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暖阳轻柔的照射在略显空旷的田地上,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炮竹的声响。推开用木板拼成的门,两条腌制的鱼挂在竹竿上晒太阳,一只小猫不时的跳起来,试图舔食竹竿上的鱼。
时隔一个多月,当记者再次来到牛塘镇青云村的菜农家时,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温暖的画面。
杜宝章一家三口坐在低矮的临时搭建的房子里边吃甘蔗,边看电视。看见记者到来,夫妻俩脸上显得很激动。妻子麻利的搬过小凳,招呼记者坐下。
像老朋友般,夫妻俩自报家门似的对记者说,后来几个月菜价还可以,每天多少还能卖掉点,“今年一年就赚了3万多,小孩念高中费用高,一年下来,几乎没存到钱。”
“明年打算少种点青菜,扩大经营品种,另外种点西红柿、辣椒、豇豆等等,这样,万一一种菜卖不上价,其他的说不定还能拉一把。”杜宝章笑着对记者说。刚说完,他的妻子就领着记者来到蔬菜大棚,记者注意到,这是一个棚中棚,棚里还吊着温度计,上面显示21度。地上整齐的摆放着一盆盆刚长出几片叶子的西红柿苗,“这里有大概1600多棵,温度一低就会被冻死,所以我就在棚里再搭了一个棚。”在西红柿的边上,还零星的种着辣椒、豇豆、黄瓜,品种很丰富。
看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苗,杜宝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仿佛看到了收获的希望。“希望明年菜价能提高点,这样我们也能多赚点。希望明年儿子能考上大学,我们现在吃再多苦,也都是为了孩子。”
记者 袁丹茹 韩红军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