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林果网 » 葡萄 » 葡萄病虫 » 正文

2006年威胁我国葡萄生产的病害和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上的经验、教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07  来源:王忠跃雷志强王耀东   作者:王忠跃雷志强王耀东   浏览次数:1464

    作者:王忠跃雷志强王耀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北京 100094)

    2006年由于气候的变化,我国葡萄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又遇到了不小的挑战。总体上讲,霜霉病、炭疽病属于全国性大发生,有很多地区白腐病、灰霉病也比较严重,并且出现很多特殊情况,比如浙江宁波的鲜食葡萄、胶东半岛的酒葡萄上出现果皮变褐,新疆吐鲁番葡萄上出现大量气生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上出现毛刺,个别地块酸腐病、黑痘病发生严重等情况。总体上讲,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等发生严重,对生产影响巨大,并且造成有些地区的一些地块绝收,产生严重灾害。葡萄根瘤蚜有扩大危害的风险。作者根据在全国各地区看到的情况、调查分析的结果,对2006年发生特点和造成灾害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供大家参考。

    1 2006年葡萄霜霉病发生

    2006年,葡萄霜霉病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大发生,特点表现为:发生早、危害重。

    1.1 大发生原因分析

    2006年葡萄霜霉病大发生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去年越冬基数高、春季气候异常(春季温度比较低、雨水次数多、湿度大)、防治措施不力。

    前两个原因导致葡萄霜霉病的发生早。发生早会出现两种结果:葡萄霜霉病侵染花序和果穗、在前期积累大量病菌(成为后期霜霉病大发生的基础)。

    作者在很多地方看到,大量花序和幼果期的果穗发病,在病症(霉层)出现前,表现褐色、浅褐色,在后期产生白色霉层。有些在侵染后没有合适的气候条件产生霉层,直接造成穗轴和果梗的干枯。

    很多生产者开始把霜霉病表现的症状当成灰霉病和穗轴褐枯病,结果防治措施失误;还有些当成病毒病、白粉病防治。这些措施延误了防治时期,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2 防治失误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

    防治葡萄霜霉病,应该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从全年的规范防治措施上看,首先要注意开花前后霜霉病的发生,其次是雨季的规范防治和重点照顾。

在开花前后,必须注意霜霉病的发生。因为开花前后发生霜霉病,作者称为“霜霉病早发”,一般会首先侵染花序和幼果果穗,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这个时期发生霜霉病,侵染花序和幼果果穗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一旦发生,挽救的机会比较小,即使当时使用优秀药剂把病害压下去,会成为后期干梗的重要因素,一般发生后挽救几率为50%左右。如果霜霉病发生后再防治失误,会导致效果全无。

    所以,开花前后必须防治霜霉病。

    2006年的防治经验说明,开花前后是防治霜霉病的关键时期。作者把2006年防治霜霉病的成功的措施归纳总结如下:

    (1)开花前(自花序展露期开始)连续使用2~3次保护性杀菌剂,从而保证开花前和花期安全。

    (2)花序分离期使用1次科博,开花后的用药追加1次内吸性药剂。

    (3)花序分离期使用1次保护性杀菌剂,开花前使用50%多菌灵+80%喷克+50%科克。

在特殊气候下,这些经验表明以下道理:

连续使用保护性杀菌剂,霜霉病的病菌基数比较低,从而保证了花序和幼果的安全。

在花序分离期使用1次科博,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但因为这个时期比较长,必须在开花后用药时追加1次内吸性药剂。

花序分离期使用1次保护性杀菌剂,能够充分降低菌势(减少病菌数量),开花前使用50%多菌灵+80%喷克+50%科克,追加保护和内吸杀菌。

总之,在霜霉病常发地区和霜霉病比较严重地区,开花前必须使用足够的药剂,保障花序和花期的安全。当然,谢花后必须有配套的措施对应,进行规范防治。

有关霜霉病的总体情况,请参考本文中的附件1(葡萄霜霉病)

2 2006年葡萄炭疽病大发生

2006年,葡萄炭疽病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大发生,特点表现为:危害重、发生普遍。

2.1 大发生原因分析

2006年葡萄炭疽病大发生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去年越冬基数高(几年的积累)、谢花后到套袋前雨水多且降雨的强度一般、防治措施配合不力。

去年越冬基数高是几年积累的结果。病菌积累的原因是开花前后保护性杀菌剂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不够。目前,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生产者愿意寻找效果好的内吸性杀菌剂,忽略或减少保护性杀菌剂的使用。开花前后使用保护性杀菌剂是防治炭疽病的基础,在这个基础没有办法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只能寄希望于一个“巧”字。当药剂的使用与雨水的发生正好巧遇时,即雨前使用了杀菌剂,会出现比较好的防效;如果不“巧”,防治效果会大打折扣。并且,即使能做到“巧”,如果缺少开花前后使用保护性杀菌剂这个防治炭疽病的基础,会造成炭疽病病菌的逐年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存在大发生的危险。

谢化后到套袋前(不套袋葡萄和酿酒葡萄是谢花后到雨季的前半段)是防治炭疽病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的规范用药是防治炭疽病的关键。一般大家都会注意这个时期的用药,但选择的药剂是否合适成为防治成败的关键。此外,摘袋后或不套袋葡萄的成熟期的雨水,是进一步加重葡萄炭疽病的又一个因素。

所以,成功控制葡萄炭疽病,避免其普遍发生或大发生的关键是各个时期的配合,并且各个阶段使用的药剂不同,要互相配合。解决炭疽病问题,比解决霜霉病问题复杂的多,是多种措施、多种药剂的配合,不是一种特效药剂或措施能奏效的。

2.2 成功防治炭疽病的经验

成功防治葡萄炭疽病,应将清园措施、规范用药、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相结合。并且防治炭疽病时药剂的使用必须均匀周到。

2006年的防治炭疽病成功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花前后规范使用保护性杀菌剂的葡萄园,防治效果非常理想。

(2)套袋葡萄:谢花后的规范防治、套袋前处理果穗、带袋采收的防治效果非常理想。

(3)不套袋葡萄:谢化前后的规范防治和雨季“抄手”措施。

2.3 葡萄炭疽病发生规律与防治

作者想提醒大家的是:第一,葡萄炭疽病是雨媒性病害,所以,雨水导致分生孢子的产生、雨水飞溅是炭疽病传播和发生的条件;第二,葡萄炭疽病是在去年的绿色组织中越冬,如何减少越冬病菌是数量,是成功防治炭疽病的基础。

所以,解决减少越冬病菌数量问题、切断“雨媒”问题,就能轻松、成功防治炭疽病。

有关炭疽病的总体情况,请参考本文中的附件2(葡萄炭疽病)

3 2006年葡萄白腐病发生严重地块的原因分析

2006年,葡萄白腐病在个别地区、个别地块、个别品种危害重、发生普遍。

3.1 发生比较严重的原因分析

作者考察了2006年葡萄白腐病发生严重的地块,经分析,发现葡萄白腐病比较严重发生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果穗高度、谢花前后和套袋前(封穗期)防治不力、药剂喷洒不到位、有伤口时没有及时补救。

大家知道,侵染葡萄的葡萄白腐病的病菌来源于土壤。雨水或其它水分造成的土壤飞溅,可以传播到果穗上,所以果穗高度与白腐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果穗的高度应该在60厘米以上,最好在80厘米以上。很多国家或地区,就是通过提高果穗高度从根本上解决白腐病的问题。如果果穗高度比较低,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喷洒农药的次数,来减少白腐病发病几率。

谢花前后至套袋前(封穗期)防治措施,也是决定防治葡萄白腐病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的主要葡萄产区都需要埋土防寒,使越冬枝条有机会接触和携带土壤,从而增加了白腐病的传播机会。所以,在谢花前后至封穗前(或套袋前),把枝条上的病菌清理干净,并且减少病菌传染给果穗的机会。这样,谢花前后和套袋前(封穗期)药剂选择和配合,成为防治白腐病的又一个关键措施。

在选择好合适的药剂后,能否把药剂喷到位,非常关键。作者曾经看到同时喷药、选择同一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差别很大,当作者在田间调查时,很容易发现喷药质量的问题。所以,把选择的、对应时期的药剂喷洒到位,是保证药剂防治白腐病效果的关键。

还要注意出现伤口时的补救或称为弥补措施。什么时间出现伤口?一个是修剪,包括枝条的修剪和果穗整形;另一个就是特殊的气象条件,比如冰雹、暴风雨等。出现这些情况后,应该在24小时内补喷1次药剂。

3.2 成功防治白腐病的经验

成功防治葡萄白腐病病,应将提高果穗高度、规范用药、适时补救相结合。并且使用防治白腐病的药剂时,必须均匀周到,喷到位。

这些,也是2006年的防治白腐病成功经验:

(1)开花前后规范使用保护性杀菌剂的葡萄园,防治效果非常理想。

(2)在选择合适的药剂的基础上,注意谢花前后至套袋前(封穗期)的规范防治,并且注意喷药的质量和位置。

(3)特殊气候和修剪措施后的补充。

有关白腐病的总体情况,请参考本文中的附件3(葡萄白腐病)

4 个别地区或地块葡萄酸腐病发生严重的原因探讨和防治经验

葡萄酸腐病正在逐年加重,希望大家重视。

从2006年的情况看,酸腐病的发生严重的葡萄园主要是对酸腐病的认识不足,不知道如何防治,或知道如何防治但没有采取措施。

防治葡萄酸腐病,抓三个方面:不要把不同成熟期的葡萄种在同一个葡萄园内;不要在果实上造成伤口;在成熟期前后规范防治。

不要或减少在果实上造成伤口,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工作。造成果实伤口的原因很多:裂果、幼果期的药害、鸟害等。努力解决伤口问题,就奠定了防治葡萄酸腐病的基础。

