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植物技术 » 林果网 » 葡萄 » 葡萄栽培 » 正文

葡萄生长的土肥水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17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1005
      葡萄在生长过程中,都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在栽培上加强土壤管理,加深耕作层,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孔隙,改善好气性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加快土壤有机质的腐熟和分化,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增强其蓄水、保肥能力,为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生长条件。增加有机肥料,及时灌水,排水,来确保高产、稳产、优质及延长葡萄寿命是非常重要。
  
  一、土壤管理一般说葡萄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在山地丘陵,河海沙滩以及轻度盐碱地上,都能正常生长,但是土层深度对葡萄根系分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明显影响。葡萄生长量大、产量高,因而对肥水需求量也大,充分发挥肥水作用,减少水肥流失,必须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方法就是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主要有以下深翻方法:
  
  1、全园深翻就是将全园一次深翻完成,春季深翻,除能熟化土壤加深耕作层外,还能减少病虫、杂草的危害,因为春季北方雨水少,深翻易失去水分,应作好土壤保墒工作,冬季深翻,要随翻随埋,减少根系外露时间,更不能露天过夜以防冻害。全园深翻用工量大,伤根量大,影响生长,结果,但是从长远着想,益大于弊,所以运用这种方法,多用于幼龄葡萄园。
  
  2、隔行深翻就是空一行深翻一行,分两年完成。深翻时,留在葡萄定植穴外挖沟,幼龄葡萄园沟深30-40cm,成龄葡萄园50-60cm,沟的宽根据所栽植的行距确定,但是必须与栽植穴沟沿相通,保证行间全部都深翻一遍。
  
  3、扩穴深翻这种方法多用于山区和干旱地区,深翻一般结合秋季施肥,从栽植穴的外沿开始,每年或隔年逐渐向外深翻,直到全部翻完,结合深翻客土改善土壤,都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对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有明显效果。
  
  以上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进行深翻,都应该结合施入腐熟有机肥。
  
  中耕除草可以保持土壤疏松,防止水分蒸发,改善通气条件,解决杂草与葡萄争夺水分与养分的矛盾,减少病常害,一般全年需进行中耕除草3-5次。同时在浇水后,为了防止土壤板结,也需要浅耕松土,近年,为了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采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在生产上常用的化学除草剂主要有触杀性和内吸性两种方式。触杀性除草剂,对杂草有触杀作用,对宿根性杂草不能消灭地下宿根,对未萌芽的杂草也无抑制作用,例如,除草醚五氯酚钠,内吸传导性除草剂,能传导到杂草的全株及根部,把杂草连根杀死,也能抑制杂草的种子萌发,例如,西玛津,扑草净,敌草隆草甘膦等,在施用除草剂时,不能将药液喷洒到葡萄植株的枝、叶及果实上,以免引起药害,在喷洒时,要选在无风、晴天的早晨或下午喷施。
  
  二、肥料管理
  
  葡萄要维持生命活动,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必须有适宜的生活条件,自然气候条件,目前难以改变,利用人为增产措施中,施肥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因为葡萄在生长发育中,营养元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葡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要营养元素共有16种,它们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缺一不可,具有专一的生理功能,起着直接的营养作用,在必需的营养元素中,需求量大的营养元素C、H、O、N、P、K、Ca、Mg等,在葡萄干物质中占百分之几,需求量少的Fe、B、Cu、Mn、Zn等微量元素,在干物质中占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C、H、O元素是由空气中CO2和土壤中的水分提供的,其它营养元素大部分是以土壤中吸收,一小部分是以叶片进行吸收的。因此,土壤不仅是固定葡萄,而且是养分提供的场所。因此利用人为改变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各营养元素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1、氮是葡萄生长结实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对促进营养生长,使之迅速形成理想的树体,为生殖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氮素可以促进葡萄芽眼的分化和萌发,使枝叶生长良好,光合效能增强,增加养分的积累,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氮素供应不足时,发芽早,叶小而色浅,新梢生长势弱,过早停止营养生长,果实成熟度差,叶柄细,花序小,落花落果严重,果穗果粒小,产量明显下降,长期缺氮,导致葡萄利用贮存在枝干和根中的含氮有机化合物,降低氮素营养水平。萌芽开花不整齐,根系不发达,树体衰弱,抗逆性降低,树龄缩短;氮素过剩,容易引起枝蔓徒长,而不充实,易受病害侵袭,延迟进入休眠期,易受冻害,影响次年产量。由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比例失调,不利于坐果,易使果实着色不良,品质下降,糖分低,并延迟成熟。氮素过剩,还会抑制根系的生长发育,因此,适量的氮素对花芽分化,开花受精,坐果,根系生长都是有利的。
  
