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成才 » 教育之人 » 无分数教学论 » 正文

无分数教学(之九)2013.7.1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6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佘国纲  浏览次数:978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第三章 “素养教育”的制度举措   第六节 无分数教学(之九)
   
       罗辀重实施“无分数教学”,为的是培养大批肯于“用脑”的,有“个性”、“有创造性”的“聪明人”,而不是培养少数靠“死记硬背”得“高分”而“低能”(缺乏判断力、思考力、创造力)的人。他说:“我们求学,除首先要练强我们的身体外,就是训练用脑—多思索、多问、多记忆,专心(即脑)研究,用心(即脑)听讲……这就是一些用脑的方法。”(《罗辀重文集》p173)那种“只一味灌输死板材料,把脑筋看成垃圾箱,尽量地装,尽量地挤塞,全不管它能否消化启发”,“书读得越多,气质越顽梗不化”(《罗辀重文集》p193),虽能出一些靠背诵“标准答案”而得“高分”的人,但他们大都会是“低能”的,没有创造力的人。     1940年暑假,湘乡县立师范和国立师范附中招生录取的第一名,均是陶龛学校学生。有人向辀重先生报喜,辀重先生说了如下一些话:“喜,固然是可喜。但我国人,尤其是少年人,容易得着骄气。骄气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因为平常人,或不用脑筋的人太多,偶尔有一两个聪明的人在他们中间,就好像出现特别不同的样子来。于是聪明的人就骄傲起来了。一有骄气以后,他就懒得去发狠,懒得去用功,以为横竖别人当不得我,于是就一落千丈。中国的聪明人,多半难得成功,就是坏在这里。古文有句成语叫“少年得壮大不幸”。外国似乎聪明人多哩,聪明人夹在聪明人中,只有愈加努力,不断进修,精益求精,所以能成功很多的学问家、发明家……”(1943年9月8日《陶龛旬报》,尚未收入《罗辀重文集》)     1935年,湖南省湘乡县督学宁纯宦,在其“视察陶龛学校之意见”中说:“县中各完全小学多用力于高小部,求毕业会考之优胜”,而陶龛学校“则平均发展,只求实效,无与人争胜之心”(1935年1月12日《湘乡民报》)。然而,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县级历年毕业会考中,陶龛学生的计分成绩总是名列全县前茅。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湘中地方甚至省城一些中学招生,只要你能证明自己是在陶龛读的小学,你就可以免于升学考试。有人说,这样做,会使一些人弄虚作假;也会使陶龛学生产生优越感而放松努力。其实,恰恰相反,谁也不敢假冒,陶龛与各地学校联系甚密,谁人假冒陶龛学生,很快就会被查出,最终都是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至于陶龛学生,那些成绩和德行一般的,到外面都不大愿随便说出自己是陶龛的,怕给陶龛丢脸;而那些因自己是陶龛学生而被免试入学的,大都会有一种压力,会比在陶龛更加倍的努力,因为他们生怕别人说“你看陶龛出来的,还是这个样子”!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