成熟期前后规范防治,就是使用药剂。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应该使用2~3次针对葡萄酸腐病的药剂,这些药剂应该能兼治葡萄的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

有关酸腐病的总体情况,请参考本文中的附件4葡萄酸腐病。

5 葡萄灰霉病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大家感到防治灰霉病难度增大

作者今年特别关注葡萄灰霉病问题。几年来,葡萄上的灰霉病一直有加重的趋势,防治难度加大。通过这几年的了解、田间观察分析,作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对葡萄灰霉病认识不足,没有抓住防治灰霉病的关键时期。

2)药剂选择失误,没有从整体考虑时期、用药历史、气候、品种等综合因素。

有关葡萄灰霉病的总体情况,请参考本文中的附件5(葡萄灰霉病)

6 葡萄根瘤蚜有扩大危害的风险

详细内容参考本文中的附件6(葡萄根瘤蚜)

在此,想强调两点:

1)范围扩大的危险非常大。原因是情况不明。为什么不明?首先,全国虽然只有44万公顷(660万亩)的葡萄种植面积,但分布于祖国的大江南北、遍布各地,东起哈尔滨,西至霍尔果斯口岸;北自内蒙古,南达海南,并且我国有丰富的野生葡萄和葡萄属植物资源。所以,全面调查和了解葡萄根瘤蚜的疫情应该是一个比较长的阶段,需要大家继续共同努力。第二,葡萄根瘤蚜在地下,个体微小,很难被发现,认识葡萄根瘤蚜的人员比较少等,在客观上限制了很快摸清葡萄根瘤蚜疫情的条件。第三,有些对它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比如地方保护主义、对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等,从主体上限制了调查和了解情况的能动性,不利于掌握葡萄根瘤蚜的疫情。第四,现在农民的自由种植,使植保植检工作者很难找到葡萄地(非葡萄主产区),有时会有“葡萄地在哪呀?”的疑问。没有找到葡萄地,去那里调查疫情?

所以,疫情调查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工作,需要植保部门、全体葡萄种植者(企业、个人)、葡萄战线的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

2)我国葡萄根瘤蚜存在有翅型和完整生活史的风险。我们可能遇到巨大挑战。

附件1 葡萄霜霉病

霜霉病是世界上葡萄第一大病害,也是我国第一大病害。1878年之前,对霜霉病知之甚少。由于根瘤蚜的传播和危害,欧洲从美洲引进抗根瘤蚜苗木,导致霜霉病的传播到欧洲。1878年在法国的西南部发现霜霉病,1882年传遍法国,1885年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1885年法国人米亚尔代(P. M. A. Millardet)在波尔多地区发现波尔多液,不但成为控制霜霉病的有效措施,而且成为农药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春季、夏季多雨、潮湿的地区,比如欧洲、日本、新西兰、南非、阿根廷、澳大利亚东部以及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霜霉病发生严重。冬季和春季寒冷(没有雪)的地区,会抑制霜霉病发生。

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早落、早衰,影响树势和营养储藏(果实、枝条、根系),从而成为果实品质下降、冬季冻害(冬芽、枝条、根系)、春季缺素症、花序发育不良等的重要原因。霜霉病发生早,为害嫩梢,嫩梢扭曲、死亡;为害花序和小幼果,造成整个或部分花序(果穗)干枯、死亡,或(发病后用内吸性杀菌剂防治后)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加重或引起中期气灼病、后期干梗等。

1.1 症状

霜霉病可以危害、侵染葡萄的任何绿色部分或组织,但主要是叶片,也危害花序、花蕾、果实、新梢等。

叶片:霜霉病为害叶片,初期为细小、淡黄色、水浸状的斑点,而后在叶正面出现黄色或褐色、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病班,背面形成白色、密集、棉团状霉层。叶片的老化程度不同(嫩叶、中等、老叶)、被侵染的时间长短不同,正面病斑的颜色会有不同:油状浅黄、黄、红褐色;病斑的形状也有不同表现:没有边缘叶斑、发展为被叶脉限制的角斑状。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叶片焦枯、脱落。

花梗、果梗、新梢、叶柄:霜霉病为害果梗、花梗、新梢、叶柄,最初形成浅颜色(黄、浅黄色)水浸状斑点,之后发展为形状不规则的病斑,颜色变深,为黄褐或褐色。天气潮湿时,会在病斑上出现白色霜状霉层;天气干旱、干燥时,病部凹陷、干缩,造成扭曲或枯死。

花蕾、花、幼果:最初形成浅绿色病斑,之后颜色变深,呈深褐色。开花前后造成落花落果。大一些的幼果,感病初期,病斑颜色浅,为浅绿色,之后变深、变硬,随果粒增大形成凹陷病斑,天气潮湿时,也会出现白色霜状霉层;天气干旱、干燥时,病粒凹陷、僵化、皱缩脱落。

霜霉病最容易识别的特征,是白色的霜状霉层。

1.2 病原

引起葡萄霜霉病的病原菌是Plasmopara Viticola(Berk. et Curtis. )Berl et de Toni, 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单轴霉属真菌,是专性寄生菌。在寄主组织内的菌丝为管状、多核,直径为8~10微米,菌丝上有直径为4~10微米圆形吸器,吸器用褶皱伸入寄主的细胞膜。

无性阶段的孢子囊为其繁殖体。孢囊梗l~20枝成簇,从气孔伸出。孢囊梗无色、透明,呈单轴分枝,分枝处成直角,末端的小梗上着生孢子囊。孢子囊呈无色、单胞、倒卵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4~11(12~30×8~18)微米,顶部有乳头状突起。孢子囊在自由水(水滴、水膜)中产生1~10个具有双鞭毛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大小为6~8微米×4~5微米。游动孢子从孢子囊顶头(与着生处相对)或从乳头状突起的孔或直接穿孔,释放出来。游动孢子一般单核。游动孢子有两根鞭毛,在水中游动后会失去鞭毛(半小时左右),变为静止孢子,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寄主。

有性阶段产生卵孢子。霜霉病的卵孢子在初夏就可以形成,由菌丝顶端形成的雄配子囊和雌配子囊接触融合形成。卵孢子的直径一般20~120微米,由皱折的细胞壁(比较厚)和双层膜包被,褐色。卵孢子一般在病叶上(在老病叶上)形成,偶尔在其它病组织中也可以形成。第二年的春天,在自由水中卵孢子萌发,产生1个(偶尔2个)细长的芽管,芽管直径2~3微米,但长度变化比较大,在芽管的顶端形成一个梨形的孢子囊。这个孢子囊大小为28微米×36微米左右,能产生30~56个游动孢子。

1.3 侵染循环和发病规律

霜霉病病菌越冬与初期侵染: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在冬季温暖的地区或年份,可以以菌丝在芽或没有落的叶片上越冬。卵孢子越冬的存活量(几率)与土表面的湿度有直接关系,而温度对存活影响不大。冬季雨雪多、大雪覆盖的地区和年份,霜霉病越冬基数高。卵孢子在自由水(水滴、水膜、水中)中,温度达到11℃时萌发,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通过雨水飞溅传播到葡萄上,成为春天的最初传染源。孢子由气孔侵入寄主组织,经潜育期发病,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孢囊梗、孢子囊的形成,需要至少4小时的黑暗条件、95%~100%的湿度,并且只能从气孔中长出来。孢子形成的最佳温度为18℃~22℃。孢子囊自孢囊梗上分离需要高湿度。孢子囊借助风飞落到叶片,并在自由水中萌发(最适温度为22℃~25℃)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游动到气孔,脱去鞭毛,成为静止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寄主。在合适条件下,游动孢子从萌发到侵入一般不会超过90分钟。

孢子囊一般在晚上形成,并且在阳光下几小时内就失去活性,所以,霜霉病的侵染一般发生在早晨。自侵染到发病(出现症状)需要4天,但由于叶片的老化程度不同、品种不同、温度和湿度不同,出现症状前的潜育期长短会有区别,一般为4~13天,甚至超过20天。

霜霉病的发生及发生程度是由湿度和水分决定的。任何使水分和湿度增加的因素,都会导致霜霉病发生。潮湿的冬天,紧接着为潮湿的春天,连接上夏天的雨水,霜霉病发生早、严重。因为潮湿的冬天卵孢子越冬基数(成活率)高;潮湿的春天导致发生早、进一步发展、在果园内的传播;夏季的雨水不但提供了爆发的条件,而且会刺激新梢、幼叶的生长和组织含水量的增加,使植株更加感病(抗病性降低),从而导致病害流行和大爆发。温度对霜霉病的影响不是决定因子,霜霉病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2~25℃,一般在10~30℃,高于30℃或低于10℃都会抑制霜霉病的发生。

1.4 防治方法

任何降低湿度和水分、减少病原的措施,都能减少或降低霜霉病的发生或发生几率,包括完善的排涝体系、清园措施和田间卫生(处理落叶和病残组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叶幕,通风透光性良好;夏季控制副梢量等)等具体措施。虽然这些措施非常重要和必要,但是不能保证控制霜霉病,所以,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优秀药剂有:

1)保护性杀菌剂 (1)78%科博:目前最好的保护性杀菌剂。使用剂量600~900倍。在病害的关键期,如雨季,使用2~3次;在病害危害的关键点,如花序分离期、落花后使用;见到病斑后与内吸性药剂混合使用或使用内吸性后再使用。使用间隔:10天左右1次。(2)波尔多液:最普通、最廉价的杀菌剂。使用1∶0.5~1∶200~240倍。套袋葡萄套袋后、大幼果期、葡萄采收后等可以使用。雨季8天1次;干旱时15~20天1次。(3)80%必备:使用400~500倍,开花前后、雨季都可以使用。(4)50%福美双:600~800倍,发芽前可以使用;(耐药品种)发芽后到花序分离可以使用;使用套袋葡萄套袋后、采收后使用。(5)80%喷克(或42%喷富露600倍):800倍,开花前、开花后使用。需要混合使用时,使用喷克优势明显。(6)80%代森锰锌:600~800倍,大幼果期或采收后使用。(7)霜脲氰:一般是与代森锰锌混配的72%或36%可湿性粉剂,也有25%或50%纯的霜脲氰可湿性粉剂。霜脲氰具有渗透性,在药剂喷洒到的地方,能进入葡萄植株内部,杀菌和抑菌。72%霜脲氰锰锌使用800~1000倍。但目前由于抗药性的产生,有些地区使用500倍左右才能得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内吸性杀菌剂 (1)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商品名称科克: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667平方米使用量为50克(制剂),可以3500倍,均匀周到喷药,也可以利用优异的内吸性药,使用800倍(使用比较少的药液)。(2)氟吗啉:与代森锰锌的混配制剂,制剂为6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667平方米使用剂量120克制剂,一般使用1200~1500倍。(3)缬霉威:66.8%缬霉威锰锌可湿性粉剂,使用700~1000倍。(4)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恶霜灵、苯霜灵、呋酰胺等。是霜霉病的特效内吸治疗性药剂,但在1981年在法国、南非等地发现抗药性,在我国也开始产生严重的抗药性。甲霜灵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因为抗药性的发展严重被取消(单剂)登记的杀菌剂。可以与喷克等保护性杀菌剂混合使用,减缓抗性产生、增加药效,比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使用600倍。(5)三乙磷酸铝(乙磷铝、疫霜灵),80%可湿性粉剂,使用600倍。(6)霜霉威:72.2%水剂,使用剂量为1000倍左右。

搞好田间卫生、栽培上的“降低湿度”措施、雨季和湿度较大的时期的规范防治,是防治、控制霜霉病根本方法。防治霜霉病应注意的关键点:

第一,要搞好田间卫生。秋季或冬季修剪后,把枯枝、修剪下的枝条、烂叶、落叶收集到一起,发酵堆肥(或用其它方法处理)。

第二,雨季要进行规范防治,即10天左右使用1次杀菌剂,一般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

第三,霜霉病发病初期,一般先形成发病中心。对发病中心重点防治。

第四,根据地域和气候的情况,确定化学防治策略和重点。冬季雨雪比较多的地区,发芽后至开花前,是重点防治时期之一;冬季干旱、春季雨水多,要注意花前、花后的防治;一般情况,应注意雨季、立秋前后的防治。

第五,喷洒药剂要均匀、周到,尤其是使用没有内吸传导的药剂时。喷药的重点部位是叶片的背面,但同时要注意开花前、后喷洒花序和果穗。

第六,在北方葡萄产区的立秋前后,或发现霜霉病时,应使用1~2次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混合或交替使用。

附件2 葡萄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在成熟期或成熟后为害葡萄,是我国重要病害之一。美国于1891年最先报道此病害,之后在世界很多地区发现,尤其是欧洲葡萄(V. labrusca)、美洲葡萄(V. vinifera)和圆叶葡萄(V. rotundifolia)种植的地区。从世界范围看,葡萄炭疽病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区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不同,但近些年圆叶葡萄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在我国,南方产区(黄河以南,尤其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发生比较普遍,有些年份非常严重;北方地区(河北、东北、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北部)发生轻微,造成危害的年份很少;西部地区,如新疆、甘肃、宁夏等,很少或几乎没有炭疽病。

炭疽病病菌不但侵染葡萄,而且为害苹果、芒果,也危害柑橘、桃、梨、山楂、枣、柿、板栗、无花果、木薯、番木瓜、腰果、咖啡、可可、胡椒、油菜、油桐、油橄榄、黄麻、剑麻、茶、枸杞、橡胶、杉木、番茄、罂粟等作物,主要造成腐烂,也有叶斑等症状。

2.1 症状

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穗轴、当年的新枝蔓、叶柄、卷须等绿色组织。病菌侵染果粒:在幼果期,得病果粒表现为黑褐色、蝇粪状病斑,但基本看不到发展,等到成熟期(或果实呼吸加强时)发病;成熟期或成熟的果实得病后,初期为褐色、圆形斑点,而后逐渐变大并开始凹陷,在病斑表面逐渐生长出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小黑点变为小红点(肉红色),肉红色是类似于粉状的黏状物,为炭疽病的分生孢子团,这是炭疽病的典型症状。有雨水时,分生孢子传播,再侵染其它健康果实。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半个或整个果面,果粒软腐,或脱落或逐渐干缩形成僵果。我国有报道,炭疽病可以在穗轴或果梗上形成褐色、长圆形的凹陷病斑,影响果穗生长,发病严重时造成干枯,影响病斑以下的果粒生长(失水干枯或脱落)。

穗轴、当年的新枝蔓、叶柄、卷须得病,一般不表现症状,在第二年有雨水时产生分生孢子盘,并释放分生孢子成为最主要的侵染源。据报道,在菲律宾等国家,炭疽病可以在叶片上形成病斑、在枝条上形成溃疡性病斑;在我国,在叶柄、叶脉、穗轴、卷须上,可以形成病斑,也能产生分生孢子。

2.2 病原

炭疽病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Penz. & Sacc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刺盘孢属,称为“盘长孢状刺盘孢”。分生孢子盘产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分生孢子盘排列一圈,为圆形,随着病斑的扩展,成为多个“圆圈”,为轮纹状排列。分生孢子盘释放黏状、肉红色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无色,微米单胞,圆桶状或棍棒形,大小为12~26微米×3.5~4微米;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有滴状斑点,圆形或椭圆形,有的略弯曲,大小变化比较大,一般10.3~21微米×3.3~6微米。

有性阶段Glomerella cinggulata (Ston.)Spauld et Schrenk,属于子囊菌,核菌纲,球壳菌目,疔座霉科,小丛壳属,称为“围小丛壳”。围小丛壳的子囊壳聚生,在病斑上排列为轮纹状,瓶形,深褐色,直径125~320微米,子囊棍棒形,无柄,55~70微米×9~16微米,壁可消解。子囊孢子椭圆形,略弯,无色,单孢,12~28微米×3.5~7微米。在自然条件下没有在葡萄上发现有性阶段。

2.3 侵染循环和发病规律

葡萄炭疽病病菌主要以菌丝在当年的绿色枝条(一般是结果母枝)上越冬,病枝条与健康枝条没有区别。病菌一般在皮层中,并且靠近节、叶柄痕迹、果柄处等部分比较多。残留在葡萄架或植株上的病果穗、穗轴、卷须、叶柄等,也是病原菌越冬的场所,成为第二年病原菌的来源。带病菌的枝条被水湿润后,开始形成孢子;孢子的形成与温度有关:10~35℃形成,最适温度为25~28℃; 25℃时需要9小时、20℃需要24小时、14℃需要38小时,形成分生孢子;25℃36小时形成的分生孢子开始大量增加。

一般情况下,在经常发生炭疽病的葡萄园,上年的枝条、与枝条相连接的绿色部分(卷须、叶柄、果穗柄)、病果穗和病果粒,是第二年的侵染病菌来源。

葡萄炭疽病有两个侵染过程:

第一,带病的越冬组织(比如枝条、卷须等)经过水(雨水)充分润湿后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着雨水飞溅,传播到新梢、叶片、叶柄、卷须、果柄、果实上,并造成侵染。对于果粒,孢子在果粒表面萌发,芽管先端生长出附着孢,10天后附着孢上的菌丝通过角质层进入皮层细胞,直接侵入。除果实外,其它组织基本不发病,成为下一年的病原。这种侵染,一般在春季或雨季完成。

第二,被侵染的果实,在幼果期一般不发病,出现小黑点状病斑,等到成熟期发病;如果果实已经着色或成熟,侵入后经过6~8天的潜伏期表现症状。表现症状的葡萄粒,出现小黑点,而后产生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团或块,借雨水飞溅、流出的果汁、昆虫等传播到健康果粒或枝条等。

对于春季和初夏雨水多的地区,或晚熟品种,两个侵染过程发生的时间不同。第一个侵染过程发生时间早,侵染的枝条、卷须、叶柄等成为第二年的病原;被感染的果粒,成为转色或成熟期发病基数;第二个过程,是已经被侵染的果粒成熟期发病,继续造成侵染和传播。所以,防治的关键是抓住第一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主要发生在开花前和幼果期。

对于春季和初夏干旱的地区(而中后期雨水多),或早熟、中熟品种,会造成两个侵染过程发生的时间重叠,增加了防治炭疽病的难度。但是,开花前、后是最重要的防治时期。

炭疽病与雨水的多少和时间有直接的关系。每次降雨,如果枝条的湿润时间足够,都会造成分生孢子的产生和传播。

同时,水分是炭疽病侵入葡萄的条件。连续湿润7~12小时,炭疽病菌能在果穗或果粒上完成侵入;连续湿润9小时,带菌的枝条上可以产生分生孢子。如果分生孢子传播到果粒或果穗,高湿度也能造成病菌的侵入。

