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成才 » 教育之人 » 正文

素养教育师资论(全节)2012年1月20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1-20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佘国纲  浏览次数:70
    温馨提示: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特色植物网(http://www.zgtszw.com)--种植行业门户提醒网友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谨慎、科学、合理采用本资讯。

  第二章 “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   第八节 素养教育师资论(全节)       素养教育的关键是师资。     关于师资,1936年罗辀重在“长沙市教育”创刊号发表的长篇大论《师范教育放言》,有着较为详尽系统的论述。后来,他还发表了许多诸如《聘师之条件》、《怎样做教师》等有关师资问题的短篇言论。在有关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人生观和培养、教师的来源和条件,以及教师的管理和评价等各方面,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举措。     关于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罗辀重认为:教师是人民的领导者,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之前途,所负责任重大。     1943年4月18日,罗辀重在《陶龛旬报》发表《读书人的态度》一文,说:“先觉应负后觉之责任”,“他在社会上应起领导作用”。“先觉”,是指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教师就应该是这样的知识分子。     1943年7月28日,罗辀重在《陶龛旬报》发表《聘师之条件》一文,明确提出:“乡校教员,系一乡领袖”,“负有矫正社会恶习之责”,如“贻误一乡教育,即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之前途”。     1948年8月3日,罗辀重在《湘乡民报》发表《划时代的教育》,进一步提出:“大中学校的教师,是青年的公仆;国民小学的教师,是国民或儿童的公仆”。他指出:国家的“现代化”,必须要有“现代人”;所谓“现代人”,就是“民主人”,学校“如果造不出民主人来”,那么国家“永远不能现代化”;民主的学校,必须有民主的教师,“教师不民主,哪来民主的学校;学校不实施民主,教育怎能培养民主人;社会无民主人,何来民主国” ?     关于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罗辀重不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是把教师与国家政府机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样称作“人民的公仆”,并且指出教师的作用比国家政府机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还要重要,因为他们也要靠教师教育培养出来。一个国家迟迟不能“现代化”,根子在教育,在于没有民主的教师,没有民主的学校,因而没有培养出现代的民主的领导人,“何来民主国”?何来“国家的现代化”?     关于教师的人生观,罗辀重认为:教师的人生观,与国家政府机关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即“公务员一样,只能是“服务之人生观”。     罗辀重自1920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归国后,一直经营家乡的陶龛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他深深感到,当时的小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其原因“不能不归咎于推进小学之原动力的师范生未尽最大的努力”。他认为,小学教育之“无效”,就是师范教育的失败,而师范教育的失败,则主要是师范生的人生观没有解决好。     罗辀重在《师范教育放言》中说:“别的学校毕业的青年,可以任抱各种不同之人生观,如享乐之人生观,升官发财之人生观,糊口之人生观,甚至消极厌世之人生观……唯独师范毕业生不然……只能抱一种人生观—即服务之人生观。”     