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们在大排档经常看到的吃小龙虾的情景,小龙虾虽然好吃,但是人们吃小龙虾的一些细节,却有点不太雅观。
--小龙虾的肉都集中在前面的两只钳子和尾部,要想把肉吃进嘴里,可真得费点功夫。
--消费者:“壳太硬了,用手,手就容易脏。”
--消费者:“不好剥,因为太好吃了,剥得太慢了,吃得太快了,吃过了还要擦手,擦手才能再吃,费事。”
--人们抱怨剥壳又脏又费事儿,如果吃小龙虾不用剥壳会怎么样呢?
--消费者:“那当然好了,那我紧着往嘴里送多好。”
--小龙虾是甲壳类动物,都长着坚硬的外壳,不剥壳就吃似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在南京市有个餐馆,就推出了一道菜,不用剥壳直接吃的小龙虾。
--记者:“整个放到嘴里。”
--消费者:“嗯,很有嚼劲,蘸蘸吃吃很入味。”
--这种可以直接吃的小龙虾不是没有外壳,只是它的壳很薄很柔软,所以人们把这种小龙虾叫软壳虾。硬壳的小龙虾一般收购价也就10几元钱一斤,但这种软壳虾每斤收购价却是80元钱。

--南京是全国小龙虾消费形成气候最早、用量最大的城市之一。
--2006年,看着原来两三角钱一斤的小龙虾价格飙升到了十几元钱,张天祥放弃了在城里做建筑工程的工作,回到老家南京市马集镇开始养殖小龙虾。
--张天祥:“野生小龙虾少了,吃的人多了,小龙虾自然野生生长,供不上人们的消费。”
--当时南京每天要消费二三十吨小龙虾,但本地适宜养殖小龙虾的水面有限,还没有几个小龙虾养殖户。张天祥正是看到这个巨大的市场空档。回乡第一年张天祥试着养了15亩,当年纯收入达到6万元,2008年,张天祥把养殖面积扩大到300亩,并且带动周围农户形成了上千亩的养殖规模,但没有想到,这一年卖虾却困难重重。
--小龙虾养殖户 王洪财:“不行,价格不行,大的当时是几元钱一斤,现在大的是20元一斤,才上市时是20多元一斤,一般的是十几元一斤,才开始是几元钱一斤,利润都让小商小贩拿去了。”
--一方面是一些收购商压价收购,另一方面,外地小龙虾正在纷纷抢滩南京市场。
--在南京市惠民桥下,有一个小龙虾交易市场,每天凌晨,来自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的小龙虾汇集在这里,发往南京的各个市场。

--江西小龙虾收购商:“没有哪个市场比南京大。”
--针对南京人喜欢吃大虾的特点,外地来的小龙虾个头儿越来越大。
--湖北小龙虾经销商:“这都是多大规格的,1.2两,1两多的,最小1.2两。”
--记者:“你们在那边把规格分好了?”
--湖北小龙虾经销商:“一开始就把规格分好了。”
--记者:“什么规格的运到南京来?”
--湖北小龙虾经销商:“一般都是8钱起步的和1两以上的。”
--为摆脱收购商的控制,2007年底,张天祥组织其它31个养殖户成立了合作社,他被推选为理事长。但合作社因为人力和财力的限制,无法对小龙虾进行分级销售,只能以统货推向市场,这种销售方法难以抵御外地小龙虾的强劲势头。
--张天祥:“2006年和2007年时,几乎上了7钱的小龙虾,就能卖到12元、13元一斤,到了2008年看到1.2两的小龙虾很正常,1两和1.2两的小龙虾都很正常,消费者逐渐的提高自己的消费档次。”

--自从养起小龙虾,张天祥和妻子就住在了池塘边上。因为当地水鸟比较多,每天都会吃掉四五斤虾,张天祥住在塘边就是为了方便巡塘和趋鸟。就在2007年6月的一个晚上,张天祥巡塘的时候,看见一只小龙虾伏在水草里面一动不动。
--张天祥:“我以为是被天敌还是鸟,戳了一下子,把头上的壳子戳破了。”
--就在张天祥转身要离开的时候,他发现这只小龙虾并没有死。
--张天祥:“这个壳子掀开来自动地掀开来,躺在水里面,慢慢地把前面两个鳌脱掉,脱出来,一点一点脱,脱到最后这一边还有四个小爪子,再慢慢脱,脱到最后脱后尾。”
--记者:“尾巴的壳是最后掉的。”
--张天祥:“对。”
--这只小龙虾竟然像脱衣服一样,把包在身上的外壳一步步地脱了下来。脱下来的壳子仍然像一只完整的小龙虾。张天祥早就知道小龙虾会脱壳,但没有亲眼见过,更没有想到小龙虾脱壳时会有这么费劲。

