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的低产油茶林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失于管理,荒芜多年,杂草灌木丛生;另一种是长期丢荒,除杂草灌木丛生外,高大乔木入侵,成了混交林。低产油茶林因通风透光不良,林木生长发育恶化,病虫害危害严重,
产量极低,有的甚至全然无收,这正是大面积单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造对策:
1、清除杂草、灌木及高大乔木,使油茶从被压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改善林内通透条件,并除去与油茶竞争水肥的劲敌。
2、对疏密度不匀的油茶林分,本着留优去劣的原则,对过密的植株予以间伐,林中空地则予以补植,以达到进一步改造林相的目的。
3、冬挖夏铲,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为油茶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地下环境。冬挖夏铲必须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否则水土冲刷起反作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
4、油茶垦复季节有冬夏之分,垦复深浅也要求不一,冬季垦复应该进行深挖,一般15~20厘米。但深挖不宜年年进行,一般3年挖一次,年中耕一次较好。夏季垦复是为了即时除草,防止土壤干旱,增加透气和蓄水能力。因此,应进行浅耕,一般深度不超过10厘米。油茶垦复一般树冠内浅,树冠外深;幼树浅,大树深;熟地浅,荒地深;陡坡浅,平坡深。油茶垦复可要取全垦、带垦、穴垦,但不论听种垦复都应注意水土保持。
5、施肥。油菜栽植区多为红、黄壤、黄棕壤等,土壤肥力不高。根据油茶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对肥分的要求,春季在抽梢发叶前应施以速效氮肥为主,磷钾肥为次,以保证春梢和幼果的健壮生长发育;夏季在春梢停止生长后,应多施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果实增长及9月以后的油脂转化;冬季采果后,应施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如厩肥、堆肥、饼肥等,以恢复树垫并为明年春抽枝发叶作好物质准备。施肥方法有条状沟施、环状沟施及叶面喷施等方法。
6月份叶面喷施1~2%的过磷酸钙水溶液,不但肥料用量少,而且对减少落果、增加种子千粒重、提高种仁含油率效果十分明确。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龄大小、树势强弱、果实量大小而酌定。垦复后,一般每株要先剪下部,后中、上部;先剪冠内、后冠外。修剪强度 般阳坡轻剪、阴坡多剪;立地条件好的轻剪,差的重剪;冠下重剪,冠上轻剪或不剪;幼树轻剪,老树重剪;树势旺的轻剪,弱的重剪;稀林轻剪,密林重剪。修剪后要及时抹除萌芽,剪下的枝条要清除到林外。
6、换种。利用油茶苗期稍能耐荫的生物性特点,对低产劣株采用林下造林进行换种改造。
7、高枝换冠。利用老化、劣质、高枝油茶作粘木,嫁接油茶优良品种。
8、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油茶炭疽病、软腐病等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