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城经济开发区二道村的赵吉一家靠养鸡致富,已有24个年头了。1985年至今,他家由200只鸡发展到现在的4000只,80平方米小房变成了300多平方米的小洋楼,毛驴车也变成了大卡车。说起养鸡的经验,赵吉总结了四个字——“贵在坚持”。
--今年49岁的赵吉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原来一直靠着几亩薄田过日子。1985年,看几户村民靠养鸡赚了钱,赵吉也决定试试,就此成了村里第四个养鸡户。“那时候东屋住人,西屋养鸡。所有鸡料都是自己照养殖书上说的买来自己配。给鸡喂水要一水桶一水桶地拎,好不容易鸡下蛋了,还要自己赶着驴车到农村集市上买,辛苦着呢!”一年下来,他家挣了3000多元钱。

1992年,赵吉和妻子决定扩大养鸡规模,花2000多元盖了一个大鸡房。听说南台有一种鸡产蛋率高,赵吉就在一个大雪天打出租车去取了800只鸡雏饲养起来。可养了4个月,到了该下蛋的时候,却没见几个蛋,赔了个“底朝天”。靠着前几年赚下 1996年对赵吉来说是一个好年景。听说耿庄成立了几家鸡饲料厂,专门卖已经配好的鸡饲料,而且养鸡户们反映不错。赵吉和几个农户就与耿庄一家饲料厂达成协议,由他们免费把鸡饲料送到家。当年,鸡房安上了自动给水系统,还有批发商上门收鸡蛋,这更增加了他发展蛋鸡养殖的信心。就这样,每隔两三年,赵吉就把鸡房扩大或翻盖,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赵吉现在开的是一辆农用四轮卡车, “从毛驴车换成了小四轮后,我每隔两三年换一次车,算一算这应该是我用的第六台车了。”

近两年,养殖市场行情不太好,尤其是去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鸡蛋价格一直上不去。可赵吉常说:“这些年,不论鸡的行情怎么样,家里的鸡笼一直没空过。其实养鸡和炒股一样,我认为蛋鸡是一支实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