什么是“服务之人生观”?罗辀重引用别人的话说:“教育者的人生观,应该是为服务而生活,不是为生活而服务”。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学生,也就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人生应当以服务为目的”。     为什么师范毕业生只能抱“服务之人生观” 呢?罗辀重认为:“国家希望师范毕业生的是服务”;“社会希望师范毕业生的也是服务”。他在《师范教育放言》中说,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教育开始以来,师范教育在国家学制体系中,始终占着“重要之位置”,始终“以公币设立为原则”。这足以说明“国家办师范教育”“怀着莫大的希望”。“师范生受国家公币之津贴达数年之久……国冢不给便宜予别人,而给予师范生,则期望师范生之重且大可知”;而社会期望于师范生的,“则更为殷切”,“在有些教育没有太发达的地方,听说本籍有人师范毕了业,则欣然色喜,以为从此本地教育有希望了,其意无非以师范生耗人民膏血不少,这回应该无代价为人民服务了”。     罗辀重还在《升学与服务—答复一个校友的公开信》和《异哉所谓“毕业生的出路问题’’》两文中提出,不能把“教师”当作一项谋生的“职业”,即所谓“教书匠”。他说教育是增强“国力”,培养“健全国民”的;教师则是“教人做人”的,是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 然而,当时的师范毕业生所抱人生观,大多不是“为服务而生活”,而是“为生活而服务”。他们毕业后找工作,“似乎除了糊口之外,,别无目的”。他们对工作的选择,不问自己“能力如何,胜任与否”、“只问报酬之多少”。他们是“拿钱才做事,并希望劳少酬多”。他们还为自己找工作划定许多条件:不是,“城市”,不去;不是“大规模学校”不去;“薪俸少了不去”;要担任音、体、美、劳等课的不去;要“自弄饭菜”不去;有了这“六不去”,还谈什么“服务”呢?     罗辀重在《师范教育放言》中反复强调,师范毕业生之找工作,不应是为了“糊口”,而是“为着找服务的机会”。当然,不是说师范生工作就不能有报酬,“必不可少的生活费”是应该得的。但“除必不可少的生活费外,不能受任何报酬”,否则就“成了职业的性质”“而不是服务了”。     有人辩解说,当时的师范毕业生之所以抱“糊口之人生观”、“为生活而服务之人生观”,是“为生活所逼,不得不然”。罗辀重回答说:“在这世界不景气当中,除了极少数资产阶级外,几乎无人不为生活所逼。欲解决生活问题,这是全人类的事,不能说师范毕业就解决了生活问题,即使……解决了你一人一家的生活,而全人类的生活未解决,那仍旧是空的”。他还斩钉截铁地说:“你如果欲谋生活问题之解决,那你最先就应入与生产有关的农工商界,而不应入以服务为目的之师范学校”。     也许有人会觉得,罗辀重言之过重了,对师范毕业生、对教师的要求过高了。但从国家和社会对师范毕业生的期望来说,理应是这样的。罗辀重在《师范教育放言》中也从当时的实际出发,说过这样的话:“所谓‘服务’,虽不能说要你枵腹从公,但至少要‘为公’的成分多,‘为己’的成分少”。     1943年4月8日,罗辀重在《陶龛旬报》发表《君子人也》一文,向在“推进师教运动”声中坚守岗位的教师致敬。他说:“教师的身价是不能以金钱来衡量的,原因是他有两重人格:一方面他是青年或儿童的公仆,生活必须‘平民化’;一方面他是‘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命诏有所不受,万乘之尊也须对他低头……他们懂得人是为生而食不是为食而生。他们把工作看做报酬,他们知道金钱报酬并不相当于服务贡献。”他高呼:“让我们对现在在职的教师致崇高的敬礼。由于你们的不羡荣华,不慕富贵,爱上了教育,守住你们的岗位,穷熬苦教,使社会很明显地分成两色,你们不愧是‘继绝存亡的圣贤豪杰’,‘正其谊不谋其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固穷’,你们是君子人欤?我不禁举起双手说:‘君子人也’!”     在罗辀重看来,人类社会要发展,要和谐,必须要有先觉者;先觉者就是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就是社会的公仆。社会的公仆,一是公务员,二就是教师。公仆的人格,必须是“不羡荣华,不慕富贵”,只能心甘情愿为社会、为人民服务。要做公务员,至少不能奔着以权谋钱的心思去,不仅自己不能贪污受贿,而且自己的家人也不能经商赚钱(至少在自己管辖的地方和范围);要当教师,至少不能是为着“糊口”而去,不仅随时随地随处在人格上要尽可能为人师表,而且不能沾有吸烟、酗酒、打牌等不良习气。