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成才 » 农林教育 » 正文

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28  来源:百度百科  作者:百度百科,特色植物网重新编辑  浏览次数:1324
      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1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 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3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2)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5) 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 出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作重点介绍。

      4 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4.1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1)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英文用 et al )。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作者不明时,此顶可省略。 
      2) 文献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献名包括书名、论文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文献名不加书名号“《 》”。 
      3)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 3469—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它未说明的文章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以下标识:磁带(magnetic)[MT], 磁盘(disk)[DK], 光盘[CD], 联机网络(online)[OL]。
      电子文献类型与载体类型标识基本格式为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 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 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卷期号等)。出版地指出版者的城市名,对于同名异地或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城市,可在其名前附加省名、州名、国名等。对于出版者中包含了地名,出版地不能省略,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不能写成“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者为出版社名,可按来源的形式著录,也可以按公认为的简化形式缩写形式著录。如IRRI(原标识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并用阿拉伯数字著录。如遇其他纪年形式时,可将原有的纪年置于“( )”内,如1705(康熙四十四年)。对于报纸和专利文献,要著录出版日期,其形式为YYYY-MM-DD.对于期刊的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著录有以下3种形式:1980,92(2):年,卷(期); 1985(4):年(期); 1987,5:年,卷
      5)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可获得地址。
      6) 参考文献起止页码。参考文献的最末一项一般为“页码”,指引文所在的位置编码。应著录引文所在的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如为起止页,则在2个数字之间用“-”号(原来用“~”号)连接。如:10-12。若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文献上的多处内容,则应依次著录相应的引文所在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各次之间用“,”相隔。例如:1987:25-30,40,101-120)
      4.2 文后参考文献表排写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居中排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连续出版物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c.论文集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d.学位论文
  [序号] 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e.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f.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g.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1]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h.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13]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i.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21]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 10-2.html,1998-08-16/1998-10-04.
4.3 参考文献在文内的标注格式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1) 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标记。这个标记是用方括号括起来的阿拉伯数字,其中的阿拉伯数字是文献的顺序号。比如,在引用第25个文献的地方所加的标记为[25]。
  2) 给文献编序号要根据以下两点:一是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号,即使某文献在文中被多次引用,但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注同一个序号。二是以文献第一次出现的前后次序,从1开始连续编序号。例如,第一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1;第二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2;……。
  3) 如果文献的作用是对正文作解释,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都要使用比正文字号小,并把它们放在右上方(作为上角标);如果文献是作为句子的成分出现在正文之中,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的字号要与正文的字号相同,并且把它们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书写(位置与正文平齐,不做为上角标),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方括号前面加上“文献”两个字。
  4) 如果在正文的一处引用了多篇文献,标注时只用一个方括号,括号内列写这几篇文献的序号:若几个序号是连续的,只标注起、止序号,两序号之间加半字线“-”号;若几个序号不连续,各序号之间加逗号。
      一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示 
      专著                      M 
      论文集                  C
      报纸文章               N 
      期刊文章               J 
      学位论文               D
      报告                      R 
      标准                      S
      专利                      P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数据库                 DB
      计算机程序          CP
      电子公告              EB

      二.①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英文作者请将作者名写全)。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
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②.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③ 文献类型
及载体类型标识。④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⑤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
获得地址。⑥ 文献起止页码。⑦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三.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
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
—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
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 [DB/OL]—— 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四、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居中)作为
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
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
”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
计研究院,1997.

      2.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
献题名 [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
—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471.

      4.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5..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

      [9]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6.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7.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
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

[12] 万锦坤.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 [DB/CD]. 北京:中国大
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五、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
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
括号标注,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