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包这么多山,养10只鸡,哪里挣得到钱。
--村民:那么多人,养十只鸡,一下子能致富,一年两年,可以致富吗?
--村民:有的人说他的鸡是留着生金蛋的。
--刘凤秋:你这个人发不了财,比他还差,他舒服平衡,这种人也有不是没有。
--包5000亩山地,请十几个工人,却只养十只鸡,平均500亩地养一只鸡,刘凤秋这样养鸡能挣钱吗?别人越是怀疑,刘凤秋越是守口如瓶,或者嘻嘻哈哈敷衍一番,谁也不知道刘凤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虽然刘凤秋在外面挣了不少钱,但再多钱恐怕也经不起这种折腾,过不了多久,大家送给了刘凤秋一个外号——癫子。
--刘凤秋:人家叫我一个别名,人家叫我癫子,不好意思讲癫子。
--村民:叫他汉生癫子。
--工人:我们那个癫子癫子,就这样,有点发懵的意思。
--

--从衡东县县城到刘凤秋的老家月山村,需要绕过一道山,汽车开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在月山村,80%的以上的人常年在外打工,刘凤秋就是其中的一个,刘凤秋在广东惠州干了10几年包工头,在村民眼里是个有钱人,为什么要做出包5000亩山地,养10只鸡这种离奇的事情呢?但是刘凤秋却告诉记者,包下5000亩山地,就是为了养鸡。
--刘凤秋:五千来亩,五千亩左右。
--记者:从哪到哪?
--刘凤秋:界限就是从山上的那个石头前面一百米,再延伸过来,横线到三个峰中间的一个峰,从那个上面下来以后,就到住户家房子后面的五十米。

--刘凤秋:鸡冠要特别长,特别厚,底下的要特别反光,第二,鸡脚要很健壮很长,它这个脚要比土鸡的脚,土鸡的脚要短这么多。
--看来刘凤秋的十只鸡只是稍微好一点的土鸡而已。既然不是什么特别的鸡,刘凤秋为什么要包5000亩山地,请十几个工人,只养10只鸡呢,平均500亩地养一只鸡,这怎么挣钱呢?要知道5000亩地每年需要近万元的租金,十几个工人每月需要近两万元工钱,这些哪是养十只鸡所能解决的,即使一只鸡卖到了一万元,刘凤秋也要亏本,他这种离奇的做法招到很多人耻笑。
--老工人:人还比鸡多啊,这怎么搞呢,地又那么大。
--村民:有人说有钱没地方花,出了这样的败家子,有钱不知道怎么搞。
--

--然而令人们想不到的是,刘凤秋很快又有了一些更疯狂的举动。别人用饲料养鸡,他却从外面买进了稻谷,先在厨房用草药熬汤,然后把稻谷加进去,等稻谷煮熟了再喂鸡。令工人感到别扭的是,鸡和人竟然共用一个灶台。
--工人:这边是鸡吃的,这边是人吃的,可以在一起搞了,不小心这个人吃的跑到鸡吃的去无所谓,鸡吃的跑到人吃的里面来了,这个鸡可以说是和人同吃同住。
--刘凤秋:还是热的,你看看。
--记者:锅里煮过了是吧,熟了吗?
--刘凤秋:熟了,可以吃。
--刘凤秋:人能吃,鸡更能吃,很好吃的,很香。
--看到刘凤秋自己都把鸡食往嘴里放,工人们也无话可说了。除此之外,刘凤秋还常常带着一帮工人往山上跑,在山上种了几百亩给鸡熬汤的草药和供鸡乘凉的树木。
--同时,刘凤秋又让工人在地里养蚯蚓,种蔬菜,他要给他的鸡喂蚯蚓和蔬菜以增加营养。当他听说给鸡吃蝇蛆能补充蛋白质时,刘凤秋又马上从外地引进了苍蝇。那十只鸡俨然成了刘凤秋的心肝宝贝。

--刘凤秋:如果说工资怕付不起钱,那么你可以把我的房子卖掉,把我的东西卖掉,我都可以。
--为了养那十只鸡,刘凤秋竟然愿意卖掉自己的房子,于是刘凤秋就得到了一个外号,癫子。
--刘凤秋:我认为不是我癫,是他们太封闭,看不到世界。
--刘凤秋18岁就离开了这个山沟沟到外面闯荡,难道刘凤秋在外面得到了什么独特的致富秘诀,所以才跑回老家。可是有一个人终于对刘凤秋的荒唐举动忍无可忍,他决定出手治治这个癫子。那个人就是刘凤秋的二哥,兄弟里面,刘凤秋是最有出息的一个,没想到却干起了包5000亩山地,请十几个工人养十只土鸡的荒唐事,这样下去迟早会把积蓄败光,为了阻止刘凤秋的荒唐做法,刘凤秋的二哥先到鸡场阻挠工人干活,接着把鸡场的水源断掉,兄弟俩大打出手,并从此断绝往来。
--工人:他哥哥就拿了一把柴刀,他就拿了一把椅子,两个人就这样打起来了打到派出所到这里还调解了。
--