如果你想奔着钱去,你尽可下海经商,不应该去当公务员,去当官,因为“官是国民的公仆,应该比百姓还苦”(1939年《升学与服务》);如果你不愿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气,不能为人师表,那你就不应该去当教师,以免误人子弟;如果你是奔着名誉和理想去当公务员,去当官,去当教师,那你就应该一门心思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     1948年8月3日,罗辀重在《湘乡民报》发表《划时代的教育》一文。他在文中呼吁:当公务员,就是人民的“公仆”,就得放得下“身分”,为老百姓服务,如果“一身傲骨,不愿下人,最好不当公务员,去当一品老百姓好了”;“大中学校的教师,是青年的公仆;国民小学的教师,是国民或儿童的公仆”,也就得放得下“身分”,为“青年”服务,为“国民”和“儿童”服务! 罗辀重曾把“当教师”(当然是实施血性素养教育的教师)比喻为一个“火炕”,他希望能有很多的“先觉者”往这个“火炕”里跳。1942年11月8日,他在《陶龛旬报》发表《迎第一师范教育参观团》一文中说:     “各位深研教育,已连四五年,相信对于教育,已具热爱。任何外在的影响,不能动摇各位内在的信心。当各位参观的时候,发现站在各岗位的同志们那种精疲力竭、声嘶喉苦的情况,难免不使诸位头痛。诸位将望望然而去之乎?还是深情认清国家所赋予各位的使命,而热烈地跳入火坑,和我们并肩作战呢? 请看我们天真的孩子(即后一代的国民)是怎么地用希奇和希翼的眼光望着各位,各位能忍心丢弃他们么?”     陶龛“教育墙”曾书有这样一条语录:“别的职业在工作中,可以得到一种结果的‘报酬’,而不在工作的本身;而高尚的工作者‘教师’,是感觉工作本身的快乐,忘却所要求的目标。”    罗辀重在《师范教育放言》中大胆议论了过去“师范教育”所存在的“缺陷”和今后“师范教育改进之方法”。议论的中心,就是是师范生人生观之培养问题。     罗辀重认为,当时许多师范毕业生之所以未能树立“服务之人生观”,与过去“师范教育”存在的“缺陷”有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招生时未加慎重”。“自教育资本化以来”,想进入中等以上学校求学,“已非普通人家所能办到”,而“师范学校不但不收费,连膳宿之费都归学校供给”。因此,师范学校“每次招生,应考人数常超过考取名额几十倍以上”。考取了的,多半是“富于天资而穷于家资的”。他们的“求知欲”大都“特别旺盛”,只是由于“家贫无力升学”,才考师范,并非“对教育学术感到兴趣”。他们有的一考上师范(特别是他们的家人),就在“希望着”,过几年毕业了,就“可以赚点钱济家了”。还有的在考上师范后,“志气更大”,“日夜憧憬于大学之府,镀金之国”,“甚么小学教师”,在“他们的眼中是不屑注意的”。     二、“师范中学化”。过去的师范学校的教授们“颇知揣摩学生的风气”。他们在教育中常常迎合学生“升学”和“糊口”的心理,大谈“升学如何之好”、“如何之应该”,而把“服务教育”丢之脑后。他们也说教式地上几节“公民课”,但“实不能收丝毫效益”。师范学校的教学目标,大多“悉仿照中学办法”,“师范学校与普通中学,几乎完全一致”。在师范学校,“关于教育学科,第一学期简直只占百分之几,即连这一点,也不过是为装点门面而设”,这样的师范教育,当然培养不出“服务”的人才。     三、“参观实习”的“恶影响”。在过去的师范教育中,“省外参观”最为师范生所“重视”、所“爱听”,但实际上因都是 “想免费到外省看看热闹”而已。到了江浙,“上海的戏不可不看,西湖的景不可不赏,至于学校,除了那几个最著名的不得不照例去走马观花一次,以便作参观报告外,别的小学,那怕是过其门也是不屑入观的”。过去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也大多是选择在城镇学校。这样的参观,这样的实习,大多“不但无益”,而且会产生一种“恶影响”:使参观实习的师范生“羡慕都市之繁华享乐,再不愿过乡村之清苦生活”;使参观实习之师范生“受到一种暗示,以后对经费不足,设备不全之校,不愿去服务”。     针对过去师范教育的“缺陷”,罗辀重对今后的师范教育提出了一些“改革之方”。主要也是3条:     第一,“校址迁乡”。“师校”,尤其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师校”,宜从城里搬到乡下。这样,不但“所花经费”可较在城市节省许多,而且能使师范生从入校开始便“实习耐苦耐劳”和接触毕业后将为之服务的农村学校。     第二,“慎始招生之办法”。“师校”招生宜分四步走,首先是保送投考,各中学在学生毕业时成立“升学就业指导委员会”,“详细考察各学生个性、志趣、家庭情况”,将“适宜于受资师训练的”,保送投考“师校”。其次是“体格检查”,“当儿童导师的”要“以全副精力对付儿童”,“工夫本重”,“非健汉不能胜任”,而且“体弱多病之导师”,会给“儿童一种极坏的印象”,“尤不适宜”。再次是“笔头试验”。中国“农村小学多半只一人包办”,“儿童导师”“在规定的小学课程中,应是无所不能”,因此,招生笔试,“要注意各科的平均分数”,并且要“重思考,不重记忆,重知识运用,不重知识本身”。