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这一杯鱼苗是多少尾?
--村民:1000尾左右。
--陈少华:最小的一寸多,客户就来拿了。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当地这个几亿元的大的产业,居然是从一个村民的一次奇遇开始的。
--上世纪90年代,西樵镇上一个叫陈少华的村民,有一天他来到村边的西江打渔,他非常幸运,一网下去捞起了20多条鳜鱼,要知道当时鳜鱼一斤能卖四五十元钱,也就是说这一网少说也值千八百块钱。可是陈少华并没有去卖,而是悄悄的把它们投放到了自家的池塘,他想通过长时间饲料喂养让鳜鱼繁殖,从而赚更多的钱。然而,没想到,这些鳜鱼竟然成了池塘里的一大祸害。
--陈少华:鳜鱼不吃饲料,鳜鱼就是要吃活的。
--不久后,程少华发现,池塘里的鳜鱼数量不但没有增多,本来养着的四大家鱼反倒越来越少,剩下的也很快成为鳜鱼的美餐。陈少华赚钱不成反倒成了村里的大笑料。
--

--渔民:水温高一天可以吃6-8条左右。鳜鱼追着小鱼上来,小鱼就看不到了。
--鳜鱼凶猛但味道却很鲜美,一直都是餐桌上的美食,但由于当时没有人工养殖,江里的鳜鱼也非常稀少,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陈少华虽然吃了亏,但还是经不住市场的诱惑,他悄悄的开始做起了试验。
--陈少华当时养了不少四大家鱼,他暗暗观察鳜鱼的食量,看鳜鱼每长一斤到底能吃多少杂鱼。经过细心观察,他觉得让四大家鱼来养鳜鱼依然合算。
--陈少华::如果鳜鱼卖40多元钱一斤,一般桂花鱼都是10多元的成本就可以了,如果饵料鱼便宜的一般13元就可以养一斤了。

--这下,大家明白了,敢情喂大鳜鱼的鱼加起来也没鳜鱼值钱,于是,人们不再笑话陈少华,反而纷纷仿效他的做法养起了鳜鱼。
--因为鳜鱼实在是太能吃,养鳜鱼的人不得不养很多的小鱼苗供给它吃,而对于养鳜鱼的人来说养小鱼需要有专门的人手和专门的场地,是一个很麻烦的事。
--不久很多人就看中了这个商机,专门从事供鳜鱼吃的鱼苗养殖。鳜鱼刚出生就开始吃活的饵料,所以养殖鱼苗的人从很小的鱼子开始就能赚钱了。
--记者:喂的什么?
--村民:这是水花,喂鳜鱼的。
--记者:这么小鳜鱼这么小就开始吃东西了?
--村民:鳜鱼刚出生时就开始吃水花。开口吃就要吃水花。
--就这样,养鳜鱼的人越来越多,专门养饵料鱼的人也跟着越来越多。然而,当时的鱼苗只在本地销售,而且受到鳜鱼养殖规模的限制,很长时间没有太大的发展。直到一个叫余家雄的村民发明了一种新卖法,从此,西樵镇的鱼苗便有了重大突破,开始大量的销往全国各地。
--

--那段时间小镇里来了很多参观学习鳜鱼养殖的外地人,余家雄分析大家取经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回去养殖鳜鱼嘛,而他们要养鳜鱼,就一定需要大量的鳜鱼鱼苗。然而,这个显而易见的赚钱生意当时在西樵镇却没人做。
--余家雄:前景很好,别人有难度的我就要去闯一下,我看中这种鱼就把全部精力放下去却养了。
--当时西樵镇的养殖户都是根据鳜鱼养殖数量决定繁殖多少鳜鱼鱼苗,因为鳜鱼一年只繁殖一次,所以没人愿意把鳜鱼苗卖给外地人。
--2002年余家雄开始养殖鱼苗,他不但养四大家鱼的鱼苗,还养鳜鱼鱼苗。虽然鳜鱼每年只产一次卵,养鳜鱼鱼苗赚钱很难,但余家雄还是不甘心,他到处请教专家,最后在专家的帮助下解决了这个难题。2009年4月16日记者在余家雄的鱼苗场采访时,就正巧碰上了曾经给余家雄帮忙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家。
--专家,就是通过我们人工给它打针,给它催产,人工受精孵化,主要是人工苗种的繁育技术。
--记者:打针干嘛用?
--余家雄:催产,催产技术。四斤的母鱼可以产2万到3万小鱼,一尾小鱼苗最贵的卖1.5元-1.9元。

--原来客户担心把鳜鱼鱼苗买回去,却找不到合适的东西喂养它们,这个问题再一次提醒了余家雄,他顺势把鳜鱼苗和相应大小的四大家鱼鱼苗打包起来一起卖给他们。
--客户:我们那里产这个小鱼苗就很少,就是那个小鱼苗,喂桂鱼的苗也是在这个地方来拿。
--这个办法不但解决了外地人养不了鳜鱼的烦恼,也顺便把四大家鱼的鱼苗全卖掉了,无形中多赚了一份钱。在他的带动下,佛山市南海区,很多养鱼户也开始配套养起了鳜鱼鱼苗和四大家鱼鱼苗。
--2005年以后,全国养殖鳜鱼的人越来越多,鳜鱼鱼苗和四大家鱼鱼苗需求量越来越多。每年四月中旬,会有很多外地客商来这里购买鱼苗。
--记者:这是什么?
--渔民:这是草鱼苗水花。
--记者:往哪里卖?
--渔民:往湖南。
--记者:怎么卖
--渔民:5元钱1万粒。
--在这家鱼苗场像这样的小鱼子5元钱就能买到上万粒,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每年给佛山市南海区带来4亿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