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作物网 » 作物新闻 » 正文

2008年中国粮食形势展望和对策分析(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0-11  浏览次数:1061
核心提示:  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
 


  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翻”。经合组织(OECD)预测2008年中国GDP为10.7%。

\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下,影响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为人瞩目。最为突出的因素之一,是CPI在过去的一年居高不下,其中食品价格大幅度上升,而食品价格中的粮食价格上升尤为明显。2007年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2%(粮食价格上涨6.6%),非食品价格上涨1.4%。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7%。1-11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6% ,远远超过了国家央行年初制定3%的警戒线水平,创下了近十年来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新高。

 

  新的一年,我国粮食生产和市场如何变化,应当采取何种对策,下面试作概要分析。

  一、粮食产量继续增长存在不确定因素
 

  由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我国连续四年粮食增产,2007年有望超过5000亿公斤,为2000年来最高。从2004年到2006年全国粮食总计增产668.5亿公斤,扭转了1999—2003年中国粮食生产连续下滑的局面。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近几年持续增长,但是影响继续增产的隐忧仍然不可忽视。从近四年来粮食增产的情况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减缓。2005年比2004年增长幅度下降5.9个百分点,2006年比2005年下降0.4个百分点,2007年比2006年下降2.3个百分点。
 

  (一)耕地面积减少,粮食生产资源不足。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净减少460.2万亩,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9亩,逼近18亿亩的红线。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建设用地需求迫切。2006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87.8万亩,其中当年建设占用耕地251万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劳均耕地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每人7亩左右减少到不足4亩。目前,我国农户经营规模仅为日本的五分之一,韩国农民的人均土地规模也是我国的3.5倍。从2003年到2006年的四年间,中国净减少耕地 6009.15万亩,年均减少耕地1000万亩以上。按目前趋势分析,到2020年,中国耕地缺口将达到1亿亩以上。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


 

  (二)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威胁粮食生产。我国是一个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而且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广度还在日益加深,造成粮食损失越来越大。

 

  2007年,我国南涝北旱、台风、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相继出现。截止2007年8月22日,中国当年各类自然灾害已造成3.1亿人次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264亿元人民币。我国2006年因灾损失粮食447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02亿公斤,比“十五”平均水平增加10多亿公斤;2007年1至9月,全国因灾损失粮食448亿公斤,比上年同期多损失81.5亿公斤。

 

  在即将进入2008年的前两个多月——2007年11月之后,历史上少见的旱灾就露出头角,全国31个省份没有一个不发生干旱的。旱灾造成的损失也呈加重趋势,上世纪50年代,全国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43.5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90年代,每年损失209亿公斤,占比4.4%;而自2000年以来,每年损失升至370多亿公斤,占比达到7%以上。

 

  现在,我国抗旱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从农业看,目前全国18.27亿亩耕地,有灌溉条件的只有8.3亿多亩,其他55%的耕地还完全靠天吃饭;而水浇地中大部分灌溉标准不高,老化失修严重,真正旱涝保收的只有2亿多亩。


 

  (三)粮食产后损失严重,增产难以增收。以一家一户为主要生产形式的我国粮食生产,产后损失相当严重。我国每年有六成以上的粮食由农户家庭储存,而农户储粮技术水平低,储粮损失平均为5%~8%之间。据测算,全国每年损失粮食超过110亿公斤,经济损失约有200亿元。加上收获损失,产后损失巨大,粮食增产难以增收。

 

  (四)种粮比较效益降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虽然近几年我国粮食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种粮与种植经济作物相比,效益很低。

 

  1、小麦。据全国物价系统成本调查机构2007年对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四川、陕西等9个小麦主产省216个县(市)2045个农户小麦平均亩产371.7公斤,比上年亩均增加19.9公斤,增幅为 5.7%,为历史最好水平。亩均总产值达549.8元,比上年增加27.34元,增幅5.2%;扣除成本,亩均净利润125.27 元,比上年增幅6.4%,亩均现金收益301.2元,增加15.33元,增幅5.4%。另外,由于2007年各级政府继续加大了种粮补贴力度、农机补贴范围,使农民种粮得到了更多实惠。从调查情况看,各小麦主产区已落实到户的粮食补贴金额平均每亩为21.27元,比去年增加36%。今年农民种植一亩小麦现金收益和补贴收入合计322.47元,比上年增加 20.96元。
 