最后是“口头试验”,“除注意其(考生)口齿清晰,说话之流畅外”,“必须因人发问”,“追根究底”,详询其对教学专业有无兴趣及毕业后的打算等等,在其“自然流露中,发现其真正之意志”,然后才能决定是否录取。经过以上四步后,“还须有保证人、家庭、自己三方面”具结,“情愿为社会受苦服务,无钱赚,不改业,不升学等等”,方允许入校。经过这样慎重招收的师范生,从入校第一天起,便感知自己的整个身子,“完全提供给国家”,抱定了“献身”、“服务’’的决心。如在校期间发现其“还不能下这最大的决心,则还是请他趁早出校的好”。    第三,严格“服务”训练。师范生从入校开始,就要受到严格的“服务”训练。“师校”要“人格具体化”,“从校长起,全校施行军事管理,不许有一人例外,所有一切起居习惯,生活环境完全规律化”,在“把青年最易犯之颓废、懒散、消极、暮气等习气革除净”的基础上,“启发其教育救国和社会服务之精神”。“师校”课程增加“服务道德”、“生产教育”、“义务教育实施法”、“儿童心理卫生”、“儿童病之研究”等“特种科目”。诸如“儿童读物评审会”、“儿童作文订正法研究会”、“儿童偷窃行为研究会”、“体罚问题研究会”等各种小组研究会,则“愈多愈好”。要使师范生对各科“平均学习”,“尤其是艺术、音乐、体育、劳作等科”。要加重“教育实习”科目,从学生入校第二年起,便应有“实习钟点”,“并占总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如实习成绩未及格,虽已受训期满,亦不轻易令其出校”。教育参观要“不定期”,“需要参观某处,即前去参观”,但“除考察之目的外,不能有任何之游览观赏”,“不能以公款供私人之享乐”。师范生要经常收听“教育播音”,了解教育信息,特别是受训期满的前两个月,师生应共同讨论学生“出校后创办新学校之一切具体办法”。“师校”不能认为学生一毕业,自己就“责任已尽”,“将毕业生视为路人’。“师校’’学生修业期满,宜不举行“毕业礼”,“不称毕业生”,而只视为“受训期满学生”,将他们“尽量分发到教育未发达之偏僻县”去“出校服务”,“师校则要随时随地不忘指导”。 “出校服务学生,应限其在寒暑假中,全体归校,报告服务经过情况,再听取各教授之指导,以供下期服务之改进”。这样“出校服务”五六年后,“公认为确有成绩,然后由教育行政最高机关,给予一种儿童导师专业之证明书”。     罗辀重深信,经过“慎始”招生,又经受入校到出校的严格“服务”训练,师范生“对教学专业”,定能“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公共事务”,定能“有委身从事之决心”,其“服务之人生观”定能养成。 关于教师的条件和要求,罗辀重在1943年拟订的乡学《聘师之条件》中,具体列了七条:     一、乡校教员,系一乡领袖,必须注重人格,以身作则,最低限度,要实践新生活规约,摒绝烟酒嫖赌等不良嗜好。     二、乡校教员,负有矫正社会恶习之责,至少要能够遵守薛主席“公务员打牌以违抗命令论罪”之布告,不管在校在外,应自行检束,不得因逢场作戏,而触刑网,致师道扫地。     三、乡校教员,对教育应具有“学不厌诲不倦”之热忱,一面勤于进修,一面从教学上不断改进,负责到底。     四、乡校教员,应以全副精力对付受教者,规定授课时间,固应负责按时上课,即非上课时间,亦随时地,负有教导责任。     五、乡校教员,对儿童要有循循善诱之态度,并遵法令,不行体罚。     六、乡校教员,对同事要能推诚合作,一切以大局为重,不易发生口角。     七、乡校教员,应有远大目光,忍受目前一切清贫生活之决心,不受物质之诱惑,而见异思迁,或埋怨报酬太少,而对工作懈怠。     其他……     罗辀重对自己主持的陶龛学校的教师,都发有“聘约”。1949年上学期被陶龛学校续聘的一位唐先生保存的一份“聘约”上,除规定所任课程、时间、薪金及优待条件外,还特别列有“共同遵守之信条”,共有9条:     (一)施教不限于校内,教学不限于上课中。     (二)随时随地随人负训导责任,使教育效率得以增加。          (三)对儿童一视同仁,并遵法令,不行体罚。     (四)能和学生同甘苦,共患难。     (五)率先实行团体生活规律,打破个人私生活。     (六)以身作则,实行新生活规约。     (七)与同事推诚合作,一切以大局为重。不得轻易发生口角、争执,减少人事磨擦。     (八)对有关教育事件,当仁不让,不互相推诿。     (九)出席有关各种集会,明确整个计划,遵约进行。        从罗辀重拟订的乡学《聘师之条件》及其制订的“陶龛学校聘约”来看,他对选聘教师的要求十分严格,但并不特别注重教师的学历。在学历上,他认为只要能胜任教学工作就行。1943年7月18日,他在《陶龛旬报》发表“教育哲言”说:“文凭何足凭?证书何足证?文凭之谜不穿,教育之路不通;证书资格之束缚不解,学术思想之发展无望。”后来,他在与娄底三女校核长谢瑞祺谈教师的学历问题时,认为:高学历,并不一定有大学问,即使有大学问,也要看他愿不愿出历。他说:“一个人有最大的学问,但不愿出力,这学问的价值等于零。