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勇
人勤春早。今年农历雨水以来,我省春季蔬菜、玉米种植开始启动。农民朋友有什么新想法?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什么新做法?2月下旬以来,记者行走乡间,对种植户和专合社负责人进行了探访。
种植户听新建议:不同品种隔周下种
2月21日一早,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来龙村八组的包奕忠就乘车往成都市的农业高新市场赶。
今年64岁的包奕忠有一亩五的地,他计划拿一亩来种糯玉米,剩下的五分地用来种植一些叶菜类,如小白菜、瓢儿白等。“种玉米不费工,管理方便,叶菜类管理太花工了,我年龄大,忙不下来。”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家里种地就主要靠老包了。
老包来到专门批发种子的门市,问了好几家,都没有找到去年种植的那个糯玉米品种,他有些着急,“种糯玉米主要是卖嫩玉米,如果味道又甜又糯,消费者就喜欢,一斤可以卖到2.5元到3元,最便宜也要卖2元,一亩赚4000元到5000元根本没问题。所以,品种非常关键。如果品种不好、味道不好卖不出去,那就亏大了。”有一年老包种的一个品种因为不好吃,没咋卖到钱,现在他对品种的选择非常慎重。
在一家老牌蔬菜种子批发店前,商家了解到老包的想法后,为他介绍了几个能达到他要求的糯玉米新品种,“一亩地,可以分成几个区,分别隔一个星期下种,到时不断有嫩玉米收,还可以看哪个品种更受市场欢迎。”
老包觉得商家的建议可行,在这家批发店购买了糯玉米种子和叶菜类蔬菜种子,又向商家了解一些相关管理技术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合作社走新路径:重点种植有机蔬菜
2月19日,行走在水泥路面的村道上,看着地里绿油油的蔬菜快要收获,金堂县官仓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晓辉乐开了花,“我们合作社有成员2000户,带动了周围几千户农户共同种植蔬菜。我们这里的地一年要种植三季蔬菜,常规种植一亩一年要挣1万多元。”
“我们今年建了一个蔬菜种植园区,重点打造2000亩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土地也按有关规定经过了一年的转换,今春我们将不用任何化学肥料和药品,用常规种植的方式,种植黄瓜、豇豆、四季豆、番茄、青椒等品种,产量肯定要低一些,但我们准备走高端市场,同我们合作的超市补签一些协议,在超市优价销售,价格低了肯定不能体现有机蔬菜的价值。”对合作社今年的新计划,陈晓辉非常看好。
在有机蔬菜种植园区,合作社准备建一个400亩至500亩的示范园,并建立一个育苗工厂。“一家一户自己育苗,新品种推广会受制约,如果天气不好,要育几次,可能错过季节。”陈晓辉说,今年合作社重点推广黄瓜嫁接技术,去年省农科院的专家来教的,试用效果非常好,抗病丰产,非常有利于有机蔬菜种植。
“全面种植有机蔬菜是我们的方向。我们预计,种有机蔬菜,一年亩增收1500元应该没问题。”陈晓辉透露,合作社为此将每年引进三个新品种、推广三项新技术。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