--刘凤秋的二哥不小心出手太重,把刘凤秋打伤了,但刘凤秋依旧我行我素,继续用5000亩地养他的十只土鸡,刘凤秋的二哥一气之下和刘凤秋断了来往,到深圳打工去了。为什么刘凤秋甘愿和兄弟翻脸,也要把10只鸡伺候好,为什么5000亩地,十几个工人却只养十只鸡?难道刘凤秋包地养鸡只是幌子,他在这里养鸡另有目的?
--刘凤秋今年43岁,18岁的时候就到广东省惠州市打工,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刘凤秋有了几百万家产,并在惠州市扎下了根。刘凤秋做的是建筑行业,和养鸡一点关系也没有,为什么刘凤秋突然要回老家包五千亩地,养十只鸡呢?这得从刘凤秋一次买鸡的经历说起。
--2004年,刘凤秋的儿子病了,刘凤秋想买只真正没有吃饲料的鸡给儿子补身体,可是跑了几个市场也没买到。这让刘凤秋觉得不可思议,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这是个商机,如果按照农村的养殖方式,养出一种完全不吃饲料的土鸡,在市场上肯定是独一无二的。

--刘凤秋从来没有养过鸡,如果养饲料鸡,肯定比不过别人,饲料鸡的竞争对手太多了,要是养一些特别的土鸡,说不定他还能弄点动静出来。
--2005年,刘凤秋回家承包了5000亩山地,从十只种鸡开始实验,自繁自养。按照他的计划,他的鸡完全不吃饲料,连上几代的种鸡也不能吃饲料,最大限度的去除饲料残余。但刘凤秋的计划很快就遭遇打击,他的种鸡虽然养的很好,但是孵出来的小鸡苗却总是莫名其妙地死亡或者长不大。
--刘凤秋:都是养不大,会死,要么就是头晕,要么就是小个的,很快就鸡死掉。
--

--刘凤秋:我们也观察过,这个母鸡啄一点小青叶子,它就会放在这里,叫小鸡来吃。
--畜牧师:鸡孵出来以后,既没有母鸡带,也没有人工配合饲料供给它的话,它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摆在刘凤秋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给小鸡找母亲,或者喂精饲料。刘凤秋为了尽快扩大规模,用的是电动孵化机,因此给小鸡找母亲是不可能的事情。难道只有给小鸡喂精饲料这条路吗?如果这样做,将违背自己养鸡的初衷。
--无奈中,刘凤秋想起了以前喂养孩子的情况,一下子找到了灵感。
--刘凤秋:你像我小孩生下来就没有奶水,没有奶水的话,我老婆她妈就用骨头煮青菜煲粥给他喝,那么人可以养大,这个鸡也可以养大。
--当初刘凤秋也是用这样的骨头粥喂孩子的。这里面有猪骨头,菜叶和大米,刘凤秋认为这种粥对小孩子有用,对小鸡也应该有用。

--场长:我们夏天熬稀饭,最多放点绿豆,放点糖,他这个加骨头加青菜了,就差点没加糖了。
--刘凤秋像对待小孩一样对待小鸡,他用这种小时候喂孩子的粥连续喂养小鸡半个月,从那以后,他的小鸡果然再也没有出现营养不良死掉的情况,规模迅速扩大。
--刘凤秋:第二代就有七十几只,把第一批杀掉以后,下一代还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饲养方法,一代一代滚动式的。
--到2006年年底刘凤秋的十只鸡已经增加到了1000多只,不久,他又玩出了新花样,在得知鸡最喜欢吃白蚁以后,刘凤秋竟然开辟出了一块半亩地大小的场地养白蚁。
--白蚁是一种害虫,能危害农作物,树木和房屋建筑等,很多书本只有灭白蚁的知识,没有养白蚁的知识。为了能让鸡吃到它最爱吃的白蚁,刘凤秋决定自己摸索养白蚁。
--记者:白蚁就在里面?
--刘凤秋:它里面就像防空洞一样的,整个是防空洞一样的,全部是,这个兵蚁。
--记者:你们这个白蚁从哪找来的?
--刘凤秋:山上野生的抓过来养的,抓一窝两窝进来,放在地里面,土盖好,铺牛粪,完了以后下味精白糖。
--记者:那这个木头有啥用?
--刘凤秋:白蚁就是存活在木头里面,吃这些。
--在这片半亩地大小的场地里,只要温度高于零上八度,10天就能生产出7斤白蚁。白蚁是一种害虫,为了防止白蚁逃出去,刘凤秋做足了防护措施。
--刘凤秋:我们这个里面就是用纱窗,最密的纱窗,塑料的,埋好了,就等于它钻不下去。
--记者:那周围的纱窗是不是也是这种作用?
--刘凤秋:对啊,周围的全部围起来,整个四周围围起来。