而一些学历不高的人,他们肯干事业,在干中学习,学问自然就会充实。”     罗辀重最注重的是教师的人品。他把“堪为人师”作为聘师的核心标准。他拟订的乡学《聘师之条件》和《陶龛学校聘约》中“共同遵守之信条”,条条蕴含着“为人师表”之意。这些条件非常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它可以让人们达到,但又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达到。要达到这些条件,他认为,最基本的是要有“爱教育”、“爱儿童”、.“爱学校”的“三爱”精神。他说:“教育者的理想性格,是以‘爱’为中心,以服务效劳为最高理想……”陶龛“教育墙”说:“我的痛苦,由我独自喝尽,我的喜欢,与人共享,这才是人类中的真爱。”另外,教师还必须懂得、并真正做到:教师的职责是教人做人,同时也是在与学生一起实践怎样做人,“人与人相处”,“彼此都是指导者,而同时又是被指导者”(《我们对教育的主张》)。     对于教师的人品,罗辀重很重视许多办学校的人所忽视的教师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1939年5月,他在与青年教师的谈话中,首先就是提醒青年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从当时在知识青年中招收抗日战士中发现,“因体格不健全而落选的,其数目至堪惊人”。他说:“原因是知识青年对卫生太不注意,如饮食无度,起居无时,烟酒牌赌,即抛开道德观念不讲,亦实是戕害青年身体的行为”,“但青年有时不惜卜昼卜夜,拼命为之”;有的青年“日夜死读书,懒于劳动,致近视眼及有初期肺病型特多”; 有的青年“又专爱运动,希望在运动场上出风头,因此所谓运动健将,又多半患着心脏病,慧而早死,千古同慨”!他指出:这些青年是“太不重视身体”了,但另一方面却又“太重视精神”。所谓“太重视精神”,就是“生怕用脑筋”。他说:“本来,精神是愈用愈明的,但不知何人发明一种‘非生理’的学说:‘精神愈用愈枯’。青年似乎中了此说之毒,最怕思索。文章则人云亦云,做事则随波逐流,一遇困难,或以不了了之,或则敷衍过去,或则消极灰心,不愿去想一种积极应付之方法,所以对科学很少发明,对事业无法推进。”他希望青年们,特别是青年导师们,要养成“居有时”、“食有度”、 “不抽烟”、“不酗酒”、 “不牌赌”等良好身体生活习惯,和“创业、创作、创学”等“勤用脑”的精神生活习惯。这些习惯,无疑是教师对学生“以身作则”不可缺乏的人品。     人们常把教师比做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罗辀重则提倡办教育的人要“挤出自己的血液,补济后一代”,要求教师树立“磨血”(磨尽自己的心血),“呕血”(呕尽自己的心血)和“造血”(为社会创造新的血液)的思想,也就是说:要有血性的教师来培育血性的学生。     关于教师的评价,一是评价的标准,二是评价的主体,罗辀重都有他自己明确的独特的看法。     罗辀重所处的民国时期,对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什么样的教师是不好的教师,并“无明文规定”。但罗辀重本人对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什么样的教师是不好的教师,心中却有着十分明确、而又十分具体的标准,他认为:好教师至少要具备三条:     第一,要能“堪为人师”。     1943年4月8日,罗辀重在《陶龛旬报》发表《君子人也》一文中说:“所谓‘好教师’,究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原无明文规定。在今日,不能说一个‘知识贩卖者’,或一个‘教书匠’,就算是一个好教师吧。教师之所以好,必另有所在。‘堪为人师’,便是一个最重要之条件。必其人有可以‘为人师表’的地方,至少不会是孜孜为利,见利忘义,志在温饱之徒”。     素养教育是“教人做人”的教育,是一种新教育。这种新教育不能视为是谋生的“职业”,而应该视为是造人的“事业”。把教育做为一种职业的,那是旧教育。这种旧教育,与农民“种地”是“庄稼汉”、工人做工是“工匠”一样,教师就是“教书”, 就是‘教书匠’,就是“老学究”。罗辀重说:新教育“何尝只是教书?教育者虽也是劳工之一,但决不等于只知机械地去做匠人”,“教育者……决不等于……是开子白铺的……惟有心不在焉,视学校如僧舍,做一日和尚连一日钟都懒得撞的人,搀入教育,那不但对教育无效,使教育腐化,而且是‘亵渎教育’,破坏教育……”(1943年3月18日《陶龛旬报》之“升学与服务”)。     罗辀重在《君子人也》一文的开头便说:“近来一些办学校的人见面时,总是谓叹着‘师荒’、‘师荒’,并加解释说:‘现在好的教师,各校争着聘,争着多出些薪俸来聘。有些甚至由学生凑集一些钱来留好老师,但终于被别校出更多的钱聘去了’。 又有人说:‘好的教师,觉得教书生活赚不到钱,都改行去做生意、囤货,发国难财去了。’