  2、早籼稻。据全国物价系统成本调查队对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海南9个早籼稻主产省168个县1513个农户早籼稻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显示,今年主产区早籼稻亩均产量400.7公斤,比上年增加13.7公斤,增幅3.5%,创历史水平。早籼稻亩均产值666.55元,比上年增加69.55元,增幅 11.7%。由于产值增幅高于成本增幅,亩均净利润145.99元,增加37.6元,增幅34.7%;亩均现金收益376.69元,增加43.69元,增幅13.1%。此外,目前主产区农户已拿到的补贴,亩均18.81元,比上年增加4.49元,增幅 31.4%。

 

  3、中稻。我国粮食种植水平比较高的湖北省荆门市农业部门对漳河镇、牌楼镇、仙居乡等地9个农户中稻成本收益调查,平均亩产534.37公斤/亩,比上年的494公斤/亩增产8.2%,亩均总产值857.04元,比上年增加 17.2%,亩均收入438.71元。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种植一亩小麦、早稻的收入只有300多元,一亩中稻的收入也只不过430多元。而种植一亩油菜,按照湖北省2007年平均单产油菜籽155.8公斤计算,预计明年出售油菜籽收入至少在620元以上,扣除投入,仍然高于种植粮食的收入;种植一亩麦冬,收入在10000元以上;种植一亩山药,收入在7000元以上;种植一亩西瓜,收入也超过2000多元。在农民有了高度种植选择权的现代,比较效益驱使农民越来越倾向种植效益好的经济作物,粮食的种植面积相应就减少了。


  (作者:湖北省襄樊市粮食局副局长 龚锡强/南京粮网)



  2008年中国粮食形势展望和对策分析(下)
 


  二、粮食价格将呈继续上升态势

  出于推动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促进粮食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多方面的需要,也由于我国资源稀缺等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粮食价格在2008年将继续呈上升态势。

  1、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石油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近几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上升,2007年每吨最高曾蹿升近100美元,2008年还有上升的可能性。石油价格上升推动以石油为原料的生产资料成本上扬,生产资料价格上扬将直接增加种粮成本、加工成本、运输成本等,最终导致粮食销售价格的上升。

  2、劳动力成本增加。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对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积极引导政策,流动人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200万人增加到1.4亿人,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每年以600至8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长并维持在较高水平。据有关专家测算,从现在到2015年,农村至少还将有2.5亿人口转移到城镇,届时流动人口有可能突破4亿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带来劳动力供给结构已经从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供给平衡乃至短缺转变。由此而带来的影响是,我国城乡将普遍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现在农村年轻人、有生力量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是老的(年龄大)和小的(小孩)。他们身体和生产技术素质不够好,从事农业生产力不从心。农忙季节,都要请人代劳。这样,本来就稀少的农村劳动力就更加珍贵,工资水平自然水涨船高。

