米处(水稻分蘖期),并尽量选用持效期较长的诱芯。
 
    四是灯诱技术。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在田间优先选用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采用棋盘式布局,每20-30亩布置一盏灯,以诱杀二化螟、稻螟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趋光害虫。杀虫灯安装时底端离地高度应为5米左右,灯距约为180米。需定期清扫虫袋以保持诱杀效果。
 
    五是生态调控技术。在田埂上合理种植大豆、芝麻、波斯菊等显花植物,以增加田间天敌数量,从而充分发挥田间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控害作用。
 
    此外,还有梯级控害措施可以进一步强化植保效果。
    一是种子消毒技术。推荐使用咪鲜胺或氰烯菌酯进行浸种消毒,具体操作是:用25%咪鲜胺乳油2000-3000倍液浸种12小时后直接催芽,或用25%氰烯菌酯乳油2000-4000倍液浸种10-12小时后催芽播种。特别提醒,对于恶苗病发生严重的区域,建议选用氰烯菌酯浸种。另外,强氯精也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可用其300-500倍液浸种消毒6-8小时,浸泡后需用清水反复洗净再催芽。
 
    二是带药移栽技术。在秧苗移栽前2天左右,建议使用三环唑、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进行喷雾处理,这可以有效预防大田前期螟虫、稻蓟马、稻飞虱、稻杆潜蝇等害虫。
 
    三是轻防技术。在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时,应优先选用获得等级的生物制剂进行防治。特别要关注4代螟虫,3代稻纵卷叶螟和4代稻飞虱的防治,以控制害虫基数。在病虫发生初期和轻发生时使用生物农药,可以减轻后期防治压力。对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制剂;对于稻飞虱,同样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进行防治。
 
    四是应急防控。当病虫害发生程度较重时,应尽量根据当地病虫情报选择环境友好型农药,并借助植保无人机等新型植保机械进行防治,同时依托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此外,南方双季稻区在推广和应用这些技术时,还需注意提升水稻生产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加大有序机抛钵苗育秧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力度,并促进粮食生产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发展。同时,经营主体对新理念、新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