初听去,似乎确是事实,但一经思索,便发觉其中有一个大的矛盾。” 罗辀重的看法,与这些出高价聘请所谓“好教师”的办学校者“完全不同”。他认为:这种“见钱而去”的教师“,并不是什么“好教师”,而是“意志薄弱,眼光短浅的人”,是“知识有限”的“理盲”,他们“当然会见异思迁,唯利是趋。这种人如果让其混迹教育界,虽勉强留住他,徒给予教育者以不良印象,不如索性让他去罢”! (《君子人也》)     对于现代社会的实施素养教育的好教师,罗辀重认为:他们的人品,还必须在“民主”上有“为人师表”的地方。他说:民主“不仅是一个政府形式”,“它主要的是一种联合生活方式”,民主生活方式的突出表现是:政府的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听命于众,受公众指挥”;学校的教师学生的“公仆”,(《划时代的教育》)他们必须“一门心思”为学生服务,“正如园丁之培植花木、打探花木一样,决不能反而去役使儿童,打击儿童”(1943年3月18日《陶龛旬报》“教育哲言”);必须做到“教育自己,教育别人”、“解放儿童,尊重儿童,信任儿童,服务儿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学生相处“彼此都是指导者,而同时又是被指导者”(《我们对教育的主张》);“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向青年学习,向儿童学习,向老百姓学习”,才“肯拜人民与小孩为老师,才能把自己造成民主的教师”。这样,“打骂‘主人’,体罚‘主人’,使弟子服其劳等不合理的教育方式自然会绝迹了”(《划时代的教育》)。     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罗辀重主持的陶龛学校,聘请的教职员工,可以说大都是“堪为人师”的。他们以“血性”育人,首先自己“血性”做人。该校教员品德高尚,思想进步。陈素、李品珍、刘汉初等不少中共地下党员先后在该校任教过。刘楚威、刘佩旬、罗昭华、罗新华、刘汉英、罗光碌、黄朴、胡刚父、朱道兴、罗宗藩、成之恒、万民裕、刘常仁、罗耀星、罗光旗、李泽湘等一大批先生的学识风范,至今在许多陶龛校友的脑海中记忆犹新。他们爱生如子,为贫困学生垫付学费,雪雨天为远道来校的学生打温水洗脚,习以为常。“以身作则”是他们最重要的共同守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职员工首先得自己做到。陶龛学校不准学生抽烟、嗜酒,因此,陶龛教职员工都戒烟戒酒。1946年,湘中乃至全国,自然灾害连绵。陶龛学校由于率先实行二五减租,经费奇缺,连给教师发薪的谷也不够。但教师们毫无怨言,他们中许多人表示不领薪谷,尽义务工作。他们还带头向灾区捐款。该年5月31日的《湖南日报》转发中央社讯称:“湘乡私立陶龛学校全体师生为响应节食救灾运动,捐款12万元。” 所以,罗辀重说:“我们以为,凡属好教师,有他们理想的精神生活。他所选择的,是哪里可以遂行其志,扩大他的服务范围与能力。一经选定,即锲而不舍地工作着。他的眼光较远,投射到10年20年后。常愿牺牲个人生活,来顾全民族生存。”(《君子人也》)     第二、要有“教育爱”。     1943年3月18日,罗辀重在《陶龛旬报》发表“教育哲言”,指出:“教育不是冰冷的东西,要使教育充分发挥效能,需要热,需要力”,一个好的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应该有教育爱”。     什么是“教育爱”? 罗辀重认为:教育爱大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爱教育,以教育为他的终身事业”。他说:教师“应能同情儿童的困难,了解儿童的错误,以儿童的安全为自己的安全,以儿童的生命为自己的生命”,“重视儿童,为儿童服务,解除儿童的困难”,“他应该爱教育,以教育为他的终身事业,生于教育,死于教育”(1943年3月18日《陶龛旬报》“教育哲言”)。     二是爱学生,特别是爱学生“未成的价值”。他说:“教育是施与爱的,大异乎平常男女间之爱。‘恋爱’是羡慕欣赏对方所实现的价值—如才貌等—而接受它,甚至占有它,总不免有几分自利性。教育爱则不然,教育家之爱儿童,不是爱他们既成的价值,倒是他们未成的价值,还欠缺的价值。所以要把自己浑身力量献给他们,帮助他们长成价值。因此,对方越丑,越愚,越不成熟,教育家就越要爱他们。如果不脱少爷小姐的习气,爱清闲,图干净,而讨厌儿童囖嗦、不洁、调皮、无知,那他便不配做教师。教育家的一副情眼,要从无盐看出西施,从阿斗看出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如此,就因为他爱的是未来的可能的价值。换句话说:他爱的是人类要生长的价值。”(1943年2月28日《陶龛旬报》“教育爱”)。     三是既“把儿童看作是自己的子女”去爱, 又“把儿童看作是国家的儿童”去爱。