  2、磷以多种形式参与葡萄的生命活动,在葡萄植株能量代谢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叶片营养物质的外运,从而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加速葡萄的营养生长,还能增强葡萄的生命力,促进花芽分化,增加花数,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的发育,增加果实的含糖量和品质;缺磷时,萌芽、开花相对延迟,降低萌芽率,叶片小,并失去光泽直至变为青铜色,严重时,叶片呈紫红色,基部叶片早期脱落,花芽分化不良,果实发育受阻,含糖量减少,产量低,抗旱抗寒能力减弱,因此合理施用磷素,还能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加速新根的发生和生长。
  
  3、钾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和运输,能提高细胞液浓度,对果实有显著的增大作用。钾促进根系的发育,形成新根,增加根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布,还能促进枝蔓成熟及养分的贮藏积累,提高植株的抗病、抗寒能力,提高果实品质。缺钾时,叶片的叶缘或近叶缘的叶脉间失绿,并向中央扩展,失绿严重时变褐枯死,严重时提早落叶,新梢上的叶片的症状从基部向中部、上部发展,新梢长而细,严重时顶芽不发育,出现梢枯,有时叶片呈现虫咬状小孔,果实变小,易裂果,糖度低,酸度高,着色不良,熟前易落果,降低产量和品质,同时根系发育不良,器官组织不充实,抗寒抗旱能力弱。钾素过多过剩时,果肉松软,耐贮性能降低,枝条不充实,耐寒降低,并抑制枝叶生长和果实产量,影响果实品质。
  
  4、钙、镁、钙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细胞壁的结构有着重要的关系,使细胞更加坚硬,钙能减少果实乙烯的生成,延长贮藏时间和减少贮藏期间病害,还能调节树体内酸碱度,防止过酸过碱产生的毒害。镁是叶绿素组成成分,是叶绿素形成及光合作用所必需。并是多种酶的活化剂,能促进植物对磷的吸收和运输。缺钙时,根系受害较突出,新根短粗,弯曲,尖端不久褐色枯死。幼叶首先发生缺绿现象,叶片卷曲,叶脉间及边缘出现缺绿现象,然后出现坏死斑点,钙在树体内移动性小,在葡萄上分布很不均匀,果实中含量常常最小,果实含钙量过低,常引起一系列生理病害发生,易产生裂果,缩短贮藏寿命。缺镁时,叶绿素不能形成,叶片黄白化,黄白化症状最初在果穗下面近基部的成龄叶片开始发生,开始时,叶脉间绿色变浅,逐渐叶脉间成为带有黄化的斑点状,从叶的中部向叶缘逐渐黄化,黄化部与绿色部位界限分隔清楚,严重时仅叶脉周围为绿色,其余均为。缺镁时的果实,可溶性物质降低,着色差,品质下降,成熟期延迟,枝条不充实,抗寒力降低。
  
  5、硼素硼能促进花粉形成,花粉发芽、花粉管生长和子房发育。同时能提高浆果品质,改善氧气对根系的供应,增强吸收能力,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性,在叶、花、果实和新梢上均能表现缺硼症状,缺硼时,幼叶叶脉间出现油浸状半透明淡斑点,严重时斑点逐渐连接,叶片皱褶,向外弯曲,并易早期落叶,缺硼的新梢节间短,细硬而且脆,顶部卷须呈水浸状,严重时,新梢顶端枯死,缺硼时,影响受精,引起落花、坐果不良,果穗稀疏,果穗和果粒均小,着色早,易产生裂果,硼素过剩时,可引起毒害作用,影响根系吸收,叶片的叶缘褐色干枯并向内卷曲,叶脉间呈深绿色,严重时,叶片全部褐色干枯而死之。过剩时喷硝石灰可以抑制硼的过量吸收。
  
  6、锌锌是植物生长素合成所必需、而且生长素能促进葡萄正常发育,它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能促进N、P、Ca被植物所吸收,适量施用锌能促进果实的着色。缺锌时,新梢节间短,叶小、叶脉间叶肉黄化,枝条纤细,开花后不易结果,果实小,果穗松散,着色差,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缺锌在嫩梢顶端组织内反应最敏感,在生长期喷1-2次的0.2%硫酸锌能起一定作用。
  
  (二)肥料施用技术
  
  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的途径有很多,根据当地因素,选择优良品种是内在因素,选用正确的架式,合理的修剪,及时病虫害的防治,加强土肥水的管理等方面是外在因素,合理的施用肥料是外在因素中最重要的关键技术。合理施肥就是根据葡萄生长发育规律不失时机的提供各种需要的养分,并协调各种生命活动,确保土壤结构良好,提高抗旱、抗寒、抗病的能力,提早结果、丰产,品质优良,要做到合理施肥,必须了解葡萄的生育规律,营养特性,和土壤营养的基础。根据葡萄对肥料的需求特点,确定施肥的种类、施肥的时期、方法、次数和施肥量。
  