炭疽病的发生和发生程度,与栽培措施有关。这种关系来源于:栽培措施是否增加了果穗周围的湿度和增加了病菌的传播。增加湿度、增加传播的栽培措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减少湿度、减少传播机会的栽培措施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不同的品种抗性不同。据资料记载,刺葡萄等品种比较抗炭疽病;意大利、巨峰、红富士、黑奥林等品种抗性中等;贵人香、长相思、无核白、白牛奶、无核白鸡心、葡萄园皇后、玫瑰香、龙眼等品种比较敏感

2.4 防治方法

田间卫生是防治炭疽病的基础。具体做法就是把修剪下的枝条、卷须、叶片、病穗和病粒,清理出果园,统一处理,不能让它们遗留在田间。这种工作是会大大减少田间的越冬病菌数量,是防治炭疽病的第一个关键。

如果田间卫生比较彻底,那么“结果母枝”就是唯一的带病体。阻止“结果母枝”分生孢子的产生和传播,是防治炭疽病的第二个关键。首先,阻止病菌侵染当年的绿色部分,包括枝条、卷须、叶柄等;其次,对落花前、后的果穗、果粒提供特殊的保护和把传播到果粒上的分生孢子杀灭。具体就是花前、花后规范使用杀菌剂,尤其是开花前后有雨水的葡萄种植区。

对于套袋栽培的葡萄,套袋前对果穗进行处理,是非常有效的防治措施。

所以,防治炭疽病的关键是:在田间卫生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前期有雨水时的防治措施,而后注意套袋前的处理,还要注意转色期和成熟期的保护。

防治葡萄炭疽病的优秀药剂有:

1)保护性杀菌剂 (1)78%科博:目前最好的保护性杀菌剂之一。使用剂量600~800倍。在花序分离期使用1次,落花后至封穗前可以使用1~3次。(2)80%喷克:800倍,任何时期都可以使用,但开花前、开花后使用更有优势。在封穗前,喷克与内吸性杀菌剂混合使用1次,是炭疽病化学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3)50%福美双:600~800倍,在花序展露期、大幼果期(封穗前)可以各使用1次。(4)80%必备:400~600倍,因必备在欧洲是生产有机食品认证的杀菌剂,是后期控制炭疽病的最有优势和潜力的品种。(5)80%代森锰锌:600~800倍,大幼果期可以使用。据调查,花前花后使用易造成药害,应注意。(6)42%喷富露SC:400~600倍。是最不容易产生药斑的优秀杀菌剂之一,在后期使用有明显优势。(7)其它有效药剂:80%炭疽福美600~800倍;80%福美锌800倍;65%代森锌600~800倍;其它进口代森锰锌类如新万生、山德生等。

2)内吸性杀菌剂 (1)50%多菌灵:600倍;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花前或花后使用,共使用1~2次,可以与喷克等混合使用。(2)10%美铵:600倍,对炭疽病防治效果优异。对葡萄安全性好、对果面没有污染、分解快,特别适合结果期后期使用,但持效期短,一般5天左右需要重新使用。(3)溴菌清:是防治炭疽病的优秀药剂,有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等剂型,但是在巨峰、藤稔等厚皮品种,红地球、无核白、美人指等薄皮品种上要慎重使用(容易产生药害)。(4)10%苯醚甲环唑(或20%苯醚甲环唑2000~3000倍):1000~1500倍;(5)22.2%戴挫霉:是炭疽病的特效药剂,套袋前1200~1500倍处理果穗。

2.5 防治炭疽病应注意的关键点

第一,要搞好田间卫生,把修剪下来的枝条、叶片、病果粒、病果梗和穗轴收集到一起,清理出田间,集中处理(如发酵堆肥、高温处理等)。

第二,发芽后到花序分离,应根据雨水使用药剂。如果雨水多,应使用2~3次药剂,可以选择80%必备400倍、80%福美双600倍等药剂。喷药重点部位是“结果母枝”,其次是新梢、叶柄、卷须。

第三,开花前、落花后至套袋前,结合防治其它病害进行规范防治,是防治炭疽病的最关键措施。可以根据雨水的情况,调整规范性防治措施。比如开花前的规范措施:花序分离期使用78%科博800倍、开花前使用50%多菌灵600倍或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在防治其它病害的同时可以很好地防治炭疽病。

套袋前,用合适的药剂(比如22.2%戴挫霉1200~1500倍)处理果穗,是套袋葡萄的关键措施。

第四,转色期和成熟期,严格监测、适时保护。药剂以波尔多液、必备、喷富露、美铵为主:套袋葡萄以波尔多液、必备为主;不套袋葡萄以喷富露、美铵、必备为主。

第五,炭疽病比较严重时的紧急处理。如果果园出现比较严重的炭疽病,证明该生产季节以前防治措施的失败,并且要采取紧急措施。采取的紧急措施必须保证食品安全。目前作者了解的、可以使用于后期的葡萄园药剂并不多,建议如下:首先剪除发病严重的果穗或果穗上的个别病粒,而后立即使用1次10%美铵400倍,4~5天后再使用1次,5天后使用1次80%必备400倍。可以根据采收期决定使用的药剂和次数。

附件3 葡萄白腐病

葡萄白腐病于1878年在意大利最早被描述。葡萄白腐病在世界上分布与葡萄分布基本一致,有葡萄的地区都有白腐病。在欧洲,由于白腐病的大发生与冰雹的发生有直接联系,被称为冰雹病害。在我国,葡萄白腐病普遍发生,被称为葡萄的四大病害之一。白腐病的流行或大发生,会造成20%~80%的损失。冰雹或雨后(长时间)的高湿度结合温暖的温度(24~27℃),能造成白腐病的流行。

3.1 症状

白腐病主要为害穗轴、果粒和枝蔓,也为害叶片,但常见和典型的症状是在果穗上。一般穗轴和果梗先发病,而后侵染果实。对于篱架或结果部位低的葡萄,靠近地面的葡萄首先得病。果梗或穗轴上被侵染,首先为浅褐色、边缘不规则、水渍状病斑,以后向上、下蔓延。

气候适宜,一般3~5天可以到达果粒,得病的果梗或穗轴为褐色软腐。通过果梗到达果粒后,果粒从基部发病,表现为淡色软腐,整个果粒没有光泽;而后全粒变为淡淡的蓝色透粉红的软腐;而后出现褐色小脓包状突起,在表皮下形成小粒点(分生孢子器),但不突破表皮。成熟的分生孢子器为灰白色的小粒点。分生孢子器的形成,会导致空气的流入,使果粒表现发白,再加上分生孢子器为灰白色,所以这种病害被称为白腐病。气候适宜还会导致病斑向上蔓延,从果梗或分穗轴蔓延到主穗轴时,会造成大部分或整个穗的腐烂。

白腐病通过果梗自动侵入果粒时,果粒会逐渐变为淡淡的蓝色透粉红。在潮湿的条件下逐渐产生分生孢子器;如果气候干燥,白腐病菌在果实内部的种子表面扩展。病果粒脱落在田间,成为以后的病原。

白腐病侵染穗轴后,尤其是主穗轴,遇到干旱天气,在病斑下部会迅速干枯,使下部的果实萎蔫、不成熟、没有光泽。这种情况下不会在果实上形成分生孢子器,因为病菌还没有侵入到果实,但可以在穗轴上病菌侵入点找到分生孢子器。这种症状总体上看与缺钙或缺锰等营养性、生理水分失调等生理性病害类似,比较难区分。

白腐病为害枝条,一般是没有木质化的枝条,所以,当年的新枝蔓易受害。枝蔓的节、剪口、伤口、接近地面的部分是受害点。枝蔓受害形成溃疡型病斑。开始,病斑为长形、凹陷、褐色、坏死斑,之后病斑干枯、撕裂,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纵列成麻丝状。在病斑周围,有愈伤组织形成,会看到病斑周围有“肿胀”,这种枝条易折断。如果病斑围绕枝蔓一圈,病斑上部的一段枝条“肿胀”变粗,最后,上部枝条枯死。枝条上的病斑可以形成分生孢子器。据报道,幼苗、嫁接苗砧木、种植后第一年葡萄的枝蔓易受白腐病危害。

白腐病极少危害叶片。叶片受害与结露有关。白腐病孢子通过水孔或伤口进入叶片,所以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病。开始为淡褐色、水渍状,沿叶缘或叶尖向内发展,最先发病的颜色较深,发病晚的颜色较浅,所以,病斑类似于同心轮纹状。在叶片上也可以形成分生孢子器。

3.2 病原

白腐病病菌Coniella diplodiella (Speg.)Petrak & Sydow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孢目,垫壳孢属。同名病菌Coniethyrium diplodiella (Speg.) Sacc.,和 Phoma diplodiella Speg.。有性阶段属于子囊菌Charrinia diplodiella Viala & Ravaz。虽然发现有性阶段,但并没有证据证明有性阶段是生活史的一部分。

白腐病菌的营养菌丝为白色,宽12~16微米,有分枝,分枝多。营养菌丝形成附着孢、吸器。菌丝经常出现交叉,并形成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器在表皮下形成,成熟的分生孢子器为球形或扁球形,直径在100~150微米。

分生孢子梗单孢、不分枝,淡褐色。分生孢子单孢,半透明或淡褐色,大小为8~16微米×5~7微米,标准形状为类似于船形,但一般是椭圆形或卵圆形。分生孢子在充满黏性体液中,通过分生孢子器的小孔挤压释放出来。