他说:“一个教师,若按情感说,应当把儿童看作是自己的子女去爱护他。若按理智说,应当把儿童看作是国家的儿童。我们训练儿童是为国家培养建国人才,为民族培植复兴干部。如此,则对儿童的训练还不热心吗?(1943年5月18日《陶龛旬报》“教育哲言”)。     第三、要“懂教学”。 1943年4月28日,罗辀重在《陶龛旬报》“教育哲言”说:“不懂教学的教师,把学生视为海绵、印泥,把教育视为一般的知识积累。他们没有看到学生自发的能力,不懂得教育是生长的历程,只把自己尚未溶化的书本知识,灌注给学生,植入学生的心,至于知识之实践与求知之方法,何谓为辅导,何谓启发,则置之不问。他们不肯修养这种技术,而且不把这种知道认为必要;单凭注入与考试为唯一的方法,是不是符合教育的效能和目的呢?”     那么,怎样的教师才是懂教学的教师呢?罗辀重认为至少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一是对教学的目的认识明确。他们明确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人做人”,是指导学生“生活的方法,处群的方法,求学的方法,这些是一个人所必须知道并实行的”(1943年3月28日《陶龛旬报》“惜时”)。因此,他们懂得“考试本是为考察学生领悟力而设的,只可偶一为之”,不会“以考试为最高法宝……而置求知的主要目的于九霄云外”;他们懂得“知识需要教育”,主要就是教育学生学会“控制知识”,“导它于正轨”(1947年1月18日《陶龛旬报》“五育价值重估”)。     二是对教学的对象认识到位。他们认定:“自己是在造人,不只是在教书”(1943年5月18日《陶龛旬报》“教育哲言”),懂得学生是“主人”,教师是“公仆”,以“服务、效劳为最高理想”( 1943年2月18日《陶龛旬报》“教育哲言”), 具有“学不厌诲不倦”之热忱,一面勤于进修,一面从教学上不断改进,负责到底”, “对儿童一视同仁”(陶龛学校教师“聘约”),“有循循善诱之态度……不行体罚(《聘师之条件》);他们明白:“教育是生长的历程”,能“看到学生自发的能力”, “施教不限于校内,教学不限于上课中”(陶龛学校教师“聘约”)。     三是对教学的方法心中有数。他们清楚:教学“重在教给受教育者以求智的方法,指点求智之途径,给以开‘知识宝库’之钥,关于知识本体,应让他自己各自去求自己所需要的。”(《五育价值重估》),不会“把自己尚未溶化的书本知识,灌注给学生,植入学生的心”;他们知道:“教师并不是一个万知的人,他不应当把‘不知道的’假装知道。他应当把‘知道的’假装不知道。未受诘问,不知其不足。预备解释,才发现了困难。”(1947.12.18《陶龛旬报》《我们对教育的主张》),懂得“启发”,善于“辅导”。     关于教师评价的主体。1942年12月28日,罗辀重在《陶龛旬报》发表短文《怎样做教师》,说:“单单做一个教师是很容易的,只要老着面皮,大胆地走上教台,即刻便是教师了。所以做教师不难,难于做‘好教师’。怎样叫‘好教师’?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至少要学生以为你是好。单单博得视学员、指导员、教育行政者或参观人的称赞是不可靠的。单单得到学生父母、地方人士的颂扬,也是靠不住的。我们教的是学生,学生说好,才是真正的好教师。”     罗辀重在这里认为:评价教师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人,一是视学员、指导员、教育行政者或参观的人;二是学生父母、地方人士;三是学生。但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因为教师“教的是学生”。     前两方面的人,他们对教师的看法,大都是道听途说,亲自闻见的也多是走马观花而已,加之他们对什么是好教师的标准不少都脱不了“会教书”的框架,所以他们很难对教师做出恰当的评价,他们的看法只能是作为评价教师的参考。而学生则不同,他们整天与教师生活在一起,教学在一起,劳动在一起;教师的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对教师是否能“为人师表”,是否对学生有“教育爱”,是否“懂教学”,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只有他们说“好”的教师,才会是“真正的好教师”,其他人的“称赞”与“颂扬”,如果与大多数学生的看法不同的话,那是“不可靠的”,或者是“靠不住的”。     陶龛学校在罗辀重主持办学的几十年中,所聘任的教师,大都是好样的。陶 “教员均属学识优良,勤谨供职”(1935年1月12日《湘乡民报》)。他们大都是师范毕业生,经过专门训练,有不少人还是大学生或出国留学生,个个学识渊博,人人教学认真,工作细致。