--可是村民们都在帮他算账,他这么养鸡,到底一只鸡卖多少钱才够本呢?刘凤秋却宣称他的鸡要卖168元一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凤秋一只鸡也没卖出去,鸡场成了一个只出不进的无底洞,为了养出这种特别的鸡,刘凤秋每年投入近百万元,很多人都等着看这场闹剧该如何收场呢?
--这是刘凤秋的鸡场,经过自繁自养,鸡的数量每年都会增加一些,刘凤秋不仅让鸡吃得好,还任凭鸡在5000亩的山地里自由活动,这些按照刘凤秋的理念养出来的鸡,身手非常敏捷,为了证明给记者看,刘凤秋要现场抓一只鸡。
--记者:没事吧?
--刘凤秋:没事。
--记者:不好抓?
--刘凤秋:抓不到。
--结果鸡没抓到,刘凤秋却摔倒了。刘凤秋相信像他这样不吃饲料,从小就吃骨头粥,白蚁,蚯蚓和蝇蛆长大的鸡,在市场上肯定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他却给自己的鸡定价168元一斤,一只鸡算下来400元左右。
--刘凤秋:沿海地区都喜欢这个吉利数字,168一路发,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的成本价已经超过了八九十元一斤。
--记者:如果一百多元的鸡在你这里能卖得动吗?
--男贩子:那卖不出去,我可以说整个在我们这里也卖不出去。
--所有人都把刘凤秋的想法当成笑料,果然不出所料,168元一斤的鸡根本就无人问津,刘凤秋也不愿意降价卖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凤秋费尽脑筋养出来的鸡,一只也卖不出去。

--卖不掉的鸡一部分被刘凤秋留下做种,一部分送给亲朋好友或者让工人当伙食。
--刘凤秋:就是说买鸡的人有一个心理准备,一个理念,他这个鸡只有十多元钱,因为以前我卖过给他,以后你就永远抬不起头,但是朋友之间,你家里需要,你想吃,我送给你,没问题。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09年,那时候刘凤秋已经有了近万只鸡,养鸡4年,刘凤秋投入了近400万元,本来在村民眼里很有钱的一个人,开始急的团团转。不久细心的村民发现,刘凤秋开始大规模地往外面运鸡,168元一斤的鸡,到哪里能卖得出去吗?
--这里是广东省惠州市,刘凤秋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把家也安在了这里。他决定把他那168元一斤的鸡拿到这里试试,难道惠州的市民就能接受168元一斤的鸡吗?
--惠州的鸡贩子:哪有一斤一百多元,你一斤十多块差不多,那是家鸡,果园鸡。
--市民:我怎么想也不会有一斤一百块钱的鸡,那是什么,又不是金子。
--刘凤秋:我们也是了解过,到菜市场买菜的,他来买菜时家庭平时吃的家常菜,你要他买这个高价钱的,他绝对不会买的。
--

--超市的销售人员沈亚:大概占我们这个场的10%-15%左右,原来的人只是想着怎样去填饱肚子,现在大家更多的会注重品质。
--正是看中了高端农产品这个新兴市场,从2009年9月开始,刘凤秋以一万元一个月的租金在惠州的繁华区域开了一家专卖店。专卖店紧挨着一家大商场,到这里来购物的,大部分都是经济实力较好的人,让他们购买168元一斤的鸡,可能性大很多。
--刘凤秋:我就在它这个旁边,他如果是偶尔看到了,他可以了解一下,即使不买,他看一下,下次需要的时候他知道在哪个地方有卖,因为这些人群不会跑到菜市场去。
--记者:多少钱?
--消费者1:400元,
--记者:400元一只鸡不贵吗?
--消费者1:不算贵吧,现在在外面吃顿饭都要几千元,四百元回家全家都能吃。
--消费者2:买一只鸡四五百元,贵也不算很贵,物有所值,这鸡我原来吃过很好吃,口感,包括味道也很不错的。-- 广东人口味清淡,喜欢原汁原味,煲汤和白切鸡是最常见的烹饪方法,他的鸡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现在刘凤秋一天平均能卖出十多只鸡,为了保证鸡的品质,刘凤秋在惠州租了一个果园作为中转站,每隔一段时间就把鸡从湖南拉到惠州。在回顾创业经历的时候,刘凤秋告诉记者,如果当时不采用5000亩地养十只种鸡的另类养法,就没有今天168元一斤的鸡。
--刘凤秋:我现在就是说七十八十一斤的成本,你100不一定养得出,我们今年是第五年了,摸索经验,掌握技术,你一下子来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