  1、基肥葡萄园进行基肥施用,主要施用有机肥料,常常也混施一些无机肥料,基肥的施用时期常在秋季、冬季和春季进行,但是秋季施肥比冬春两季施肥效果好。秋季施肥能增加树体内养分含量,它对恢复当年树势和来年生长、结果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加速第二年叶幕迅速形成,这既对提高坐果率,又对果实的后期膨大及花芽的形成都有良好的效果,秋季施肥正处于根系生长的最后一次高峰,在这过程中施肥能使受伤的根系愈合和发生新根,创造良好的外界条件和物质基础,增加有机物质的积累,也有利于早春根系的发育。北方春季干旱、风多,在施用基肥过程中,易造成土壤干旱而影响肥料的分解与根系吸收,直接妨碍葡萄的萌芽和开花,早秋施用基肥因气温较高,雨量充沛,有利于肥料的分解,能促进秋叶的光合作用,又能满足春天养分的需要,而冬施和春施会使肥料发挥作用推迟,使新梢不能正常停止生长,加剧了新梢和果实对水分、养分的竞争,降低了坐果率,影响了花芽的分化,果实着色不良,糖度降低,易助长生理病害。因此,基肥施用不易过晚,以免推迟肥料在中期发挥作用。施用肥料可以与土壤管理相结合,因施肥讲究实效,要求所施的肥料发挥最大效果,要根据有效部位进行施肥,根系是肥料吸收最强的部分,所以土壤施肥是主要方式,也具有通过土壤施肥进行养分提供。施肥因肥料的种类、质量、树体年龄、土壤肥力不同确定施肥量,在施基肥时应注意不要伤大根,要不断变换施肥部位,要深施,不要在地面撒施和压土施肥。
  
  3、追肥追肥是葡萄生长期施用的肥料,主要以根部追肥和根外追肥。根部追肥多以速效肥为主,根据葡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特点与需要进行分期施用。第一次追肥,一般在早春芽眼开始膨大期进行,宜施用人粪尿或尿素,碳酸氢铵并配合少量的P、K肥,第二次追肥在谢花后幼果膨大初期进行,以消灭有些品种出现大小粒现象和保证果粒充分增大。此期主要以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施用,这次追肥不但能促进幼果膨大,并且对花芽分化有利,是关键肥。第三次追肥,在果实着色初期进行,以P、K为主,少用速效氮肥,有利于提高浆果糖分,改善果实品质和促进新梢成熟有良好的作用。第四次追肥果实采收后施肥,目的是恢复树势,此期以N、P、K配合施用,但N肥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后期徒长,施肥次数要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进行。
  
  根外追肥,就是将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喷洒在树冠上的一种施肥方法,又叫叶面喷肥,通过国内外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合理使用根外追肥,能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肥大,增进品质,充实枝条,提高抗性,根外追肥是葡萄上常用的施肥方法。这种方法肥效迅速,受肥面广,能使叶片增厚,叶色加浓,但是施用不同的肥料肥效也不一样。例如,ZnSO4和硼砂对提高葡萄产量作用最大,草木灰和鸡粪对提高葡萄果粒重,含糖量效果最显著,硼砂和鸡粪混合喷施对增大穗重效果最好,叶面喷布稀土元素,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糖量,降低浆果酸度等。
  
  使用根外追肥应注意的问题:
  
  (1)在不发生肥害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高浓度的肥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葡萄对养分的需要,且能加快肥料的吸收,根外追肥适宜的浓度确定与本身的生育期和气候条件有关,幼嫩叶片浓度应宜低,成龄叶片宜高,降雨多地区应高,雨水少的地区应底,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效又不产生肥害,应先作小型试验再扩大面积进行使用,特别是微量元素易出问题,应以注意。
  
  (2)根外追肥的浓度一般较低,每次吸量很少,应根据不同生长发育期所需营养进行喷施,尿素应在生长前期和后期使用,即新梢展叶,开花前,谢花后以及采果后至落叶前喷0.3%溶液5-6次,过磷酸钙宜在果实生长初期和采果前喷施,一般可喷2-3次,为了提高耐贮性,应在采收前1个月内可连续喷施2次1%的硝酸钙或1.5%的醋酸钙溶液,磷酸二氢钾和草木灰宜在生长中后期喷施,可喷4-5次,尤其在果实着色期,枝蔓成熟期,以及果后到落叶前,对于提高果实品质,促进枝蔓成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施用喷肥宜多次施用,效果好。
  
  (3)根外追肥应适时喷施,根据葡萄所需某种元素且缺乏时,进行喷施效果最好,花期需硼量较大,应在此期,喷硼砂或硼酸,能显著提高葡萄坐果率,在坐果期和果实生长期喷0.05%硫酸锰溶液,可增加含糖量和产量,所以应适时喷施。
  
