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害症状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新梢和幼果。最初在叶正面出现不规则水渍状斑块,边缘不清晰,浅绿色至浅黄色。病斑互相融合后,形成多角形大斑。叶背面出现白色霜状霉层,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后期,病斑变为黄褐色或褐色干枯,边缘界限明显,病叶常干枯早落。幼嫩新梢、穗轴、叶柄也易感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逐渐变为黄绿色至褐色微凹陷的病斑,表面生白色霜状霉层,病梢生长停滞、扭曲,严重时枯死。
二、防治措施
防治该病应采取清洁果园、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保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方能收效。
1. 清洁果园 及时收集并销毁带病残体,特别在晚秋彻底清扫落叶,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的菌源。
2.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修剪,尽量剪去接近地面不必要的枝蔓,使植株通风透光良好,降低空气湿度,以减少病菌初侵染的机会。适时灌水,雨季注意排水。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3. 药剂保护 在发病重的地区,于葡萄发病前喷布1:0.7:200的波尔多液2~3次,对葡萄霜霉病有特效。另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8%甲霜磷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500培液;9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9% 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上述药剂交替使用,隔15~20天喷一次,根据发病情况连续喷药2~4次。
补充关于防治霜霉病药剂:霜霉病保护剂:喷克、安泰生、品润;有效治疗剂:乙磷铝、克露(霜脲氰+代森锰锌);优秀治疗剂:安克(烯酰吗啉+代森锰锌)、霉多克(缬霉威+丙森锌)、抑快净(霜脲氰+恶唑烷酮)、银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百泰(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烯肟菌酯(佳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