3.3 侵染循环和发病规律

白腐病病菌的侵染循环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比较短的寄生阶段、在果园土壤中比较长的休眠阶段。

病菌以分生孢子或分生孢子器存在于土壤中,葡萄园的土中含有白腐病的分生孢子。在白腐病经常发生的果园土壤中,1克土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分生孢子。雨水和冰雹造成的泥水飞溅、农业操作中造成的尘土飞扬,都会把分生孢子传播到果穗上,并且下雨时,白腐病的分生孢子会借助枝蔓上的雨水向下流动,利用表面张力向上传播。白腐病的分生孢子不能直接侵入果实,但可以通过皮孔或直接侵入穗轴和果梗。侵入果实需要通过伤口,最主要是冰雹造成的伤口;尘土飞扬造成的伤口、病虫害造成的伤口等,也可以成为白腐病的侵入的通道。冰雹不但会造成伤口,而且引起泥水飞溅、传播孢子,会引起白腐病的大发生,所以在欧美等国家或地区,把白腐病称为“冰雹”病害。冰雹虽然是白腐病大爆发最主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分生孢子通过皮孔直接侵入穗轴或果梗,照样可以造成巨大的损失。

葡萄伤口外流的汁液及果穗上水滴中,都会有丰富的葡萄分泌物。在汁液或水滴中,几小时内白腐病的分生孢子就可以萌发。24~27℃孢子会很快萌发和侵入;低于15℃,病菌几乎不能侵入和发展;高于34℃,病害发展会非常慢。冰雹后24~48小时的高温度或低于15℃,基本上不会造成白腐病的发生;如果冰雹过后温度在24~27℃,白腐病会很严重。病菌的侵入,基本上在3~8天之间完成,时间长短与侵入位置(果粒最快、果梗和穗轴次之、枝蔓最慢)、侵入的方式(通过伤口快、直接侵入慢)、温度、湿度等有关。

得病的枝条、果梗、穗轴、果粒等散落田间,会成为今后的传染源。这时,病菌开始了一个比较长的休眠期。分生孢子器可以产生成千上万个分生孢子,这些分生孢子在2~3年内具有活性,可以侵入葡萄造成白腐病。干燥的分生孢子器在15年之后照样能释放具有侵染活力的分生孢子。经常发生白腐病的果园,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分生孢子,一般情况下,每克表层土中含有300~2000个分生孢子。

冰雹、暴风雨天气,是白腐病流行的最主要条件;如果分生孢子已经传播到果穗上,潮湿(雨)和温暖的天气成为发生的条件。

3.4 防治方法

减少白腐病病原数量是防治白腐病的基础。具体做法就是把病穗、病粒、病枝蔓、病叶带出果园,统一处理,不能让它们遗留在田间。这种工作是日常性的、长期的,必须坚持做好。

阻止分生孢子的传播,是防治白腐病的关键。首先,不让白腐病的分生孢子传播到葡萄树上,尤其是果穗上,包括:出土上架后或发芽前,使用药剂杀灭枝蔓上的病菌;高架栽培(如棚架);阻止尘土飞溅、飞扬(例如葡萄园种草、覆草栽培等)。其次,对果穗提供特殊的保护、把传播到果穗上的分生孢子杀灭,具体就是花前、花后规范使用杀菌剂。再次,特殊天气状况(冰雹、暴风雨)后,及时喷洒药剂,出现冰雹后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有伤口的时期、有适合白腐病发生的条件,并且在病菌孢子存在的条件下,尤其是冰雹后,必须使用杀菌剂,比如喷克、科博、克菌丹、福美双等保护性杀菌剂,或稳歼菌、烯唑醇、戴挫霉等内吸性杀菌剂。一般冰雹后12~18小时使用农药。据有关资料,冰雹后12~18小时使用克菌丹,防治效果在75%以上;如果21小时使用,防治效果为50%;超过24小时,基本没有防治效果。所以,冰雹过后必须及时使用药剂。

因为病菌的来源是土壤,所以可以处理土壤减少白腐病的发生。比如使用50%福美双:1份福美双配20~50份细土,搅拌均匀后,均匀撒在葡萄园地表,也可以重点在葡萄植株周围使用。

防治葡萄白腐病的优秀药剂有:

1)保护性杀菌剂 (1)78%科博:目前最好的保护性杀菌剂之一。使用剂量600~800倍。在花序分离期使用1次,落花后至封穗前可以使用1~3次。(2)80%喷克(或42%喷富露600倍):600~800倍,开花前、开花后都可以使用。在封穗前,喷克与内吸性杀菌剂混合使用1次,是白腐病化学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3)50%福美双:600~800倍,在花序展露期、大幼果期(封穗前)可以各使用1次。(4)80%必备:400~600倍,杀灭白腐病孢子。(5)80%代森锰锌:600~800倍,大幼果期可以使用。(6)其它有效药剂:80%炭疽福美600~800倍;80%福美锌800倍;65%代森锌600~800倍;其它进口代森锰锌类如新万生、山德生等。据调查,有些药剂在花前花后使用易造成药害,应注意。

2)内吸性杀菌剂 (1)40%稳歼菌乳油(氟硅唑),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667平方米使用量为15克(制剂),也可以8000~10000倍(不能低于8000倍)使用。2~3叶期可以直接使用;葡萄封穗前与保护性杀菌剂如喷克混合使用,均匀周到喷药;白腐病发生后,剪除病果梗、果粒,使用稳歼菌8000倍喷果穗。(2)10%苯醚甲环唑WDG(或20%苯醚甲环唑),内吸性好对葡萄安全,发病后使用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或20%苯醚甲环唑3000倍)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3)12.5%烯唑醇:内吸性杀菌剂,使用浓度2500~4000倍(不能低于2500倍,个别品种使用3500倍以上,注意不同品种间有差异)。使用时期与稳歼菌相同。(4)50%多菌灵600倍;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花前、花后使用1~2次,可以与喷克等混合使用。(5)25%戴挫霉,套袋前1200~1500倍处理果穗。(6)30%爱苗:是丙环唑与苯醚甲环唑的复配产品,对白腐病有效,可以作为芽前喷干枝的药剂。使用浓度3000倍。

3.5 防治白腐病应注意的关键点

第一,要搞好田间卫生,把病果粒、病果梗和穗轴、病枝条收集到一起,清理出田间,集中处理(如发酵堆肥、高温处理等)。

第二,出土上架后(南方地区发芽前),对枝蔓进行药剂处理。以前,习惯上使用五氯酚纳+石硫合剂。五氯酚纳已被禁用,所以建议如下:干旱地区使用石硫合剂;发芽前后雨水多的地区或年份,芽前使用必备400倍+50%福美双600倍,也可以芽前使用福美双、芽后使用必备;白腐病发生比较重的地区或地块,芽前使用福美双、芽后使用1次稳歼菌或爱苗、3~6叶期使用1次必备400~600倍。

第三,落花后至封穗前的规范防治。一般情况下,落花后至封穗前对于很多病害是关键性防治时期。在这一时期,规范保护也是防治白腐病的关键,要结合使用1次内吸性杀菌剂。套袋葡萄,套袋前一般使用3次左右杀菌剂。套袋前或封穗期用25%戴挫霉1200~1500倍喷果穗或浸果穗。

第四,特殊天气(冰雹、暴风雨)后的紧急处理。出现特殊天气,必须喷洒药剂。12小时左右,使用保护性杀菌剂;18小时以后,可以使用保护性+内吸性药剂。

第五,发现白腐病后的处理。如果果园出现白腐病,首先剪除病粒、病穗等,而后用稳歼菌或苯醚甲环唑等,处理梳理后的果穗。

附件4 葡萄酸腐病

葡萄酸腐病,近几年在我国已成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很多人把酸腐病与炭疽病或白腐病相混淆,使用防治炭疽病或白腐病的药剂,不但没有防治效果,照样造成果实的腐烂,而且增加了成本、威胁食品安全(农药残留超标)。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并依据近5年的实际观测和试验,介绍一下葡萄酸腐病,供葡萄种植者正确防治酸腐病的参考,同时供各位同行商榷和指正。

在我国发生危害的历史调查:1999年,在山东烟台,作者首次在国内见到酸腐病。当时,由于作者对酸腐病比较陌生,没有足够重视,但开始搜集资料。2000年,作者开始对葡萄酸腐病进行了调查,发现酸腐病在我国的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天津等地普遍发生,有些葡萄园损失非常大,达损失80%;2004年有几个葡萄圆全军覆没。我们对品种间的发病差异情况进行了观测,发现品种间对酸腐病的抗病性有较大差异。

4.1 酸腐病的症状

酸腐病是后期病害,基本上是果实成熟期的病害。为害最早的时期,是在封穗期之后。酸腐病的症状可以用六句话来概括:1、有烂果,即发现有腐烂的果粒;套袋葡萄,如果在果袋的下方有一片深色湿润(习惯称为“尿袋”),就表明该果穗上有酸腐病;2、有类似于粉红色的小蝇子(醋蝇,长4毫米左右)出现在烂果穗周围;3、有醋酸味;4、正在腐烂的果粒,在烂果内,可以见到灰白色的小蛆;5、果粒腐烂后,腐烂的汁液流出,会造成汁液经过的地方(果实、果梗、穗轴等)腐烂;6、果粒腐烂后干枯,干枯的果粒只是果实的果皮和种子。

4.2 酸腐病的危害

果实腐烂、降低产量;果实腐烂造成汁液流失,造成无病果粒的含糖量降低;鲜食葡萄受害到一定程度,即使是无病果粒,也不能食用;酿酒葡萄受酸腐病危害后,汁液外流会造成霉菌滋生,干物质含量增高(受害果粒腐烂后,只留下果皮和种子并干枯),使葡萄失去酿酒价值。