--脱了壳的小龙虾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在一个养殖户的家里,我们见到了他刚从池塘里捞上来的脱壳虾。
--记者:“这个是软壳的吗?”
--养殖户:“对,软壳的,你摸摸看。这没有劲啊软绵绵的,钳子都是软的,软绵绵的。”
--记者:“很软很软。”
--养殖户:“才拿到的时候整个抓不上手。软的才脱掉。”
--记者:“这个爪子也脱壳吗?”
--养殖户:“都脱了?”
--养殖户:“它的爪子不是在这吗?”
--记者:“一起脱的?”
--养殖户:“连着胡子都脱,全身脱。”
--记者:“爪子、胡子。”

--张天祥:“多种水草,每亩水草的密度达到60%至70%。”
--记者:“多种水草,能够?”
--张天祥:“它就隐蔽起来了。”
--记者:“安全了。”
--2008年6月,小龙虾进入了销售旺季,各地小龙虾再次涌入南京市场。合作社的小龙虾销售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一天,张天祥给合作社的所有成员打了一个奇怪的电话,让他们把田里的脱壳虾抓上来。
--王洪财:“我说这个难弄,这个比较少,他说你捞。”
--这时正是小龙虾生长旺季,每天都有脱壳的,王洪财第一天就逮到了一些。担心小龙虾离开水存活时间不长,他特意在水盆里面养了起来。但是第二天,当张天祥来取这小龙虾的时候,他突然对王洪财发了火。
--张天祥:“比硬壳的要软一点,比软壳的要硬得多了,我说你这个是硬壳虾,不是软壳虾了,软壳虾抓在手里要像豆腐脑一样的。”
--王洪财:“我很纳闷,时间也不长,几个小时一摸就变硬了。”

--中国药科大学 何执中教授:“小龙虾的壳很厚重,厚重的原因在于它含有大量的钙,但是在它脱壳的时间,它把90%以上的钙吸收回体内,在不长的时间内吸收回体内,所以它要在短短的几小时内,使软壳迅速钙化硬化,钙吸收回体内,然后再输送到新生的软壳里,也不过就是几个小时的过程。”
--原来软壳虾外壳钙化速度非常快,只要两三个小时壳会变硬。在何教授建议下,张天祥把软壳虾捞上来后第一时间放入冰箱冷冻保存。
--软壳虾储存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有市场吗?
--餐馆经营者:“刚才进去吃饭的客人也讲,我们也想壳子软一点,剥起来更方便一点,但是我们这地方没有。”
--餐馆经营者:“如果要有充足的货源,饭店比如说我一天用50斤,他就能把50斤保证给我送过来,保证一天我能卖得掉,那应该是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008年,以小龙虾为特色的餐馆在南京开始兴起。了解到餐馆对软壳虾很感兴趣,张天祥决定,就用软壳虾带动合作社的销售。

--周谧:“把前面的胡须和小爪子都剪下去,因为它的爪子就是往泥里面钻的,爪子比较脏,还有头、胡须这个地方都比较脏,所以把它们剪掉了。”
--脱壳虾浑身软绵绵的,顾客省了剥壳的麻烦,周谧很感兴趣,给张天祥开出了80元一斤的价格。
--周谧:“80元钱不贵,因为这个在市场上是很罕见的,因为在我们店里,硬壳小龙虾就是一般的小龙虾,都是4元、5元一只。”
--软壳虾迎合了一部分顾客的口味,成了周谧店里的招牌菜。
--消费者:“嚼的时候很有嚼劲,肉和壳子一起咬,很爽。”
--消费者:“口味比较独特,可以说是入口即化,并且吃起来方便,硬壳虾吃起来,不小心沾到衣服上还有手上,满身都是,软壳虾就不一样了。”
--

--养殖户:“一两以上的20元一斤,一两以下15元一斤。”
--张天祥:“这两年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在我们六合来讲,到8月份,市场的占有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四五。”
--软壳虾1斤卖到80元,这是硬壳虾三四倍的价格,面对很多客户上门求购,张天祥却有些为难了,合作社32个农户一天最多也只能捞到一两百斤软壳虾,他只能对酒店限量供应。现在张天祥在专家的指导下正计划进行软壳虾的工厂化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