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式及结构:
葡萄栽培上所用架式大体上可分为篱架和棚架两种。
①篱架。篱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单臂篱架,它具有管理方便,通风透光较好,架面叶面积系数高等优点。架高以1.7~1.9米为宜,过高不利于夏季修剪,影响产量和造成架材浪费。篱架行距,应与篱架高构成顶角为500角的三角形为最适利用阳光之行距。通常单壁篱架的行距为2.0~2.3米。双壁篱架的架高与单壁篱架相同,行距约3米。但双壁篱架的夏季修剪、中耕除草等作业费工,且不便,夏季修剪稍不及时,便会出现架面郁蔽现象。
近年山东等地采用V形架和单干双壁篱架,比普通的双壁篱架的夏季修剪、中耕锄草、打药施肥、埋土防寒等管理方便,深受群众欢迎。 三种架形都需要严格精细的夏季修剪,稍有疏忽,极易出现枝梢郁蔽现象。这些架型适于北方雨水偏少,劳力充足管理精细的葡萄园采用。
通常篱架(按架高1.8米计算)边柱粗10厘米×12厘米或12厘米×12厘米,内用6个圆钢筋为骨架,柱高260~270厘米;台风或大风危害区、粘土盐碱地葡萄园柱高为280~300厘米,中柱粗8厘米×8厘米或10厘米×10厘米,柱高230~250厘米,柱间距4~6米,水泥柱粗度依水泥质量伸缩,柱间距依所用铁丝粗度伸缩。铁丝粗(10号或8号)柱间距可大些,铁丝细(12号或14号)柱间距大会出现塌腰现象。篱架的力主要承受在边柱上,边柱必须斜埋,坠上坠石。篱架通常架4根铁丝,距地面50厘米拉第一道铁丝,向上均匀摆布三道铁丝线,铁线间距离40~50厘米。篱架架面严格要求东西走向,以使篱架两面的枝叶都能得到直线光照射。
②棚架。为北方中度、重度葡萄埋土区及南方高温多湿地区广泛采用的架式。
棚架按架长分大棚架和小棚架,7米以上架长的棚架称为大棚架,7米以下称为小棚架。为了获得早期丰产和方便更新,棚架以4~6米为宜,大棚架广泛应用于山地和庭院,以便充分利用地貌的特点,更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广泛应用的小棚架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水平棚架。架高为2.0~2.1米,柱间距4~5米。边柱粗12厘米×12厘米或12厘米×14厘米。角柱粗15厘米×15厘米或15~20厘米×15~20厘米。边柱和角柱须用6个圆钢筋为骨架,长度270~300厘米。中柱粗为8厘米×8厘米或10厘米×10厘米,可用8号铁线为筋。柱高240~260厘米。水平棚架的主要为承受在角柱和边柱上,角柱和边柱均须斜埋下锚石。标准的水平棚架是由双股拧成麻花状的10号线为骨线,所有水泥柱间都拉成横竖垂直交叉的骨线,然后将10号单线按50厘米×50厘米经纬间距拉成网络。近年不少新建水平棚架多采用8号或10号单线为骨线,以12号线或10号线为经线(不接纬线)。
水平棚架比较适合地块较大、平整、整齐的园田。一般每块以不小于1公顷更适宜,过小的地块必须增加边柱量和坠锚石数量,浪费架材。水平棚架的枝叶均在水平架上水平分布,所以栽植行向随意。但一般要求葡萄蔓的走向应与当地生长期危害风相反方向,以防大风折断新梢。每行葡萄蔓不能相搭,要留出1~1.5米的光道。
一种是倾斜式小棚架。适合零散小块栽植的葡萄园,或坡度较大的山地园。小棚架的架顶横杆多采用较粗(10厘米左右)的竹杆、木杆或角钢、铁管。上面按50厘米的间距拉铁线。立柱多用石头柱或水泥柱,前柱高220~230厘米,后柱高100~150厘米。其边柱的粗度和埋入土中的长度与水平棚架边柱相似,中柱粗度以10厘米×10厘米为宜。
为省架材和提高每公顷架面和有效架面,一些产区采用连叠式小棚架,其建架规格与倾斜小棚架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架型要保证架与架之间留有光道,防止郁蔽。
此外,80年代初,还推广了T型架。以此架型改造原有以小木杆搭建的独龙架。该架型对提高龙眼葡萄丰产优质起到了积极作用。T型架架高1.4~1.5米,行距2.5米,柱间距5~6米,每根杆上按放一个1.2米宽的圆术或角铁横档,每40厘米拉一条铁丝线,龙蔓绑缚在中间两根线上,新梢绑缚在两条边线上,新梢在引缚的条件下可适当自由悬垂。T型架横档木杆粗度10厘米左右,边柱和中柱水泥柱粗度与单壁篱架相似。该种架型的优点之一是架面小而有效架面大。
T型架是一种高产架型,与棚架的有效数值相似,第二是这种架型较低,在较冷凉的张家口半干旱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果实成熟期地面辐射热,有利于极晚熟种龙眼的增糖上色,其品质明显优于水平棚架,第三是这种架的夏季修剪、采收等比较方便。
T型架与近年国际上流行的“高、宽、垂”T型架相似。由于自然条件及管理条件的差异,美国加里福尼亚州采用的T型架,架高达2~2.2米,行距3米,以利于机械化作业和新梢的自由悬垂。
架式选择原则
①有利于丰产优质。一个丰产优质的架型和架式规格要求在单位面积内容纳最大量的有效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这就要求每公顷有较大的架面和有效架面数,架型过大或架间不紧凑会减少架面和有效架面数。过于密集又造成架材的浪费,架面郁闭,影响品质。
②气候条件。长城以北地区气候寒冷,露地的葡萄冬季必须挖取大量的土用于防寒,并要防止根系不因大量取土而裸露受冻。所以,需要较宽的行距,多采用各种类型的棚架。
南方多雨地区,生长期高温高湿易滋生病虫。病虫害防治好坏是南方能否栽培成功的关键。建园时,须考虑选择有利病害综合防治的架型。采用枝叶果适当远离地面的高主干枝型则更有利于改善葡萄园的风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这种树型要求采用棚架架型或高脚篱架型(篱架第一道铁线距地面60~80厘米)。
在生长季节易发生风害、雹灾的地区小棚架更利于抵抗上述两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整体结构牢固的水平棚架更显优越。
③品种及其他因素。长城以南、长江以北的广大葡萄产区属于不埋土区或轻度埋土区,多采用篱架。当栽培生长势强旺的品种或果穗硕大、果穗梗长而偏脆的品种如龙眼、牛奶、里查马特则宜选择棚架。而对于那些生长势弱的酒用品种,如雷司令、黑彼诺等,采用大棚架很难获得早期丰产和高产,则宜用篱架或T型架、丫型架。
地势条件对架式选择也有重要影响。坡度较大的葡萄园,土层较厚的地块可设等高线架设篱架,行距不宜超过2.5米。土层较薄的地块,采用篱架常常出现行距超过2.5米情况,造成光能浪费,不利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宜顺山坡建倾斜式小棚架。
庭院葡萄能充分利用宅旁、禽畜舍旁、路旁、渠井池旁等空间栽培葡萄,宜采用各种形式的棚架,充分利用各种空间。
管理水平及劳力情况也是选择架型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劳力充足、管理精细的葡萄园可选择棚架中的小棚架、篱架中的双臂篱架、V型架等高产架型,这些架型都需严格控制新梢、副梢生长,夏季修剪较费工,而且管理稍有疏忽或劳力不济,架面极易郁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