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林果网 » 梨.刺梨 » 梨.刺梨栽培 » 正文

莱阳梨亟需恢复原汁原味 .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12  浏览次数:167
核心提示:莱阳梨,又名在梨。在山东莱阳市照旺庄镇芦儿港周围栽培最为集中,栽培历史近400年。毗邻的栖霞、海阳也有较大面积的发展。省外引进栽培也较多。 莱阳梨,因掐萼后果实顶部膨大而呈短瓢形,且果皮黄绿色,果点大而明显,果面常有点片状褐色锈斑,故而,外表不甚美观。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由于植物生长发育会受气候与地域的影响,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谨慎采用本资讯。

  莱阳梨,又名在梨。在山东莱阳市照旺庄镇芦儿港周围栽培最为集中,栽培历史近400年。毗邻的栖霞、海阳也有较大面积的发展。省外引进栽培也较多。

  莱阳梨,因掐萼后果实顶部膨大而呈短瓢形,且果皮黄绿色,果点大而明显,果面常有点片状褐色锈斑,故而,外表不甚美观。但该品种果实香味浓郁,果肉细嫩、脆而多汁、味浓甜、石细胞少。以极上的品质,誉满神州、驰名中外,这是莱阳梨久盛不衰的关键所在。在原中国梨所有品种中,莱阳梨以优良的品质压倒一切,属佼佼者。即使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诸多品种,与原汁原味的莱阳梨也无可比拟。

  然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莱阳梨的品质每下愈况。现在的莱阳梨,皮厚肉粗果核大,不香不甜啃不动,果皮、果肉呈木栓化,令消费者大失所望。土地、梨树、品种均未变,结出的莱阳梨,其品质为何如此低劣呢?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多次深入莱阳、栖霞老梨区考察。在考察中得知,莱阳梨的品质下降,完全归咎于施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多数梨园走进了化肥当家的误区,多数果农偏爱尿素、碳酸氢铵等氮素肥料,七、八月份大量施用氮肥,已成果农的习惯定势。多数果农认为:“施高氮肥才能结大梨,不管好吃不好吃,产量高就能多卖钱”。这与科学施肥才能高产优质,好吃才能好卖,品质优良才能多卖钱的道理是背道而驰的。这说明果农已走进化肥当家、偏爱氮肥的误区不能自拔。

  近三十年来,化肥当家,偏爱氮肥的结果:一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严重匮乏,造成土壤板结,通气不良,失去了微生物生存和二氧化碳释放的环境条件,这是对土壤肥力的破坏。二是氮肥过多,枝条持续徒长,造成长枝多、细、长,营养积累少,既影响梨果的膨大,也影响梨的品质和花芽的质量。原本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的莱阳梨,转变为以长枝的腋花芽结果为主。三是元素单一,中、微量元素濒临枯竭,既影响莱阳梨的品质,也出现多种生理病害。铁头病,果皮、果肉呈木栓化,即是严重缺硼所致。硼的功能是促进糖的运输,严重缺硼,糖分的运输停滞,果实的新生组织因缺糖而坏死,导致果肉木栓化,从而失去莱阳梨的原汁原味。

  回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莱阳梨主要依赖于有限的农家肥料。农家肥料,有机质含有丰富、氮、磷、钾元素且比例平衡,中、微量元素全面。长期施用农家肥,培肥地力,壮根健树,长枝少而短粗,短果枝多而壮,高产而稳产。莱阳、栖霞的老梨区,亩产超5000公斤的梨园颇多,栖霞市小观村630亩梨园,平均亩产4000公斤以上,其中30亩丰产园,平均亩产10925公斤。在品质上,莱阳梨香味浓郁,脆甜多汁,以优良的品质誉满神州,驰名中外。这是我们应该认真回顾、总结、借鉴的经验。

  恢复莱阳梨的原汁原味是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企盼,也是梨区广大果农创优质品牌,增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呼吁梨区广大果农,要更新施肥观念,转变施肥意识,走出化肥当家的误区。充分挖掘和利用人粪尿、畜粪、禽粪、秸秆、杂草、落叶等发酵腐熟的农家肥料;大力推广施用优质有机肥;结合秋施基肥,亩施硼砂2-3公斤;在发芽后、谢花后、套袋前及七、八月份,喷布5-6次高钙、高硼叶面肥。坚持二、三年后,真正恢复莱阳梨的原汁原味,重振莱阳梨的名牌声誉。(鲍明生本报特邀果树专家专家简介:鲍明生,山东济南林业局研究员,主攻果树栽培管理,常年在各地给农民指导生产,深受农民欢迎。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