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虎天牛
来源:中国葡萄病虫害防控信息网|
(一)分布与为害
葡萄虎天牛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及陕西、湖北、四川等葡萄产区均有发生。主要以幼虫为害枝蔓,初龄幼虫先在表皮下纵行蛀食,被害枝蔓的表皮稍隆起变黑,虫粪排于隧道内,不排出,所以不易被发现。幼虫蛀入木质部后,常将枝横向切断,造成枝条枯死,遇风容易折断,严重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生活史及习性
每年发生1代,以低龄幼虫在葡萄蔓内越冬,翌年春季葡萄发芽后开始活动,随龄期增大,可把枝条蛀空,使其充满虫粪、木屑,有时将枝条横向蛀断,使枝枯死,枝头脱落。7月间幼虫老熟在接近断口处化蛹,蛹期10~15天。8月份羽化出现成虫,并产卵于芽鳞缝隙内或芽腋、叶腋缝隙处,卵散产,经5~6天孵化为幼虫,即由芽部蛀入茎内,粪便排于枝内,故从外部难以发现虫道。落叶后在节的附近,被害处表皮变黑,易于识别。
(三)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结合冬季修剪,剪除节附近表皮变黑的虫枝,予以烧毁。春季萌芽期再细心检查,凡枝蔓不萌芽或萌芽后萎缩的,多为虫枝,应及时剪除。生长期随时检查,发现受害枝蔓及时剪除并深埋消毁或用铁丝插入蛀孔内刺杀幼虫。利用成虫迁飞能力弱的特点,人工捕捉成虫,一般可在8、9月早晨露水未干前进行捕捉,效果好。
2.药剂防治
在8月份成虫羽化期,利用其补充营养习性,可用敌敌畏、辛硫磷等喷雾。幼虫蛀入枝蔓后,在葡萄采收后喷施内吸性杀虫剂、80%的敌敌畏乳油100倍液注射蛀孔并严密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