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果蔬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贤良、赵小龙、张社南。
巨峰葡萄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巨峰葡萄栽培要求的术语与定义、建园、架式、栽培管理、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巨峰葡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 469 葡萄苗木
NY 5086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
NY 5087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产地环境条件
NY 5088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3 术语与定义
3.1
双十字“V”形架
在单篱架上加上两道“T”形横梁,从结果母枝上长出的新梢分别引缚在横梁两边的铅丝上呈“V”形分布。
3.2
棚架
架面与地面倾斜或平行。
3.3
篱架
架面与地面垂直或者略为倾斜,葡萄枝叶分布在架面上呈篱壁状。
3.4
摘心
将正在生长的新梢梢尖连同数片幼叶一起摘除。
3.5
副梢
随着新梢生长,叶腋中的夏芽陆续萌发长出的二次枝。
3.6
短梢修剪
一年生枝上剪留1个~3个节或芽眼。
3.7
中梢修剪
一年生枝上剪留4个~8个节或芽眼。
3.8
长梢修剪
一年生枝上剪留9个~13个节或芽眼。
4 建园
4.1 园地的选择
4.1.1 产地环境条件
按照NY 5087的规定执行。
4.1.2 气候条件
从萌芽到果实充分成熟需要≥10 ℃的活动积温2900 ℃~3300 ℃。
4.1.3 交通条件
园地交通方便,有公路或机耕路通到园地,或在河道附近。
4.1.4 地形、地势
选择地形开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段。
4.1.5 水源条件
园地距离水源较近,可灌溉。
4.1.6 土壤条件
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0.5 m以下,pH值6.5~7.5。
4.2 园地的规划
4.2.1 划分小区
大型的葡萄园应结合地形、交通、水利、防护林等进行分区,分区面积以1 hm2~1.5 hm2为宜。
4.2.2 道路
干道宽6 m~8 m,贯穿葡萄园的中心部分并与外界道路相通;区间道路宽4 m~6 m,与干道垂直;区内设作业道,宽1 m~2 m。
4.2.3 排、灌系统
4.2.3.1 灌溉设施
按区均匀分布灌溉用管道或设立灌水沟。
4.2.3.2 排水及防洪
平地果园四周挖深、宽各60 cm的排洪沟,果园内设若干条0.3 m~0.4 m宽、0.5 m深的排水沟,并与排洪沟相连。坡地果园上方挖一条等高排洪沟(兼蓄水用),沟深、宽各1 m。
4.3 栽植
4.3.1 苗木选择
按照NY/T 469的规定执行。
4.3.2 栽植时期
春季萌芽前。
4.3.3 栽植方向
南北行向。
4.3.4 定植
平地、山地和沙荒地葡萄园用平畦栽培,地下水位高或低洼易发生涝害的地块用高畦栽培。双十字“V”形架行距2.8 m,株距1 m;棚架行距3 m~4 m,株距1 m~1.5 m;篱架行距2.5 m,株距1 m~1.5 m。在定植前将园地深翻,并将沤制腐熟的有机肥3000 kg~4000 kg/666.7 m2,磷肥100 kg/666.7 m2与表土混匀后定植,使根系向四周舒展开,覆土一半时向上轻提苗木1 cm~2 cm,再覆土压实,最后淋足定根水。幼苗定植后,靠近地面留2个~3个饱满芽眼剪截,并在旁边插一根竹竿,使苗沿竹竿直立生长。
5 架式
双十字“V”形架、棚架、篱架。
6 栽培管理
6.1 催芽
需寒量不能满足巨峰葡萄萌芽和花芽分化的部分地区(桂南),需要进行破眠催芽处理,在正常发芽前15 d~20 d用朵美滋30倍~40倍,加适量朵美滋伴侣直接喷施。