  (4)因微量元素在树体内流动较慢,应根据所喷对象进行喷施,最好直接施于需要的器官上,还应选择喷肥时间,最好选择无风或微风的晴天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进行喷施,在气温高时根外追肥的雾滴不可过小,以免水分迅速蒸发,湿度较高时,根外喷肥的效果较好。
  
  三、水分管理
  
  葡萄比较耐旱,在年降雨量600-800毫米的地区,若雨量分布均匀,最适宜葡萄生长,但要获得好的丰产,必须有良好的灌溉,我国北方地区,在春季雨量少,易出现干旱,但是此时正是葡萄生长旺盛时期,对葡萄生长有不利影响,所以为获得葡萄优质,高产,在其生长季节,就必须相应在进行灌溉,满足其生理上的需要,葡萄在一年中的各生长时期不同,需要水量也不相同,在一般的情况下,有以下几个时期进行灌溉。(注意:一是极早熟品种,二是有生理裂果的品种,三是土壤含沙量大湿度变化大的土壤中,在谢花后15天到初着色一定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相对湿度。)
  
  葡萄萌芽前后,这段时期从植株开始发生伤流到新梢开始生长,此时期正是花芽分化阶段,需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也可在葡萄枝蔓出土上架后,结合追肥进行灌水,可促进发芽整齐,新梢健壮,对全年生长发育都有重要的作用。
  
  葡萄开花前后,在花前10天左右,结合追肥浇灌一次,可促进新梢的生长,花序伸长,提高开花坐果,都有明显效果,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花期不进行浇灌,这主要针对特别干旱年份,或是在保水能力差的土地上而言,此期不可大灌,则易引起枝叶徒长而导致落花落果,所以花期是否进行浇灌,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在葡萄落花约一周左右,此时正是幼果膨大期,果实膨大新梢旺盛生长,同时新根旺盛生长,气温高,叶片蒸发量越来越大,消耗的水分不断增加,是一年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期水分停滞,即使过后有充足水分供应,也难以使浆果达到正常大小,会直接影响当年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花后10-15天浇一次透水,是十分重要。
  
  浆果生长期至成熟期,此期正常浇灌,水分充足,果粒生长迅速并膨大,对当年产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果实成熟期严重缺水,则会延迟成熟,并使浆果颜色发暗,甚至会引起日灼,水分过多,常导致含糖量和品质降低,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裂果或加剧病害蔓延,在我国北方早期缺水,后期正值雨季是栽培中的不利因素,因此,在这一阶段,应注意水分的调节,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葡萄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浇灌,对营养物质的积累和根系的生长发育以及休眠前的正常生长发育,都有良好的作用,另外,在冬、春两季干旱地区,在封冻前灌一次封冻水,是十分重要,以利根系的安全越冬,保证下年的优质高产。
  
  为了保证葡萄的品质,在采收以前1个月要严格控制灌水,灌水时期,次数和每次灌水量要根据栽培方式、土层厚度、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和品种不同而灵活运用,采用大棚架栽培园,在一年内灌水次数要远大于篱架灌水量,因大棚架地上部分体积大,而地下部分根系分布相对要小,在单位土壤体积中根系密度较大,营养和水分消耗多,所以要增加灌水次数,品种不同所灌水次数要根据品种特性确定。较抗旱的品种灌溉次数可适当减少,在土层深厚或土质粘重的地方,土壤保水力强,灌水次数可少一些,反之,则灌水次数多一些,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浇灌。
  
  秋天雨季来临前要注意做好排水防涝的准备工作,葡萄抗涝力差,应及时排水,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葡萄园,可每隔30-50米挖一条深约1米的排水沟,进行排水,一般排水沟可与道路相结合,一般排水沟有两种形式,即明沟和暗沟,明沟排水是多数园子所采用的一种形式,它的好处是,排灌两用,简便易行,缺点是利用地面大,影响机械化耕作。暗沟排水,就是用管道埋于地下进行排水,它的好处是不占地,有利于机械化操作,缺点是投资大,修整和管理不方便。
  
  灌水方法目前还是以漫灌为主,但是从节省用水及利于葡萄生长方面来看,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滴灌技术效果很好,它是种节水,高效灌溉的一种新技术。滴灌是通过滴头点滴的方式,缓慢地把水分送到根区的灌水方法,它的优点是省水,节省能源,滴灌比地面沟灌节约用水30-40%,基本不影响地温,是把水灌在地下根区,地面蒸发水量小,减少地面空气湿度,不会造成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减少了某些靠灌水传播病害的传播和再侵染机会,结合追肥施药省工、省钱,有利于葡萄园地温的提高和控制葡萄行间的空气湿度,有利于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促进葡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 植物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植物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