4.3 酸腐病的发病条件

首先是有伤口,机械伤(如冰雹、风、蜂、鸟等造成的伤口)或病害(如白粉病、裂果等)造成的伤口;其次是导致果穗周围和果穗内的高湿度(雨水、喷灌和浇灌等造成的湿度大的空气、叶片过密造成的高湿度等);再次是醋蝇的存在。此外,树势弱会加重酸腐病的发生和危害。

4.4 发病规律

酸腐病是真菌、细菌和醋蝇联合为害。严格讲,酸腐病不是真正的一次病害,应属于二次侵染病害。首先是由于伤口的存在,从而成为真菌和细菌的存活和繁殖的初始因素,并且引诱醋蝇来产卵。醋蝇身体上有细菌存在,爬行、产卵的过程中传播细菌。

引起酸腐病的真菌是酵母菌。空气中酵母菌普遍存在,并且它的存在被看作对环境非常有益,起重要作用。所以,发生酸腐病的病原之一的酵母菌的来源不是问题。

引起酸腐病的另一病原菌是醋酸菌。酵母把糖转化为乙醇,醋酸细菌把乙醇氧化为乙酸;乙酸的气味引诱醋蝇,醋蝇、蛆在取食过程中接触细菌,在醋蝇和蛆的体内和体外都有细菌存在,从而成为传播病原细菌的罪魁祸首。

醋蝇是酸腐病的传病介体。传播途径包括:外部(表皮)传播,即爬行、产卵过程中传播病菌;内部传播,病菌经过肠道后照样能成活,使醋蝇具有很强的传播病害的能力。

醋蝇属于果蝇属昆虫,据报道,世界上有1000种醋蝇,其中法国有30种,是酸腐病的传病介体。一头雌蝇一天产20粒卵(每头可以产卵400~900粒卵);一粒卵在24小时内就能孵化;蛆3天可以变成新一代成虫。由于繁殖速度快,醋蝇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的能力非常强,一般1种农药连续使用1~2个月就会产生很强的抗药性。

在我国,作为酸腐病介体醋蝇的种类及它们的生活史还不明确。从国外有关资料上看,首先有伤口,而后醋蝇在伤口处产卵并同时传播细菌,醋蝇卵孵化、幼虫取食同时造成腐烂,之后醋蝇指数性增长,引起病害的流行。

品种间的发病差异比较大,说明品种对病害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巨峰受害最为严重,其次为里扎马特、酿酒葡萄(如赤霞株)、无核白(新疆)、白牛奶(张家口的怀来、涿鹿、宣化)等发生比较严重,红地球、龙眼、粉红亚都蜜等较抗病。不管品种如何,危害严重的果园,损失在30%~80%,甚至全军覆没。

品种的混合栽植,尤其是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混合种植,会增加酸腐病的发生。据作者观测和分析:酸腐病是成熟期病害,早熟品种的成熟和发病,为晚熟品种增加醋蝇基数和提高两种病原菌的菌势提供了条件,从而导致晚熟品种酸腐病的大发生。

4.5 防治方法

防治原则:以防病为主,病虫兼治。

药剂的筛选原则:(1)同时能防治真菌、细菌;(2)能与杀虫剂混合使用;(3)因为酸腐病是后期病害,必须选择能保证食品安全的药剂。

具体防治措施和方法:

4.5.1 栽培措施

尽量避免在同一果园种植不同成熟期的品种;增加果园的通透性(合理密植、合理叶幕系数等);葡萄的成熟期不能(或尽量避免)灌溉;合理使用或不要使用激素类药物,避免果皮伤害和裂果;避免果穗过紧(使用果穗拉长技术);合理使用肥料,尤其避免过量使用氮肥等。

4.5.2 化学防治措施

早期防治白粉病等病害,减少病害伤口;幼果期使用安全性好的农药,避免果皮过紧或果皮伤害等。这些防治措施对酸腐病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成熟期的药剂防治是防治酸腐病的最为重要途径。根据法国的资料和我们近3年的农药筛选,目前使用80%必备和杀虫剂配合使用杀虫剂,是目前酸腐病的化学防治的唯一办法。自封穗期开始使用3次必备,10~15天1次。80%必备使用400倍,使用量667平方米一般为400~600克制剂(如果注意重点喷洒穗部,200克可以有效控制酸腐病)。杀虫剂的选择:选择低毒、低残留、分解快的杀虫剂,这种杀虫剂要能与必备混合使用,并且1种杀虫剂只能使用1次。可以使用的杀虫剂有10%歼灭乳油(3000倍)、50%辛硫磷(1000倍)、80%或90%敌百虫1000倍等。

发现酸腐病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剪除病果粒,用80%必备400倍+10%歼灭3000倍涮病果穗。对于套袋葡萄,处理果穗后套新袋,而后整体果园使用(立即喷)1次触杀性杀虫剂。

4.6 结束语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农学院1984年编写出版的《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一书中,就介绍了酸腐病(sour rot),被划分到次生或二次侵染病害,属于穗部病害(bunch rot)。法国有关资料称酸腐病为 acid rot,近十几年在法国已成为重要病虫害之一,如果防治不利,可造成30%~80%的损失。在我国,葡萄酸腐病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希望葡萄界的同仁和广大葡萄种植者高度重视葡萄酸腐病。

附件5 葡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在世界上的任何葡萄园都可以发现。在葡萄根瘤蚜传入欧洲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葡萄灰霉病被当做二次侵染性病害,但之后随着嫁接栽培的流行,葡萄灰霉病危害加重,才引起大家的关注并重新考虑和研究它。

温暖或凉爽的气候条件,但是湿度比较大时,非常有利于葡萄灰霉病的发生。

葡萄灰霉病侵染葡萄,在产量和品质上都会造成影响,包括由于穗轴的干枯造成没有成熟的果穗或部分果穗的脱落,或干枯、缩水。但是造成的危害因葡萄的用处不同而有差别。对于鲜食葡萄,不但造成产量降低,而且在葡萄的储藏、运输过程中继续腐烂,成为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葡萄腐烂的罪魁祸首;对于酿酒葡萄主要是影响质量,因为灰霉病的感染造成葡萄中营养成分的生理生化的变化:病菌把葡萄糖和果糖转化成丙三醇和葡萄糖酸,病菌还产生一些酶,这些酶促使酚类物质(产生果香和酒的香气)氧化,破坏香气。病菌还分泌多聚糖,比如β-葡聚糖,造成酒体浑浊,澄清度下降。混杂或含有灰霉病病果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有怪味或味道欠佳,并且容易被氧化和被细菌感染,也不容易存放,影响葡萄的陈酿和年份。

但是,对于一些品种,比如赛美容,在一些特殊地区的秋天的特殊气候条件下,灰霉病的侵染可以产生例外,生产世界闻名的“贵腐”酒,这种“贵腐”对做特别甜的白葡萄酒非常有利。世界上非常有名的“贵腐酒”有匈牙利的Tokay、法国的Sauternes,德国的Auslese、Beereauslese和Trockenbeerenauslese。

5.1 症状与为害

在我国,灰霉病的发生危害包括两个时期,花期和成熟期。但冬季雨水多和春季多雨的地区,早春也侵染葡萄的幼芽、新梢和幼叶。

幼芽和新梢受害,会形成褐色病斑,导致干枯。在晚春和花期,叶片被侵染后会形成大的病斑,一般在叶片的边缘、比较薄的地方,病斑为不规则形状、红褐色。

在花帽脱落前(开花前至开花),病菌可以侵染花序,造成腐烂或干枯,而后脱落。花期的后期,病菌会频繁侵染逐渐萎蔫的花帽、雌蕊和败育(或发育不完全)的幼果,这些花帽、雌蕊和败育的幼果如果遇到特殊气候,会粘贴在果穗或果粒上。这样,病菌从这些粘贴的组织开始,侵染果梗和穗轴。这些受感染的果梗和穗轴开始形成小型的褐色病斑,之后病斑颜色逐渐加重变为黑色。在夏末,这些病斑发展成围绕果梗或穗轴一圈的病斑,导致果穗萎蔫(有时脱落)(在气候干燥时),产生霉层导致整个果穗的腐烂(气候湿润时)。

进入成熟期,灰霉病病菌可以通过表皮和伤口直接侵入果实。比较紧的果穗,果实互相挤压,先通过相邻的果粒传染,然后霉层会逐渐侵染整个果穗。白色品种被感染,果粒变成褐色;黑色品种被侵染,果粒变成红色。如果气候干燥,被侵染的果粒干枯;如果气候湿润,果粒会破裂,并且在果实表面形成鼠灰色的霉层。

对于鲜食葡萄,被侵染的果穗在低温储藏期间,穗轴可以发展成湿腐,并逐渐被褐色霉层覆盖,这些霉层有时可以产生分生孢子;被侵染的果粒,会形成褐色圆形病斑,并逐渐发展到整个果粒,这个病斑在果实表皮上难以被擦掉。

湿度大时成熟不好的枝蔓,在晚秋和初冬枝蔓的表皮可以被侵染,表现为皮层被“漂白”,并在表面形成黑色菌核和灰色煤层(产生了分生孢子)。

嫁接后,在30℃的发育箱(或培养箱)内,因为湿度比较大,接穗和砧木的接口可以被感染,导致嫁接失败。接穗和砧木的接口一般用石蜡密封,加快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愈合;葡萄灰霉病的病菌,可以在石蜡形成的膜下面发展,所以,被灰霉病感染的嫁接苗木,会抑制嫁接口的愈合,导致嫁接失败。