6.2 抹芽、摘心
幼苗萌发后选留一条健壮新梢培育,其余抹除,在新梢长到定干高度之前每隔4片~5片叶反复摘心促壮。双十字“V”形架:幼苗新梢长到 50 cm~60 cm时摘心,继续培育1条~2条蔓,蔓高150 cm时再摘心,培育2条~3条主蔓。棚架:先单蔓培育,新梢长到150 cm时摘心,继续单蔓培育,上架面摘心,培育2条~4条主蔓。篱架:可以选择水平单层或双层双臂整形。
结果树冬芽萌发后,根蘖萌芽全部抹除;结果母枝先抹除双芽、三芽中的边芽,留一个饱满的芽,芽萌发较稀疏的架面应保留双芽。新梢上显现花序,能区别结果枝和营养枝时开始抹梢,1 m2定梢6条~8条,其中营养梢约占总留梢量的10%。花序以下副梢全部抹除,花序以上副梢分批及时抹除,主梢留10片~12片叶摘心,顶端留2条副梢,最顶端一条留2片~4片叶反复摘心,另一条留1片~2片叶反复摘心;营养梢选留靠近主干附近生长势中等的蔓,留4片~5片叶反复摘心控制。7月份采果后放一次副梢。
整个生长期及时分批摘除卷须。
6.3 保花保果
6.3.1 疏花疏果
在花前7 d~8 d掐掉花序上的1个~4个花序大分枝和花序尖端,保留由下往上数14个~16个花序小分枝,使果穗形状成为圆柱形。坐果后至硬核前能分辨大小果时疏去小粒果、畸形果和过密的果粒。每穗粒数控制在30粒~40粒。666.7 m2定产1500 kg,定4000穗~5000穗。
6.3.2 套袋
在疏果完成以后,全园喷施一次杀菌剂,待药液干后立即用专用纸袋套袋。
6.4 土、肥、水管理
6.4.1 土壤管理
6.4.1.1 土壤翻耕
春、夏、秋季结合各次施肥,开沟条施或浅耕施肥,对园中因为多次操作而板结的地块进行松土;冬季10月~12月结合施基肥,对全园实行深翻,深度20 cm~25 cm。深翻时尽量少伤根系。
6.4.1.2 除草
根据杂草生长情况及时安排除草。
6.4.2 施肥
6.4.2.1 施肥原则
按照NY/T 496 的规定执行。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及树势强弱进行平衡施肥或配方施肥。
6.4.2.2 基肥
10月~12月,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666.7 m2用有机肥3000 kg~4000 kg,磷肥50 kg,沿树干50 cm处开条形沟施入。
6.4.2.3 土壤追肥
6.4.2.3.1 幼树追肥
新梢长到20 cm以上时,开始第一次追肥,结合灌水,以腐熟的麸肥稀释后每半月淋施一次,直到8月份。
6.4.2.3.2 结果树追肥
6.4.2.3.2.1 壮果肥
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生理落果开始时,隔10 d~15 d施第二次。按总用肥量每次各用一半。以复合肥为主,配施钾肥。666.7 m2沟施复合肥30 kg~50 kg,硫酸钾20 kg,要根据树势增减施肥量。
6.4.2.3.2.2 采果肥
采果后施用,666.7 m2沟施复合肥15 kg~25 kg。
6.4.2.4 根外追肥
根据树势可在用药时加入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或绿芬威1号或2号1000倍液喷施。开花前20 d,每隔7 d~8 d连续喷0.2%硼砂与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提高坐果率。
6.4.3 水分管理
坐果后至浆果硬核末期加强肥水;浆果上色至成熟期控制灌水;采果后及越冬前灌一次水。
6.5 冬季修剪
6.5.1 冬剪时期
1月进行,伤流期到来前15 d完成。
6.5.2 幼树修剪
用中、短梢修剪。
6.5.3 结果树修剪
6.5.3.1 优质结果母枝的选留标准
枝蔓充分成熟;枝体曲折延伸,节间较短,节部凸出粗大,芽眼高耸饱满,鳞片紧;枝横断面较圆,木质部发达,髓部小,组织致密;无病虫害。
6.5.3.2 修剪方法
以中梢修剪为主,结合长梢修剪。1 m2留芽15个~18个。剪去未成熟枝、细弱枝、病害枝、老蔓的残枝和留在结果母枝上的残果、果柄、卷须,虫枝剪到危害部位。在留芽前1 cm~1.5 cm处剪断。
