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垦绿都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水稻苗床育秧有机肥配方
1、粗粉稻壳800公斤
2、新鲜粪便200公斤
3、米糠或麦麸子10公斤
4、红糖1—2公斤
5、水400—500公斤
6、发酵剂2公斤
(二)水稻本田有机肥配方
1、粗粉稻壳300公斤
2、原生矿物或过石200公斤
3、新鲜鸡粪500公斤
4、米糠或麦麸子10公斤
5、红糖1—2公斤
6、发酵剂2公斤
7、水400—500公斤
(三)果树、蔬菜、草坪、花卉、粮食等作物有机肥配方
1、新鲜粪便700公斤(鸡、猪粪等)
2、粉碎的作物秸杆、棉籽壳、花生壳或稻壳200公斤
3、原生矿物100公斤或草炭、沃土、山地上均可
4、米糠或麦麸子10公斤
5、红糖1—2公斤
6、发酵剂2公斤
7、水400—500
二、发酵方法
先将红糖用水溶化。把米糠或麦麸子、发酵剂与红糖水混合均匀,作为小料。将新鲜粪便、原生矿物或过石、沃土等倒入搅拌机中加入小料与之混拌,再加入稻壳(粉碎作物秸杆、花生壳、棉籽壳等)与水充分混拌均匀为止。
三、堆肥的管理
1、堆形:堆成梯形长条堆,堆高度不超过1.5米,堆底宽不超过5米。
2、覆盖:制作的有机肥表面覆盖物用麻袋、草帘子或稻壳、土覆盖都可以,堆顶用塑料布封盖,防止雨水渗漏或阳光直射,影响发酵效果。
3、温度:夏季堆制48小时以内,堆内温度应达到30—40℃,72小时温度应达到50—60℃。每天用温度计测温时,温度点应插入堆内30厘米以上。春秋两季,堆制温度上升的时间推迟1—2天是正常现象。
4、倒堆:由于堆表面和堆内温度不同,发酵腐熟程度不同,应适时倒堆。倒堆次数应由堆内温度高低决定,一般从堆制开始,到堆内温度达到60—65℃时为宜。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当堆内温度超过70℃时,说明堆内缺水,应及时进行补水倒堆,继续进行发酵腐熟;当堆内温度不足40℃,说明堆内水分过大,也应进行倒堆来降低水分,倒堆次数一般不低于2次。
5、堆制时间:发酵好的有机肥标志是颜色由黄色变成黑褐色,无臭味或有轻微的发霉味。一般为15—20天堆制完成。
四、必须注意的事项:
1、水分:制作时的堆料水分一般为手握成团不滴水,落地散开为宜。水分过大造成堆内厌氧,好气性微生物活动缓慢或死亡,易造成发酵失败;水分过小,微生物活动过旺,堆温升高过快,水分易散失,温度易下降,发酵效果不好。所以水分是发酵成败的关键。
2、原料:以稻壳、作物秸杆、棉籽壳、花生壳等均可为原料。由于上述原料体轻、壳硬、不易吸水、难腐烂。为克服这一特点,在发酵堆造有机肥时,须经粉碎机粗粉,目的是便于微生物分解,提高发酵效果。
3、粪便:必须使用新鲜的粪便,因为新鲜粪便可为酵素微生物繁殖活动提供丰富的食源和能源。不能用已腐熟过的粪便,因为腐熟过的粪便中的养分已被微生物分解利用过,所以没有再利用价值。
4、配制方法:发酵剂、红糖水、米糠或麦麸子等原料必须混拌在一起后,再与粪便、原生矿物、过石或沃土和粉碎稻壳(作物秸杆、棉籽壳、花生壳)混拌均匀进行发酵。绝不可以把发酵剂、红糖水、米糠分开使用,目的是后三者可为发酵剂中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食源,供微生物繁殖活动。如几种原料分开使用,微生物活动慢,升温慢,发酵时间延长。
5、覆盖物:覆盖物的选用比较广泛,在发酵过程中,目的是防止阳光直射、漏雨。用塑料布覆盖时,不能全部封死,否则不透气,影响发酵效果,因为好气性发酵必须有充足的氧气。
6、搅拌均匀:无论机械搅拌或人工混拌,必须把各种物料搅拌均匀,提高发酵效果。
五、使用方法及效果
(一)水稻苗床育秧有机肥
1、使用方法:把制作好的水稻苗床育秧有机肥与过筛后的床土按体积比1∶3或1∶2混拌成苗床沃土,进行水稻育秧。平均每个子盘内用有机肥0.2—0.3公斤,每个子盘成本为0.017—0.025元。
2、效果: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秧苗根量和根干重,提高分蘖率,盘根好,插秧后缓苗快,平均亩增产14.4—25.6公斤,增产率3.2—4.3%,亩纯效益12.9—23.5元。
(二)水稻本田有机肥
1、使用方法:将堆制好的有机肥亩用量200公斤与化肥混合作为基肥均匀撒入水田,结合机械整地混入土壤(化肥使用量不减)。
2、效果:促进分蘖,增加收获穗数,连年使用可减少30—50%的化肥使用量。增加穗粒,降低空瘪率,提高出米率,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米质优,口味甜,气味香。平均亩增产66.8—137公斤,增产率14.5—25.3%,亩新增加成本15.5—27.5元,亩纯效益51.3—109.5元。
(三)果树、蔬菜、草坪、花卉、经济作物、中草药、粮食等作物有机肥
1、使用方法:穴施、条施,可与化肥混施,每亩1000公斤做基肥,连年使用可减少化肥30—50%用量。
2、效果:提高土壤肥力,向土壤中注入有益微生物,控制土传病害,减轻重迎茬病害,提高土壤温度1—5℃,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磷矿物,分解土壤中化肥、农药的残留,在蔬菜、果树、粮食等作物上增产效果明显,蔬菜增产达45—60%,甚至提高1倍以上,果树增产30%以上,粮食作物增产15—20%,果蔬营养丰富,提高糖度1—2度,口味好,病害轻,是有机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