5.2 病原

灰霉病病菌无性世代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淡色孢科,葡萄孢属。灰葡萄孢是葡萄园最常见的形式,产生分生孢子。有性世代为富氏菌核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 (de Bary)Whetzel。

灰葡萄孢菌丝是带褐色的橄榄色,有隔膜、圆柱形但近隔膜的地方稍膨大。菌丝的直径因形成过程的环境条件有变化,一般在11~23微米之间。

分生孢子梗长数根丛生,1~3微米×11~14微米,直立或稍弯曲,黑褐色或淡褐色、细长,显得很健壮,顶端1~2次分枝,分枝后顶端细胞膨大,呈棒头状,上密生小梗,着生着许多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圆形或亚球形,表面光滑,单孢,略带灰色,整体看(很多分生孢子)为灰色。9~16微米×6~10微米。

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菌丝可以形成黑色、坚硬的菌核(2~4毫米×1~3毫米),牢固着生于基质上,由黑色、密致的表皮和髓部细胞组成。菌核在3~27℃萌发,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菌核也可以萌发形成富氏菌核菌的子囊盘,但在葡萄园中非常少见。

5.3 侵染循环和发病规律

导致葡萄灰霉病的灰葡萄孢,并不是葡萄上的专性寄生(或特有)的病菌,它的寄主非常广,包括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白菜、许多豆类植物、苹果、梨等多种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侵染叶片、果实、果柄等部位,引起灰霉病。灰葡萄孢还可以在溃疡斑、衰老组织、死亡组织上腐生。

据资料记载,有些地区以秋季在枝条上形成的菌核越冬,有些地区以菌丝在树皮和休眠芽越冬。一般两种形式都存在,只不过以哪个为主。越冬后的菌核和菌丝,在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被风、雨传播和分散,作为春季的侵染源。据检测,成熟期葡萄园中的灰葡萄孢分生孢子的数量最大。

分生孢子在1~30℃都可以萌发(萌发的最适温度是18℃),但要求有90%以上的湿度或有水分存在。如果有水分存在,叶片、枝条、果实上的花粉或分泌物会刺激和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在适宜温度(15~20℃)和满足水分要求(有水或90%以上湿度)条件下,侵入需要15个小时;如果温度比较低,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完成侵入。

萌发后的菌丝,可以通过比较感病的葡萄品种的表皮直接侵入。电镜观测,在果实上,没有功能的气孔周围形成很多小的沟壑或裂缝,分生孢子萌发后的菌丝管,就是通过这些沟壑或裂缝进入葡萄,使葡萄得病。如果有伤口存在,比如虫害、白粉病、冰雹、鸟害等造成的伤口,会加速和促进葡萄灰霉病的侵染和发病。

花期的后期,气象条件合适时,病菌还可以通过柱头或花柱侵入子房。当然,这种侵入在当时不会造成任何症状,但果实成熟期会导致发病。

5.4 防治方法

5.4.1 品种抗性

不同品种对灰葡萄孢抗性不同。果穗的紧密度、果皮的厚度和解剖学特性、果皮上化学物质(花青素和酚类物)的多少,决定了葡萄不同品种抗灰葡萄孢的敏感程度。且研究表明,葡萄还产生植物毒素类物质(比如resveratrol和viniferins),这些物质的存在和浓度大小,与葡萄品种对灰葡萄孢抗性程度有直接关系。鲜食葡萄中的红地球、玫瑰香,酿酒葡萄中的塞美容等品种都易感灰霉病。

5.4.2 栽培措施对防治葡萄灰霉病有效

避免疯长、避免郁闭和减少枝蔓上的枝条数量(增加通透性)、摘除果穗周围的叶片(增加通透性)、减少液态肥料喷淋,对防治灰霉病效果显著。

5.4.3 药剂防治

田间防治葡萄灰霉病的药剂有:

保护性杀菌剂(1)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1000~1200倍;(2)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3)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或25%异菌脲可溶性粒剂300倍。

内吸性杀菌剂:(1)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2)22.2%抑霉唑乳油1000~1200倍或50%抑霉唑乳油2000倍;(3)40%嘧霉胺800~1000倍。(4)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或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倍;(5)50%乙霉威+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6)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或WDG 1500倍;(7)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0倍。

采收后防治葡萄灰霉病主要是低温(接近0℃)和二氧化硫气体熏蒸(保鲜片剂或用设备:二氧化硫气体发生器)相结合。

5.4.4 生物防治

据有关报道,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可以有效防治葡萄灰霉病。

5.4.5 综合防治

对抗性比较高的品种,一般主张以栽培防治为主;但对抗灰霉病比较差的品种,必须是栽培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或配合),还要使用其它措施进行配合。

首先,要搞好田间卫生,把病果粒、病果梗和穗轴、病枝条收集到一起,清理出田间,集中处理(如发酵堆肥、高温处理等)。

其次,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防治灰霉病有以下几个关键时期:花序分离期;谢花的后期至幼果形成开始;封穗前;开始成熟;果实采收前的20天左右。具体到葡萄园,如何使用药剂,要根据葡萄园的具体情况(品种、气候、以前的防治措施和情况、用药历史等)而定。

在国外,已经研究出一个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数据模型。根据灰霉病的田间动态(随气象条件、品种、栽培措施而变化,测定田间菌势和孢子数量),计算出任何时期的风险,给出使用化学药剂的最合适时期。

再次,合适和配套的栽培措施。此部分的原则已经在前面提到,具体措施属于栽培学内容。

附件6 葡萄根瘤蚜(彩图见封三)

葡萄根瘤蚜是葡萄上的毁灭性害虫,是世界上第一个检疫性有害生物。它的传播和危害,导致1881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国际条约《葡萄根瘤蚜(芽)公约》,并在1929年在罗马修改为《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6.1 葡萄根瘤蚜的分类地位

学名 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 (Fitch);

异名 Viteus vitifoliae (Fitch);Phylloxera vastatrix Planchonl; Phylloxera vitifoliae (Fitch)

英文名 Grape phylloxera

分类地位 同翅目(Homoptera),球蚜总科,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

6.2 葡萄根瘤蚜的分布

世界分布 朝鲜、日本(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塞浦路斯、土耳其、俄罗斯、波兰、捷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马耳他、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南非、澳大利亚、哥伦比亚、新西兰、加拿大、秘鲁、巴西、阿根廷。

国内分布 1935年在山东烟台发现并确认为葡萄根瘤蚜,可能山东张裕葡萄酒公司是1895年自法国引种苗木或1896年自奥地利引种苗木或1915年从美国引种苗木,传播到我国。新中国成立后,除山东烟台发现根瘤蚜外,辽宁旅大、安东(丹东)、盖平、兴城;陕西的武功(杨凌)等地均有发现葡萄根瘤蚜的记录,但真正被称为疫区的是山东烟台和辽宁兴城等。

陕西武功等地在发现葡萄根瘤蚜后,使用彻底砍伐葡萄园的办法,消灭了葡萄根瘤蚜。文化大革命中,由于葡萄园遭到砍伐或发现根瘤蚜主动砍伐,葡萄根瘤蚜在文化大革命之后销声匿迹,即使在葡萄根瘤蚜国内最先发生的地方——烟台,近20多年也没有发现葡萄根瘤蚜的踪影。

由于我国葡萄产业近十几年的飞速发展,苗木、种条等进口和国内调运频繁,2005年在上海市马陆镇、湖南省怀化地区(洪江市、会同县、新晃县)重新发现葡萄根瘤蚜。

所以,目前我国葡萄根瘤蚜的疫区是上海市马陆镇、湖南省怀化的洪江市、会同县、新晃县。

6.3 寄主范围及危害特点

6.3.1 寄主范围

此虫为单食性,仅为害葡萄属(Vitis spp.)植物(葡萄及野生葡萄)。

6.3.2 危害特点

葡萄根瘤蚜主要为害根部,也可为害叶片。欧洲系葡萄只有根部被害,而美洲系葡萄和野生葡萄的根和叶都可被害。须根被害后肿胀,形成菱角形或鸟头状根瘤,虫子多在凹陷的一侧(不在根瘤内部而在外部)。侧根和大根被害后形成关节形的肿瘤,虫子多在肿瘤缝隙处。由于根部养分被刺吸和受害,根系吸收、输送水分和养分功能削弱,并且刺吸后的伤口,造成根系微生物的繁衍和侵入,导致被害根系腐烂、死亡,从而严重破坏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运输,造成树势衰弱,影响发芽、花芽形成、开花结果,严重时可致使植株死亡。叶片被害后,在叶背面形成虫瘿(开口在叶片正面),阻碍叶片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葡萄根瘤蚜为害根,造成根系的腐烂和死亡,是其毁灭性危害的原因。

6.4 形态特征

主要鉴定特征 此虫的虫态可分为完整生活史的虫态、不完整生活史虫态。完整生活史的虫态有:越冬卵→干母(若虫、无翅成蚜)→干雌(卵、若虫、无翅成蚜)→叶瘿型蚜虫(卵、若虫、无翅成蚜)→无翅成蚜根瘤型蚜虫(卵、若虫、无翅成蚜)→有翅蚜(性母)→性蚜(卵、成虫)→越冬卵,以越冬卵越冬。不完整生活史的虫态有:无翅根瘤型蚜虫的卵→若虫→无翅成蚜→卵,以一龄若虫(或一龄若虫和卵)越冬。