  3、世界性粮食短缺。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高涨的石油价格与粮食危机的出现大有关系。2007 年以来,石油价格上涨了30%以上,导致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加,商品的零售价格也随之上涨。世界粮食计划署2007 年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世界饥饿人口达7.77亿。长期以来,世界大米的贸易量不足3000万吨,小麦的贸易量约为 1亿吨,玉米的贸易量约为7000万吨左右。这些粮食只够5亿人口的日常食物消费,供应世界仍处于饥饿中的7.77亿人口就已不足。在部分国家粮食歉收及国际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将有28个国家在2008年面临粮食严重短缺的困境。同时,由于能源需求紧张,近年来生物燃料用粮急剧增长。截止到2007年4月,美国已有118个生物燃料生产厂,生产能力为70亿加仑(合2091万吨);到2007年1月为止,美国生物柴油生产企业达到105家,生产能力为8.64亿加仑(合258万吨)。2007年,美国25%的玉米收成变成了用于汽车的乙醇燃料。根据欧盟的计划,到2010年生物能源的产量可望增加到1100万吨。从2006年9月以来,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以升为主,令人瞩目”:小麦飞涨112.0%,大豆飙升75.1%,玉米猛增47.3%,大米上扬3.1%。其中,小麦和玉米等价格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价位。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对粮食供需价格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建模:到2015年谷类价格持续增长10%到 20%。世界粮农组织报告说:“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35年来的最低水平,因此中短期内粮食价格不可能下降”。 更多迹象表明,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和食品价格正在酝酿第二波大幅上涨。最近一轮的粮食价格上涨在期货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在美国芝加哥,2008年3月交割的小麦和糙米期货价格均跃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大豆期货价格创下34 年新高,玉米价格也升至11年高点。美国农业部在2007年12月下旬预测,2007-2008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将为6.02 亿吨,而消费量将达到6.17亿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更是指出当前事态的严重性:全球小麦的储备2007 年减少了11%,创下近3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够全球人口12周的消费;而全球玉米的储备也仅够世界人口8周的消费。我国粮食的产量与粮食消费量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和消费量的20%左右。历史上最高年份1995年粮食净进口 1967万吨,达到最高峰,是世界第二大粮食进口国。中国粮食的进出口数量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粮食价格的晴雨表。在新的世界粮食格局中,如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一旦发生饥荒,国际粮食市场将无法拯救。因此,2008年国际市场粮价将依然处于高位水平。

  2007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根据这次会议精神,2008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作为影响CPI的重要因素— —百价之基的粮价,国家将会调控到一定水平,但不会大幅度上升。

  三、国家可控粮源有所下降

  现阶段,国家可控粮源主要是中央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食。最近两年,由于粮食价格持续上扬,国家为了调控市场,投放了大量的最低收购价粮食。另外,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刚性增长,也使国家掌握粮食数量下降。

  (1)粮食收购量下降。2007年,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收购量、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量均同比下降。

  第一、小麦收购量下降。据国家粮食局初步统计,截至2007年11月末,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累计收购小麦6490万吨,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2895万吨,比上年减少1175万吨,减28.9%。

  第二、早稻收购量下降。由于今年早稻市场价格高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2007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未能启动。截至8月31日,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8个早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7年新产早籼稻407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61.6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4%,比上年同期减少203.9万吨。

  第三、中晚籼稻收购量下降。截至2007年11月末,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累计收购稻谷 4390万吨,玉米6845万吨,大豆925万吨。截至12月20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3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7年新产中晚籼稻1454.3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757.1万吨,占收购总量的52%,比上年同期减少118万吨。

  第四、粳稻收购量下降。截至12月15日,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等6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7年新产粳稻418.7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20.1万吨,占收购总量的53%,比上年同期减少83.1万吨。

  2007年12月10日中储粮总公司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启动了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截至12月20日,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粳稻11.2万吨。

  (2)最低收购价粮食销售步伐加快。2007年,国家进一步加大粮食市场的调控力度,特别是下半年加大最低收购价粮食的销售数量,仅2007年11月至12月20日国家就向市场投放、拍卖成交了1201.1万吨最低价小麦,销售频率和数量大大超过上年同期。截止2007年12月初,全国最低价稻谷库存仅为284万吨,小麦库存约3300 万吨。最低价稻谷的这点库存量可能到2008年初即将基本消耗完毕。如果明年新稻谷上市前粮食价格继续上涨, 小麦继续维持目前的强势局面,明年国家调控粮食市场也将捉襟见肘,只有动用中央储备粮食了。

  2007年11月-12月20日中国拍卖成交最低价小麦情况

  单位:万吨;数据来源:中国粮食信息网
        文章来源: 中国食品产业网 日期:2007-12-29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