6.5.3.3 绑缚
修剪完成以后将结果母枝均匀绑缚在架面上,不能有空挡,注意避免和防止断蔓。
6.6 主要病虫害防治
6.6.1 防治原则
以保健栽培为基础,改善葡萄园生态环境,提高葡萄园通风透光度,提高自身抗病力。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冬季清园、萌动期铲除病原菌、坐果后及时套袋、发病前及时喷药预防的防治措施。
6.6.2 药剂使用准则
按照GB 4285 的规定执行。禁止使用的常见农药见附录A。
6.6.3 主要病害防治
6.6.3.1 清园
将葡萄园中修剪下来的枝蔓、残枝、残果、果柄等及时清理干净。然后对树体、架面、地面全园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春季芽鳞萌动未见绿期再喷一次2~3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原和害虫。
6.6.3.2 新梢生长期至开花前
重点防治黑痘病和炭疽病,兼防其他病害。用40%氟硅唑(福星)8000倍~10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轮换用药,视下雨情况用药3次~4次。
6.6.3.3 开花前至开花坐果期
重点防治灰霉病,兼防其他病害。始花前7 d~8 d和花后用40%嘧霉胺(施佳乐)800倍液,或50%速克灵800倍~1000倍液交替使用或其它对口农药。
6.6.3.4 坐果后至果穗套袋前
主要防治黑痘病和炭疽病。套袋前喷80%代森锰锌(喷克)500倍~600倍液,或80%波尔多液(必备)400倍液等杀菌谱广的保护性农药预防。
6.6.3.5 果穗套袋后至采收前
主要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白腐病和霜霉病,兼防其他病害。用80%波尔多液(必备)400倍液,或78%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科博)500倍~600倍液,或25%咪鲜胺(施保克)1000倍液等轮换预防。霜霉病发病初期混配72%代森锰锌、霜脲氰(克露)600倍~800倍液,或40%乙磷铝250倍~300倍液,或25%甲霜灵400倍液喷施;白腐病发病初期混配10%苯醚甲环唑(世高)1500倍液喷施。一般用药1次~2次,病情加重时增加用药次数。
6.6.3.6 采果后
重点防治霜霉病、褐斑病和锈病。用80%代森锰锌(大生M45) 600倍~800倍液,或30%氢氧化铜(绿得宝)300倍~400倍液,或78%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科博)500倍~600倍液等喷施;发生锈病时喷施25%粉锈灵1500倍液或25%三唑酮(百理通)3000倍液。
6.6.4 主要虫害防治
6.6.4.1 葡萄短须螨
用15%哒螨灵1000倍~1500倍液喷施。
6.6.4.2 葡萄透翅蛾
20%甲氰菊酯(灭扫利)2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等杀虫剂在开花前后各喷施一次。
6.6.4.3 葡萄虎蛾
在6月和8月两代幼虫危害初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喷施。
6.6.4.4 葡萄斑衣蜡蝉
4月~5月份若虫孵化后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喷施。
7 采收
7.1 采收时期
果粒由紫红色转化为紫黑色,并且在果粒上覆盖一层厚厚的果粉时采收品质最佳。
7.2 采收和整穗
采收时,左手持果穗,右手握采果剪,在距离果穗3 cm~5 cm处剪断。随即将剪下的果穗放进果筐内,然后送到果场修整果穗,剪除果穗上的病、虫、鸟危害过的果粒、干枯的果粒、腐烂的果粒、挤破压烂的果粒、发育不完全的小青粒或着色不良成熟度低的果粒。
8 分级、包装、贮藏和运输
按照NY 5086 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