卵 葡萄根瘤蚜的卵有越冬卵、干母产的卵、干雌产的卵、叶瘿型雌虫产的卵、根瘤型雌虫产的卵、产生有翅型蚜虫的卵、两性卵等类型,但形态上可以分为3个类型:(1)越冬卵:为性蚜交配后产的卵,比孤雌生殖的卵小,长约0.27毫米,宽约0.11毫米,呈橄榄绿色。(2)孤雌生殖的卵:包括干母成熟后产的卵(发育为干雌)、干雌产的卵(孵化后可以在叶瘿内、也可以在根系上形成根瘤型)、叶瘿型雌蚜虫产的卵、根瘤型雌蚜虫产的卵和产生有翅蚜的卵,基本一样:长约0.3毫米,宽约0.15毫米,初产时淡黄至黄绿色,后渐变为暗黄绿色。不过,叶瘿型的卵比根瘤型的卵壳较薄而且亮。(3)两性卵:有翅蚜产下的大小两种卵是有性卵,初产时为黄色,后呈暗黄色。大的为雌卵,长约0.35~0.5毫米,宽约0.15~0.18毫米;小的为雄卵,长约0.28毫米,宽约0.14毫米。

干母 越冬卵孵化后叫干母,只能在叶片上形成虫瘿。成熟后无翅,孤雌卵生,产的卵孵化后叫干雌。干母产的卵,孵化后的若虫与叶瘿型若虫相似;成虫与叶瘿型无翅成蚜一致。

叶瘿型蚜虫 卵 长约0.3毫米,宽约0.15毫米,初产时淡黄至黄绿色,后渐变为暗黄绿色。不过,叶瘿型的卵比根瘤型的卵壳较薄而有光泽。若虫 在叶瘿内孵化的卵发育的若虫,与根瘤型类似,但体色比较浅。叶瘿型无翅成蚜 体近于圆形,无翅,无腹管,体长0.9~1.0毫米,与根瘤型无翅成蚜很相似,但个体较小,体背面各节无黑色瘤状突起,在各胸节腹面内侧有一对小型肉质突起;胸、腹各节两侧气门明显;触角末端有刺毛5根。

根瘤型蚜虫 卵 长约0.3毫米,宽约0.15毫米,初产时淡黄至黄绿色,后渐变为暗黄绿色。若虫 共4龄。1龄若虫椭圆形,淡黄色;头、胸部大,腹部小;复眼红色;触角3节直达腹末,端部有一感觉圈。2龄后体形变圆,眼、触角、喙及足分别与各型成虫相似。无翅成蚜 体呈卵圆形,长1.15~1.50毫米,宽0.75~0.9毫米,淡黄色或黄褐色,无翅,无腹管;体背各节具灰黑色瘤,头部4个,各胸节6个,各腹节4个;胸、腹各节背面各具1横形深色大瘤状突起;在黑色瘤状突起上着生1~2根刺毛;复眼由3个小眼组成;触角3节,1、2节等长,第3节最长,其端部有1个圆形或椭圆形感觉器圈,末端有刺毛3根(个别的具4根)。

有翅蚜(有翅产性蚜,性母) 卵 是根瘤形雌虫产的卵,与根瘤型的卵没有区别。若虫 初龄若虫同根瘤型的初龄若虫一样。但从2龄开始有区别。2龄时体较狭长,体背黑色瘤状突起明显,触角和胸足黑褐色。3龄时,胸部体侧有黑褐色翅芽,身体中部稍凹入,胸节腹面内侧各有1对肉质小突起,腹部膨大。若虫成熟时,胸部呈淡黄色半透明状。成虫 体呈长椭圆形,长约0.90毫米,宽约0.45毫米;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单眼3个;翅2对,前宽后窄,静止时平叠于体背(不同于一般有翅蚜的翅呈屋脊状覆于体背);触角第3节有感觉器圈2个,1个在基部近圆形,另1个在端部长椭圆形;前翅翅痣长形,有中脉;肘脉和臀脉3根斜脉,后翅仅有1根脉(经分脉)。

性蚜 卵 有翅蚜产下的大小两种卵是有性卵,初产时为黄色,后呈暗黄色;大的为雌卵,长约0.35~0.5毫米,宽约0.15~0.18毫米;小的为雄卵,长约0.28毫米,宽约0.14毫米。有性蚜的若虫阶段是在卵内完成的,孵化后直接是成虫。雌成蚜 体长0.38毫米,宽0.16毫米,无口器和翅,黄褐色,复眼由3个小眼组成;雄成蚜 体长0.31毫米,宽0.13毫米,无口器和翅,黄褐色,复眼由3个小眼组成;外生殖器乳头状,突出于腹部末端。雌雄性蚜交配后产越冬卵。

6.5 传播途径

此虫有五种传播方式:(1)通过苗木、种条,远距离传播(随带根的葡萄苗木调运传播;在完整生活史的地区,枝条往往附着越冬卵,随种条调运传播)。(2)通过爬出地面,再通过缝隙传染给临近植株。(3)有翅蚜和叶瘿,随风传播。(4)通过水,随水流传播。(5)带根瘤蚜的物体(如土壤等),通过运输工具、车辆、包装传播。

6.6 检测方法

检验方法分为两类:苗木产地检验、苗木(和种条)检验。

苗木产地检验(田间检验)包括以下两方面:(1)地上部检验和根系检验。地上部的检验,应包括春季检查叶片上是否有虫瘿(历史上没有报道我国葡萄根瘤蚜能形成虫瘿,所以此项检测暂时可以省略)。(2)根系检查。取样:取样时间,是在收获前1个月至整个收获季节(一般6月中至9月,是最好的取样时间);取样方法:以出现衰弱信号时的植株(单个或一片)为主,结合其它取样方法(例如五点取样);取样:以植株周围半径为1米以内,深度为10~35厘米的根系与根系周围的土壤;样品中以须根为主,应包括直径为2厘米左右的粗根和0.5千克到1千克的土壤。检测:肉眼和镜检(解剖镜或制片镜检)。检测根系是否有受害的典型症状:须根菱形(或鸟头状)根瘤、根部根瘤等;放大镜或解剖镜检查根部,是否有各虫态的蚜虫;土壤用水泡,检测水中漂浮物是否有蚜虫。发现可疑物,需要进一步检验时,可以制成玻片。

苗木(和种条)检验 苗木或种条,按一定比例抽样;检查时,要注意苗木上的叶片是否有虫瘿、枝条上是否有虫卵、根部(尤其须根)有无根瘤,根部的皮缝和其它缝隙有无虫卵、若虫等。

6.7 检疫措施和防治方法

葡萄根瘤蚜是我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二类危险害虫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并且是中俄(中方提出)、中匈、中朝、中南、中罗植检植保双边协定规定的检疫性害虫,应严格施行检疫。

检疫措施 应包括田间检疫、苗木和种条的检疫。建议:经过检疫的苗木和种条,消毒后调运,尤其是国内各地区之间的调运。

防治方法 防治上,首先是严格检疫措施,防止此虫的传播;其次是苗木调运前和栽种前,进行消毒处理;再者是疫区以栽种抗虫砧木嫁接苗,结合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此外,沙土地对葡萄根瘤蚜生长不利,疫区的沙土地育苗是防治方法之一。

苗木、种条的消毒方法:

(1)辛硫磷处理:使用50%辛硫磷800~1000倍液,浸泡枝条或苗木15分钟,捞出晾干后调运(调运前或苗木调运到目的地后处理后栽种)。

(2)敌敌畏处理:使用80%辛硫磷600~800倍液,浸泡枝条或苗木15分钟,捞出晾干后调运(调运前或苗木调运到目的地后处理后栽种)。

(3)溴甲烷熏蒸处理:在20~30℃的条件下,每立方米的的使用剂量为30克左右,熏蒸3~5小时,有条件使用电扇或其它通风设备增加熏蒸时的气 体流动。温度低时可以提高使用剂量;相反,温度高时减少剂量。

(4)温水处理:水的温度52~54℃下,浸泡枝条、根系5分钟。最好先在43~45℃的水中浸泡20~30分钟,然后再用52~54℃水处理。

防治葡萄根瘤蚜的策略:

葡萄根瘤蚜是葡萄上的毁灭性害虫。根据世界上100多年的防治经验,作者建议我国葡萄根瘤蚜的防治,在充分了解其分布的基础上,应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

对于零星发生,以砍伐葡萄、结合药剂防治,坚决消灭。

对于分布比较广泛的地区(疫区),可以采取逐步消灭、或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危害的策略。但是,不管采取哪种策略,严格检疫、禁止苗木外运、运输工具的消毒等,是防治葡萄根瘤蚜的基础。

如果分布广泛,消灭的成本非常昂贵,有时政府和农民没有能力承担。应采取逐步消灭策略:首先使用药剂控制种群密度,然后有计划有步骤的砍伐葡萄,砍伐后种植其它作物,不要种植葡萄属植物。如果在这个地区重新种植葡萄,应选择以前没有种葡萄的、并与疫区地块有一定距离的地块。

疫区的综合性措施 全部种植用抗性砧木的嫁接苗木、根据发生规律使用药剂防治地上部害虫(有翅蚜、性蚜、虫瘿等)和防治地下部(根瘤)的蚜虫、结合栽培措施(如灌水等)防治、沙土地育苗等。药剂防治时,可以选用辛硫磷、阿维菌素、氯化苦、六氯丁二烯等处理土壤。

对于非疫区,采取检疫、不从疫区调运苗木、苗木的处理和消毒、种植自根苗木等措施防止葡萄根瘤蚜的传入和发生。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