“女教员黄朴英教授高年级国语,教态沉静,演解详明” (1932年1月12日《湘乡民报》);“女教员屈成惠积劳成疾,病故于校;教导主任杨久萱,对每年五六百在校学生,均能一一叫出名字;石璇吉先生管伙食,刘采叔先生管福利社,其和蔼可亲的态度,令人难忘”;“教员肖光安、罗昆吾精心研究,周炼伯、罗绍业、罗绳祖等既肯负责,教望亦嘉”;“总之,该校教员,均能同心一德,力图尽师保之责”(1932年1月29日《湘乡民报》)。      20世纪末,我们联系到的尚在人世的陶龛校友,大都写有回忆文章。他们对儿时的导师音容笑貌都记得清楚。     1931年至1934年求学陶龛的刘德宣,在1990年回忆说:“我在陶龛求学共有两年时间,对当时的老师和罗彦谋校长、罗祖绳、周炼白、刘楚威、刘佩旬诸先生,均记忆犹新。他们的学识风范,都非时下一般小学教师所能企及。”     1944年至1949年求学陶龛的徐检常,在1992年回忆说:1947年,他在陶龛高小毕业,没有报考普通中学,而是转入陶龛学校的中学实验班,班主任是罗光缨。实验班的同学毕业后只要碰面,都会问到罗光缨先生,对她的“教学和为人念念不忘”,“对她的工作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认为她“一是对工作极端负责。每次学生劳作,她都亲临现场一起参加劳动……和同学们一道下隧道,钻井巷。她讲课态度严谨,一丝不苟,她讲的历史课程,以故事形式讲,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极易记忆”;“二是关心同学胜过关心自己……班上同学全是住宿,从住的、吃的,乃至用的,她都照顾得体贴入微,同学们都称她是师长又是慈母”;“三是对自己要求严”,“以身作则”,“为人直率,态度谦和,从没有一点架子”。     像陶龛学校所聘任的“好教师”, 罗辀重本希望师范学校进行“师教改革”来保证。他曾于1924年,在陶龛学校添办过“乡村师范部男女各一班”,进行“师教改革”偿试。但当时的师范教育,难以进行他所期望的改革,很难培养出适应素养教育的教师。不过,这样的教师也不是没有。罗辀重在主持陶龛学校的30年中,哪怕是在最困难连俸谷都发不出的年月,也从未发生过“师荒”。 他们的师资大体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不少有志之士慕名而来。1922年,当时著名的学者谭云山,对留美回国、致力乡村教育改革的罗辀重十分钦佩。他坚决支持自己的夫人陈乃蔚任教陶龛,成为陶龛聘任女师之始。1936年春,有中共地下党员李品珍经人介绍到陶龛应聘。李品珍曾与友人创办过《沩风》半月刊,罗辀重最喜欢看《沩风》的文章,看过之后,总是浓圈密点,放在会议室供大家阅读。罗辀重聘下了李品珍,让他担任毕业班的语文课,并任班主任。1939年夏,又有一位考上国立重庆大学商学系而未能入学的罗徵肇,因自幼“对陶龛学校的教学制度和辀重先生的办学精神”,“有仰慕之心”,而就聘于陶龛。     二是学校“三顾茅庐”求良师。有个胡刚父,人品学识均出众,与罗辀重、罗彦谋亦是道义之交,可在罗辀重留洋回国之前,早已被别的学校聘任。1925年,罗彦谋先生多次前往万宝盆崇德小学,反复做工作,终于使他改应陶龛之聘。     三是校友留校、回校服务。有的校友毕业即留校服务;有的校友读了大学后回校服务;还有的留洋了亦回国为母校服务。罗光缨是罗辀重的女儿,几度服务母校,抗日战争时奔赴前线抗日,从部队回校不久,即担任母校的中学实验班的班主任。      

   本站转载资料旨在服务三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17000155号-1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葡萄种植_刺葡萄_林果网_药用植物_花卉网_农资网_植物网等相关资讯,本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保证和责任!
版权申明: 1、凡本站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需经本网书面授权方可使用,并注明“作者:特色植物网”。 2、本站未注明"特色植物网”的文/图等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篡改为"稿件来源:特色植物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站转载资料旨在积累资讯供自我学习与研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跟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立即撤除。邮箱:9979052@qq.com 4、其他版权事项请参看:版权隐私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乐平街道办事处秀石街大同沁园小区 邮编 417000  技术苗木合作E-mail:9979052@qq.com 技术苗木合作QQ:9979052
Powered by DESTOON