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一天收多少鸡?”--
李开达:“一天,平时的话,一般有一万多只鸡。”--
一到晚上9点,李开达就开始了在别人看起来很亏本的买卖。最近几个月,岑溪的活鸡批发价格一路跌至每斤12元,但他仍以每斤13元的价格从养殖户手上收购商品鸡,再以每斤12元批发给经销商,这一进一出,李开达每斤鸡就要亏上1元钱,每天因此贴进去2万多元。--
李开达:“表面上我没钱赚,但是实际上我是赚钱的,赚哪一部分钱呢,我赚我核心部分的钱。”--
李开达所说的核心部分,是指他开办的种鸡场和饲料加工厂。养殖户的鸡苗和饲料都是由他供应,这两部分赚的钱除了填补卖商品鸡的亏空外,一只鸡还能赚3角钱到5角钱。这种明亏暗赚的营销策略,每年卖出了400多万只鸡,产品销售到广东、广西及湖南等地。--
岑溪三黄鸡在广西很有名,市场不错,但长期以来都是当地农民零星散养,没有形成规模,李开达的鸡苗就是供应给他们养殖。--
李开达:“你来看这里,这里没有的,没有凸起就是母鸡了,凸出一点点就是公鸡,你看凸出一点点,一点点,很小,出壳12个小时以后就慢慢萎缩看不到了,我们南方喜欢吃小母鸡,小母鸡比较好销。”--
1997年,李开达想扩大种鸡场的规模,决定自己养殖商品鸡,可他发现光靠自己养殖不仅耗财耗力,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场地。一次下乡,他看到农民在地里干活,心思一下子活了。--
李开达:“农民有土地,有劳动力,然后还不会牵涉资金,我为什么不把他的资源利用给我们企业呢?”--
这时候的李开达已经拥有一个年产30万只鸡苗的种鸡场和一个饲料加工厂,他决定利用自己的种源、技术和市场网络的优势与农民合作,但谈到养殖上千只鸡的规模时,村民们并不是很乐意,理由很简单,就是怕养多了卖不出去。李开达提出,把鸡苗、饲料赊给农户,养殖140天后由他以约定的价格回收。--
李开达:“农民养一只鸡要赚3元左右,农民养一批鸡就是几千只鸡,一万只鸡一年,那一只赚两三块钱就是两三万元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